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李健辉

佛山市房建集团有限公司528000

摘要:随着都市的发展,许多新兴楼房的设计别具一格,这些设计者的想法需要经过建筑师和施工团队的整体进行协调性的配合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设计者的构思和理念。所以说,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特别是对安全稳定的要求必须得到满足,在框架结构、剪力墙系统结构中,根据适合的范围对相应的建筑工程采取以主体结构为主的不同的建筑体系,根据模式、材料的不同,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建筑原材料来满足设计者的基本要求,工程的施工技术必须满足完全性的要求,将诸多建筑技艺发挥在高层建筑中,更好的推动高层建筑进程的发展,为未来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宽广的空间和机遇。本文就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探究

引言: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急速发展,使高层建筑的建设高度不断地提高,推动了建筑工程迅速发展,使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为高层建筑的垂直度高、施工工序复杂、隐蔽工程多,所以它对主体结构施工的要求更高。主体结构是整个高层建筑的框架,若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就会对高层建筑的功能及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塌陷、变形等问题,严重危机人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须重视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充分认识到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要求,利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不断促进我国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进步发展。

1.现阶段国内外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

1.1国内近代的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高层建筑从诞生到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以后到上实际的60年代末这个阶段,其主要楼层高度只达到60m以下的高度,即20层以下,建筑的主体结构是框架结构为主的建筑形式;第二阶段是从上世纪70年代,这个时间段的房屋建设高度有了提升,在60-90m的高度,即20-30层之间。建筑物的目的是房屋入住、公司企业的办公用地以及旅店等方面,直到1974年我国北京饭店的出现,高度达到87.4m,是北京当时最显著最高的建筑群,1976年的广州白云宾馆己经可以达到112.45m,当时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以剪力墙结构为主,是国内第一栋超过百米的建筑高层;第三阶段,时间停留在80年代,1980-1983年短短的三年时间就己经完成了前三十年的建筑总和;第四阶段是从90年代初期到今天,高层建筑速度空前的得到提高和发展,超高层建筑也得到了发展,许多建筑达到甚至超过200层以上。

1.2国外近代的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

国外近代高层建筑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中叶以前,将砖石和木质材料作为当时建筑材料,设计的方式和施工的技术都受到了当时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发展,建筑最高层也只达到6层的高度;第二阶段,是19世纪的初期到上世纪中期,1885年电梯的诞生和发展对建造高层建筑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这个阶段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为钢筋结构,高度不在停留在100m以下,超过100m不再是问题;第三阶段,是从上世纪的中期开始发展,这段时间材料主要是轻质且强度高的建筑材料,主要的主体建筑结构是将抗台风和地震的结构,施工的技术和设备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再加之计算机应用在建筑事业促使了高层建筑技术,技术的全面提高和迅猛的发展趋势。

2.几种常见高层结构施工方案

2.1框架结构

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框架结构最显著的特点是对它的梁、柱、板进行施工,都是使用现浇法施工。因为框架结构施工工艺相对成熟,所以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框架结构模板使用量大、工作量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框架结构可采用木模板、钢模板或滑模施工,在施工中尽量使用木模板。

2.2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是目前在高层建筑主体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类型,一般都采用大模板和滑模的施工工艺。大模板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抗震性能强、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结构整体性好等优势,大多应用于现浇剪刀墙结构施工中;而滑膜施工工艺具有结构完整、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等优势。

2.3简体结构

这种结构类型都采用密柱框架或剪力墙,使其形成封闭式筒体;进而有利于对建筑空间进行自由分割;在施工中采取现浇法,为保证建筑体的结构完整性;舰体结构根据要求完成施工,选用组合模板、大模板、滑动模板等。

3.主体结构施工要点的具体分析

3.1钢筋工程

3.1.1制作和运输钢筋

在加工钢筋之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将验收和送检工作做好,当验收合格之后,由甲方及监理部门确认,即可开料。人场后应将材料进行分类挂牌堆放整齐,并应开展相应的保护工作,避免钢筋在存放过程中有质量问题产生。钢筋加工的形状和尺寸应与设计和规范要求相符,确保表面处于洁净状态,避免有损伤、漆污、油渍等问题产生,结合施工进度,将加工好的钢筋根据规格和品种实施分类挂牌和整齐堆放。

