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头痛中医诊疗心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谈头痛中医诊疗心得

李文忠李庆杰李庆荣

李文忠李庆杰李庆荣(黑龙江省巴彦县山后乡卫生院151800)

【摘要】目的讨论头痛中医诊疗心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引起头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关键词】头痛诊断治疗中医

不论外感或内伤,引起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称为头痛。临床极为常见,男女老幼,均不能免,常系病人的自觉症状。

头痛在祖国医学论著里,尚有头风、雷头风、偏头痛、首风、脑风等名称。

头为诸阳之会,五脏精华皆上聚于头。昔有“头为身之元首”之说,足见头的重要性。外感六淫之邪,脏腑上逆之气,均能阻塞经络,蔽复清阳,引起头痛。头痛可导致全身阴阳平衡失调,造成其他脏腑的损害,对健康影响极大,故正确认识头痛,加强预防及治疗,有其重要的意义。下面将头痛中医诊疗心得报告如下。

1风寒头痛

1.1主症:头痛,感受风寒则头痛加剧,恶风畏寒,口不渴,身冷身困。兼有表证。脉浮紧或浮数,舌质淡,苔白,或薄白。

1.2证析:外感风寒,闭阻经络,上犯巅顶,即作头痛。风寒闭阻,不得宣散,故外受风寒,相引为患。风寒束表,则症见畏寒恶风,身冷等。

脉舌也为外感风寒所致。

1.3治则:疏散风寒,宣通经络。

1.4处方:中药:小白附子汤(验方)、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

1.5针灸:列缺、关元、中脘、足三里、复溜、申脉;或百会、风池、大椎、肺俞、命门、委中、昆仑。

1.6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关元,或命门),留针半时,出针。

2风热头痛

2.1主症:头痛如劈,发热咽痛,面赤口渴,目睛红赤,尿赤便秘,心烦闷热。脉浮数,舌红,苔黄。

2.2证析:此为风热外袭之象,风热上冲清窍,故头痛如劈。面赤目赤,口干心烦等症为风热上窜,灼伤血络,损伤津液而引起。

脉舌征亦为风热上攻的缘故。

2.3治则:疏风散热,清利头目。

2.4处方:中药:桑菊饮(《温病条辨》、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2.5针灸:太阳、合谷、曲池、上脘、解溪、内庭;或风池、大椎、百会、委中、束骨。

2.6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内庭,或束骨),留针半时,出针。

3风湿头痛

3.1主症:头痛如裹,身困肢倦,胸脘痞满,纳呆少食,二便不利。脉沉濡,舌淡,苔白滑或白腻。

3.2证析:风湿上犯巅顶,清窍闭阻,故症见头痛如裹,身困肢倦。脾为湿困,运化无力,故见脘痞纳呆。湿邪阻滞,气机不利,则症见二便不利等。

脉舌亦为风湿交结,内阻经脉之象。

3.3治则:祛风除湿,通络利窍止痛。

3.4处方: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加苍术、苡仁、桂枝。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加细辛、苡仁。

3.5针灸:内关、合谷、中皖、丰隆、阴陵泉、公孙;或百会、风府、脾俞、肾俞、承山、昆仑。

3.6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公孙,或昆仑),留针半时,出针。

4阳亢头痛

4.1主症:头痛,或见半侧头痛,或头痛如劈。并见呕吐,腹痛便秘,眼冒金星,烦躁易怒,反复发作,正如《续名医类案》引龚子才医案说:“杜患痛(头痛)如刀劈,不敢移动,惧风怕语言,耳鸣,目中溜火,六脉沉紧有力。”又引缪仲淳医案曰:“头痛作呕,米饮不能下。”脉弦紧,沉弦,舌红绛,或边青中间红,苔干。

4.2证析:此为肝郁气逆,郁火上冲之象。肝木克脾土,则症见呕吐不适等。肝火上冲,则症见目中溜火或冒金星。烦躁易怒等为肝阳上亢所引起。

脉舌亦为肝郁气逆,阳亢郁火上冲的缘故。

4.3治则:平肝潜阳,安神镇静。

4.4处方: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建瓴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葛根、川芎、丹参。

