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增强困难时期煤炭企业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2

浅谈如何增强困难时期煤炭企业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郑鹏程

龙煤七台河公司党委组织部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大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帮扶保障力度的总体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要求和龙煤集团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确保2020年困难职工同步迈进小康社会,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为开展好扶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随着煤炭市场形势的持续下行,煤炭企业困难职工群体大幅增加,尤其是对产业结构单一、开采条件复杂、历史负担沉重的龙煤七台河公司来说,困难职工队伍和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为抓好扶贫工作、构建和谐矿区提出了新课题。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合理地解决贫困问题,使贫困职工尽快脱贫,笔者就如何增强煤炭企业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造成部分职工贫困的原因及类型

目前,我公司有困难职工1355户,其中国家级贫困职工249户,省市级困难职工765户,公司自管慰问对象341户。工伤1—6级5365户。导致职工贫困的原因概括起来大致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部分职工家庭人口多或者家中有病人,而家里只有一个劳动力,家庭人均收入偏低,导致职工家庭生活困难;二是家中唯一劳动力在生产或生活当中,出现工私伤等意外变故,除了企业发放的工伤补助外,家庭没有其它经济来源。即使伤愈复工,很多职工从事不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只能从事劳动力强度较低的辅助工种,收入大幅度降低;三是一些职工懒惰、好逸恶劳,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煤矿企业工资分配实行计件方式,劳动量少的职工收入显然要低,家庭自然贫困。

通过对贫困职工家庭状况和心理动态分析,认为贫困职工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急欲脱贫型。这部分困难职工有强烈的脱贫愿望,不甘于贫困生活,且家庭拥有劳动力和开发项目,只要注入扶持资金就能启动脱贫项目,从根本上脱贫。②救济型。这部分困难职工均属老、弱、病、残,家庭负担沉重,虽有脱贫愿望,但没有脱贫能力和条件。并且有的职工突患重病需及时得到救助;有的职工子女考入普教或大中专院校需要得到捐助才能顺利入学;有的职工家中突遇灾难,生活没有着落,惟有及时得到救济,方能渡过难关。③甘于贫困型。这部分困难职工人生没有奋斗目标,生活没有精细计划,性情懒惰,不愿吃苦,甘于贫穷,“等、靠、要”思想严重,只靠企业和社会救济生存。

二、有的放矢,增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

企业要想使贫困职工脱贫致富逐步走出困境,减轻企业负担,必须对贫困职工进行详细地调查和家访,并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贫困状况,选择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扶贫工作。

1、实施“思想”扶贫。所谓“思想”扶贫,就是利用思想政治工作,改变那些存在贫困职工的潜意识中不思进取、甘于贫困的思想观念。这部分贫困职工把“吃得饱、穿得暖”作为人生最大的追求目标,严重束缚了自身的进取心和求富欲,所以煤矿企业各级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动员各种力量,在进行物资和资金扶贫之前,首先要进行“思想”扶贫,治贫要先治愚。要使甘于贫困型职工更新“温饱即安”的意识,树立脱贫致富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实现贫困职工的思想由“我被扶贫”向“我要脱贫”的自觉转变,充分调动贫困职工艰苦奋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2、实施科教扶贫。所谓科教扶贫,就是要将科学技术和开发项目送到贫困职工的手中,使之逐步脱贫。许多地方的经验告诉我们,要脱贫先育人。针对急欲脱贫型职工的思想实际,紧贴贫困职工就业的现实,推行就业培训或上项目培训,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建立就业培训网络,不断提高贫困职工的基本职业技术技能。一方面可以在煤矿选择适合困难职工及家属的工作岗位,让掌握基本职业技术技能的贫困职工重新上岗,或让职工家属就业,增加贫困职工家庭收入。另一方面要组织科技人员努力提高贫困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选择成熟可靠、容易掌握、有利于解决贫困职工脱贫致富的技术,进行普及推广,并落实到项目上,落实到贫困户手上,真正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实施资金扶贫。所谓资金扶贫,就是通过向贫困职工提供扶贫贷款和救济资金或物资,做到“救急和扶植”相结合,既解决部分贫困职工的燃眉之急,又可使部分职工有资金上项目,走上脱贫致富道路。资金扶贫,包括“输血型”和“造血型”两种。“造血型”扶贫,主要采取“一帮一”扶贫和“双扶”政策贷款等形式;其优点在于通过向贫困职工提供大额扶贫贷款,启动经营项目,逐步提高家庭收入,使贫困职工走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输血型”扶贫,主要采用“送温暖”式的扶贫方式。这种扶贫方式是利用节日向贫困职工赠送有限的救急救济款或物资,杯水车薪,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当这些救济款和物资在节日期间被消费掉后,贫困职工家庭状况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因此,在搞好必要的“输血型”扶贫情况下,更要侧重于“造血型”扶贫。

三、把握关键环节,增强扶贫工作实效性

一个企业扶贫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因此要切实增强扶贫工作的实效性,使贫困户向脱贫户和致富户转变,保证扶贫工作取得扎实效果。

1、在直接扶贫上,要变传统分散式扶贫为集中式扶贫

传统扶贫属于分散式扶贫,项目多头管理,资金不能统筹安排,无法发挥扶贫资金的综合效益。转变的方向就是要实施集中式扶贫。集中式扶贫的办法,就是集中扶贫重点和集中扶贫资金。集中扶贫重点,把急欲脱贫户中的脱贫示范户作为扶贫工作重点,帮助他们办理“一帮一”或“双扶”政策贷款,帮助他们上项目,使他们走上致富的道路。通过对脱贫示范户的扶贫,既可以使他们实现由贫困向脱贫致富转变,又可以起到宣传、引导、示范作用,鼓励其他贫困职工效仿,逐步实现大批量的贫困职工集体脱贫。集中扶贫资金,就是在开展扶贫时,要统筹使用专项资金、社会捐助资金和扶贫贷款,在做好对救济型贫困户合理发放救济款的基础上,集中资金对当年输入资金当年就能够脱贫的重点户进行重点扶贫,做到扶贫一户脱贫一户,扶植一户致富一户。切忌将扶贫资金分散,导致每户扶贫资金少,对贫困户脱贫不起太大作用的现象,真正扭转“今年扶,明年扶,年年都要扶”的被动扶贫局面。

2、在间接扶贫上,重点解决导致职工贫困的突出问题

职工贫困的原因很多,除了家庭人口多、有病人外,最主要的就是主要劳动力出现工私伤或者家中发生突发事件。目前在煤炭企业,工私伤是导致贫困户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工私伤贫困户占总贫困户的70%左右。针对职工发生工伤导致贫困问题,采取的主要对策是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夯实安全基础,为职工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最大限度地避免工伤事故发生。针对私伤和突发事件,要求武装保卫部门加强管理,做好防火、防盗工作,避免火灾和被盗等意外灾害的发生。要求企业其他组织加强宣传教育,使职工做好安全自我防范工作,预防各种私伤的发生。这些工作都是控制贫困户数量的间接的有效的办法。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前提下,再进一步加大企业扶贫工作力度,贫困户将逐年减少,企业扶贫工作压力也会变小。随着贫困职工的逐渐脱贫,企业负担减轻,煤炭企业在未来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就可以轻装上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