手术室综合干预预防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手术室综合干预预防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探讨

胡淑贞

胡淑贞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用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监测2011年9月2012年9月手术患者3960例,以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结果:在3960例外科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123例,感染率为311%。结论:通过手术室感染控制,狠抓各项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手术室;综合干预;预防;切口感染

【中图分类号】R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51602

医院感染与护理学是相互联系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有效的护理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率,积极预防感染的发生并防止已有感染的扩散,使患者处于恢复健康的最佳状态。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占院内感染的10%以上[1]。切口感染可能造成切口裂开、切口疝,甚至全身感染脓毒败血症等术后严重并发症。因此,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反应该医院的手术质量。手术室是最易发生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手术室综合干预在预防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我院手术室针对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原因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对2011年9月2012年9月外科3960例手术病人的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通过查阅病历体温单、病程记录、辅助检验单及切口分泌物培养等确定有无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感染包括浅表感染、深部感染和器官腔隙感染,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进行诊断。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手术类型切口感染情况比较(见表1)。

表1不同手术类型切口感染情况比较(%)

切口类型手术例数感染例数感染率

Ⅰ类(清洁伤口)169911064

Ⅱ类(清洁污染伤口)179374419

Ⅲ(污染伤口)46838816

合计3960123311

注:x2=9793,P<0001

22影响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感染率

类别手术例数感染例数感染率(%)x2值P

性别男1919583020103>005

女204165318

手术性质急诊103480773150846<0001

择期292643146

手术持续时间>2h255712147395999<0001

<2h14032014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1464533623000>005

其他麻醉249670280

调查结果显示,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病人术前局部已被污染,造成术后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大;急诊手术切口感染率高于择期手术,与病人病情重,且在急诊条件下实行手术有关;手术时间大于2h的手术感染率高,随着手术时间延长,造成手术及各种医疗器械遭受空气污染的几率增加;加上手术创面大,术中出血多及局部组织损伤,成为术中定植创面细菌生长繁殖的培养基,导致细菌生长繁殖[3];加之手术时患者处于麻醉状态,对外界细菌入侵的应激能力下降,容易导致术后切口感染。

23其他相关因素

231年龄:高龄患者术后易发生感染,老年人由于外周血管对炎症反应能力降低,细胞免疫功能衰退,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加上生理功能下降,基础病、慢性病的出现,机体康复过程缓慢,并发感染概率增加。

232肥胖:高BMI的患者脂肪层较厚,应用高频电刀由于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表浅烧伤,热凝固作用使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栓塞,影响脂肪组织血液供应,供血少的脂肪组织易发生感染。此外脂肪组织影响手术操作,不易准确止血及难以完全消灭脂肪层无效腔等,使伤口容易发生感染。

233医疗用具及非医疗用具污染:麻醉护理操作中使用的监护仪导线、心电除颤导线等易被污染,未及时进行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形成交叉感染源[4];手术床备用的小盖被,遇到病人呕吐、出血、引流液等污染时,污染物侵入被芯,只换被套还是存在感染因素;各种手术体位垫,术后处理不当,可引起细菌大量繁殖,增加了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

234医护人员不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外科洗手、戴口罩不符合要求,术中手套破损或污染未及时更换,手术布单弄湿、器械污染等未及时处理,均可导致手术部位的感染。

3预防及干预措施

31舒适护理的应用:从术前、术中到术后全程为手术病人开展舒适护理服务,椎管内麻醉病人则在手术过程中戴上耳机欣赏轻松柔美的音乐,使患者感到身心愉悦,激发肌体免疫力的提高,以最佳状态积极主动地配合手术,对于防止术后切口感染有着积极的意义。

32加强手术室科学化管理:建立监测—控制—管理一体化系统,强化手术人员职业道德水准,组织科内人员及卫生员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使工作人员清楚工作中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重点讲解手术室“门关、鞋关、更衣关”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

33加强消毒管理:每天用空气消毒机对手术室空气进行4次消毒,地面、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每日2次固定擦拭,连台手术之间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和物体表面,并再次消毒空气。每月做空气、物体表面、手培养1次,如果不合格要积极寻找原因处理,并重做培养直到合格为止;手术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走动,手术间参观人数不超过2人,污染手术谢绝参观;手术人员严格按规定进行外科手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手术间其他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一般手卫生方法及时进行洗手。

34术前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清洁伤口,一般不必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过长或术后可能发生感染的手术可采用预防用药。选择适宜的给药时机和追加剂量对于保证有效的组织抗菌药物浓度是至关重要的,一般预防用药在切开皮肤前2030min开始静脉滴注给药,如果手术持续34h,需术中追加给药1次,以保证在整个手术期间切口部位有充分的有效浓度,使病原功不能定植和引起感染[5]。

35注意切口保护: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切口保护膜保护切口,可以减少术中腹腔内感(污)染性渗液和内容物对切口的直接污染;保护膜还可以避免手术布单浸湿而引起细菌的繁殖;切皮所用的刀片及器械不再使用,存放于无菌手术垃圾袋内;手术操作过程中使用拉钩要垫以湿纱垫,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组织和细胞缺血。

36无菌物品的管理:无菌物品必须在灭菌有效期内,灭菌物品外包装清洁、完整、干燥,化学指示卡、胶带的颜色均达到规定的条件,生物学监测灭菌合格;术中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应仔细检查有效期,有无漏气及破损现象,杜绝外源性细菌污染,撤除外包装后应放置于无菌区域内,不得与有菌物品混放。

37严守术中无菌原则:巡回护士随时督查手术人员的各项无菌操作,如在术中换位,操作时不慎或疑有污染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必要时重新进行无菌准备;器械护士要保持无菌器械台的整洁、干燥,放置盐水碗的下面加铺治疗巾或垫一次性无菌无纺布单,防止盐水浸湿无菌台布单;术中及时擦拭器械上的血迹,保持器械的清洁,减少细菌在器械上的繁殖;如手术超过4h,及时更换无菌持物钳,同时器械护士用备用无菌中单术中加铺于手术切口四周,保持手术野的无菌效果。

38医疗护理用具的消毒:术后污染的止血带、湿化瓶等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清洗晾干备用;各种导线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手术床上小盖被的被套及担架车上的垫单做到一人一套一换;被芯定期用床单位消毒机对其进行消毒。

39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愈长,感染机会愈大。虽然手术时间不是手术室护士说了算,但我们作为团队的一员就要为病人尽心尽力。我们要及时准备好术中所需用品,保持仪器设备处于功能备用状态;时刻关注手术进程,最有效地配合、快速反应,加强配合默契度,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减少病人的手术时间。

总之,制定完善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制度,落实科学、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可有效防止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外科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参考文献

[1]丁训杰,卫国华.护理常规[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0102

[3]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77

[4]陈晓,许晨耘,等.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J].中国热带医学,2003,3(2):269

[5]王佩,李玉珍,黄婧,等.万古霉素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5(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