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董桂红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一中董桂红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二节内容,不仅是本专题的重点,可以说是本册书的重点,不管从考试或从其在历史上的影响来看,这一课都至关重要,它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到重大作用,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对于文科生来说基础较差,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预习,结合学案提纲解决,;而对于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教师通过投影补充材料,让学生感受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思路】

本节第一目内容讲述实干家罗斯福,教材内容比较散,通过此目学习把握住新政的含义,并学习罗斯福身上可贵的品质;第二目是新政的内容和作用,让学生明确罗斯福通过调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使美国摆脱危机,通过材料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新政是如何起作用的,要充分的利用教材图片与材料,并适当精选一部分课外材料。对于新政的影响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前面已经详细的分析了新政内容,作为总结,学生可以得出部分结论,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第三目是新政的结果,学生要分清三个阶段,通过图示加深理解。

【课标要求】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当选总统的背景,培养学生“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通过通过学生分析“新政”革命的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辨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实干家罗斯福”的学习以及对“新政”革命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作用

【难点】对新政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屏幕上展示罗斯福总统的图片]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

他就是罗斯福,带领美国人民克服危机,渡过难关。

(二)讲授新课

一、提出问题:联系第一节知识,说一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美国造成的危害。(2)胡佛政府反危机政策的失败。(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4)罗斯福上台——实干家罗斯福(“狮子”和“狐狸”)。

二、实施“新政”

带领学生回忆第一节经济危机的表现:金融领域崩溃,工农业生产下降,失业率激增,贫富悬殊严重等等,进而说明罗斯福新政就是从这些方面入手解决问题的。

(一)内容

1、金融领域:

2、农业:

让学生理解大危机期间,农民面临农产品生产过剩,价格低的问题,罗斯福运用行政手段调节,减少生产过剩现象。可向学生渗透罗斯福致力于解决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3、工业:学生阅读教材117页第二段思考:政府采取什么措施调整工业?调整了谁与谁之间的矛盾?要达到什么目的?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劳资矛盾,企业之间的矛盾,达到减少盲目生产和缓和阶级矛盾的目的。

4、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5、保护劳工权利:

6、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从内容可以看出运用立法、建立相应的行政机构手段应对危机,从而得出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新政“新”在:

①新的政策:新的理论和政策②新的模式: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③新的起点:成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实质:新政是资产阶级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本质,即在维护资本主义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评价

争鸣: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史学界的观点却是截然不同:有的完全肯定;有的完全否定;有的认为既不能过分赞誉,也不能过分贬低。

你赞同其中哪一种观点?请按照自己的理解阐述你的理由。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围绕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教师给予具体引导和帮助。各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发表本组的讨论意见,最后教师对各组讨论意见进行综合归纳。

多媒体显示积极影响:

A缓和社会矛盾,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B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学生结合教材118页资料卡片和119页阅读与思考的材料,认识到罗斯福新政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这也是罗斯福新政的消极影响,即无法从根本上削除经济危机。

(三)渡过难关

多媒体显示生产恢复柱图和失业率下降图。

提问:“1933年至1940年美国的生产和失业率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新政的影响在教材中已有非常明确的表述,但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新政的影响,图表和图片则让学生从中很直观的感受到新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又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问题探究:新政为什么成功?学生分组讨论。

【课堂小结】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使美国经济危机得以缓和并由此开创了一条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