4.5针灸:合谷、曲池、内关、鱼际、巨阙、太冲、侠溪;或风池、大椎、阳辅、悬钟、申脉、金门、至阴。

4.6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太冲,或至阴),留针半时,出针。

5虚寒头痛

5.1主症:头痛或半侧痛,遇冷增剧,畏寒肢冷,手足厥逆,精神不振,疲乏无力。食欲较差,呕逆脘腹冷痛。脉沉弱,舌淡青,苔白。

5.2证析:此为阳虚寒甚,不能温养清窍之象。头痛遇冷增剧为寒邪相引。阳气不足,则症见畏寒肢冷。呕逆腹冷痛为胃阳被寒邪所遏。

脉舌亦为阳虚寒甚的缘故。

5.3治则:补虚益阳,温经通络。

5.4处方:四逆汤(《伤寒论》)加麻黄、细辛、川芎、砂仁、苍术。附陈杏姜汤(验方)去杏仁加砂仁、苍术、桂枝。

5.5针灸:列缺、太渊、下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冲阳;或百会、风池、风门、肺俞、肾俞、委中、悬钟、昆仑、金门。

5.6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关元,或肾俞),留针半时,出针。

6肾虚头痛

6.1主症:头脑作痛,眩晕耳鸣,四肢无力,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肾阳虚者可见面白畏寒,腹泻便溏,自汗手足冷,不喜饮,脉沉细弱。肾阴虚者兼有烦躁烘热,手足心热,口干口燥,尿赤便秘。脉细数,舌红,苔少。

6.2证析:肾虚精亏,髓海空虚,不能上荣于脑,故头痛。腰为肾之腑,肾虚故腰酸膝软,遗精带下。肾阳不足,则症见寒邪浸淫之征;肾阴虚损,阴虚内热,则症见口干、烦躁烘热之象。

脉舌亦为肾虚不足,精亏髓海空虚所引起。

6.3治则:肾阳虚者,温肾回阳;肾阴虚者,养阴滋肾。

6.4处方:中药:肾阳虚者用右归饮(《景岳全书》)、肾阴虚者用八仙长寿丸(《医级》)。

6.5针灸:关元、太冲透涌泉、三阴交、太阳、印堂、然谷;或肾俞、命门、委阳、昆仑、至阴、百会、风池。

6.6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补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涌泉,或至阴),留针半时,出针。

7气虚头痛

7.1主症:头痛绵绵,过劳则甚,体倦无力,食欲不振,少气头昏。脉细弱无力,舌淡,苔白。

7.2证析:气虚,清阳不升,则症见头痛绵绵、头昏等;劳则气伤,则头痛加剧。阳气不布,则体倦无力。脾虚中气不足,运化无力,则症见食欲不振。

脉舌亦为气虚无力所致。

7.3治则:益气升阳,健脾补中。

7.4处方:中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顺气和中汤(《证治准绳》)。

7.5针灸:太渊、尺泽、太阳、气海、膻中、足三里、冲阳;或百会、风府、心俞、关元俞、天柱、委阳、昆仑、京骨。

7.6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补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关元,或关元俞),留针半时,出针。

8血虚头痛

8.1主症:头痛头晕,心悸易惊,面色无华,头昏耳鸣,四肢无力。女性经血量少,经后头痛或头痛加剧。脉细,或沉,舌淡,苔白。

8.2证析:血虚,血不上荣于脑,则症见头痛头晕痛。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则见心悸,脾燥湿,化痰通络。

8.3处方:中气功预防与治疗头痛,平时可选择吕功成导引法习练,作法见眩晕“气功预防与治疗”。

参考文献

[1]王福根,江亿平,冯传有,富秋涛,侯京山,陈华.银质针肌肉导热疗法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2]黄有荣,安连生,刘汝专,陆庆.非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1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