3.1.2钢筋的绑扎和安装

在安装钢筋之前,应对必要的施工用具进行配备,对施工条件进行了解,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有效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钢筋绑扎过火沉重,应对工作台实施搭设。其次,必须对纵向钢筋进行那个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进行设置。在相应位置绑扎钢筋保护层和钢筋混凝土构成成分一直的水泥砂浆垫块,确保垫块厚度与保护层厚度一致。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保护层施工。钢筋绑扎好之后应进行严格定位,绑扎之前,还应开展放样处理,使该部位钢筋绑扎质量得到有效保护。在安装钢筋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允许偏差存在。譬如说,在钢筋网绑扎的过程中,要求长宽尺寸偏差不能达到11Omm以上,应采用钢尺开展详细测量。

3.2模板工程施工

模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工期、质量及安全要求进行充分考虑,因此在对方案进行选择时,应进行充分考虑。设计模板和支架结构时,应确保处于安全可靠、设计合理及成本低的状态。在质量要求和使用年限相符的条件下,能够预期将安全及耐久性方面的目标得到最大限度地完成。在材料选择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是否普遍和是否可循环利用进行使用,便于维修养护。在结构选型时,应对受力均匀、明确的进行选择,合理的内部构造,为维修拆验,检验养护提供便利。结合混凝土的要求开展模板设计,使模板的硬度、刚度及稳定性得到满足,保持表面最大限度的光洁,且阴阳角模板应处于整齐状态。在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完成验收和施工缝处理完成之后即可对模板安装进行准备。在模板安装之前,应处于洁净状态,预先定位焊接或修整模板,测量和放线工作应及时就位。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对模板安装顺序进行安装调整模板定位和垂直度、加固模板、验收、浇筑混凝土、拆模。在模板组装的过程中,应与模板配板图尺寸大小相结合,进行整体拼装。应在现场开展模板拼装工作,使板与板之间的缝隙大小得到控制,在两个板子的接头处设置卡子,避免有漏浆问题产生,在拼装完成之后,应采用钢丝绑扎加固至模板的各个部分,使整体性的完整状态得到有效保障。

3.3混凝土工程施工

混凝土施工存在结构厚、钢筋密、体形大、混凝土数量多、施工技术要求高以及工程条件复杂的特点。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对温度应力的影响进行考虑,主要是对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运用,使内外温差得到有效控制,减小混凝土内外由于温度差造成温度应力的影响进行考虑。在混凝土施工之前,应对各项施工准备进行考虑,例如:通过对钢筋开展隐蔽验收,主体结构防雷接地应验收合格,使插筋位置、间距、规格、标高及弯钩方向与设计要求相符。准确的预埋件位置,做好测量、机械设备、劳动力及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浇筑混凝土的顺序应与在建工程的混凝土工程特点相结合实施设定。在浇筑的过程中,应有人工对浇筑过程中的混凝土状况实施随时检查,避免产生离析问题。对设计标高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完成之后,应由专业的抹面人员开展收面找平。在混凝土浇筑中,混凝土养护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水泥凝结导致大量水化热产生,因此容易有较大的内外温差形成。当温差超过25℃时,混凝土容易有温度裂缝产生。在浇筑混凝土后,应对混凝土塑料薄膜进行及时覆盖。覆盖塑料薄膜的作用是为了将水化热的释放速度进行降低。塑料薄膜外再对麻袋进行加盖,使其发挥蓄热保温的作用。

3.4预应力工程施工

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施工程序,预应力工程是建筑结构的组成构件,还未对外荷载进行承受时,向模块中预加人拉应力的手拉力钢筋,提高构件的刚度,延缓裂缝产生,增加构件耐久性。从机械角度进行分析,应力则会提前产生,主要优点是增强构件的刚性,减少震动,避免有变形问题产生,该方法的目的是使原构件的抗性得到提升,使强度和硬度得到改善。在预应力结构中,预应力的拉应力并非一个一成不变的值。在预应力结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张拉力的工序工艺、环境因素以及材料性质等各类因素的影响,拉应力会得到不断降低,该情况也会成为预应力的损失得到应用。张拉控制应力是指实际有效地拉应力,不包含预应力损失,在排除之后即可与设计要求相满足。要想使该点做好则应对两方面内容进行注意:(1)对一开始存在的预应力实施提前确定。(2)准确估计出预应力的损失。

3.5防水隔热工程施工

3.5.1基面处理

施工表面基层坚实,平整,无尘土,无油污干燥。处理好所有穿过天面的管道去水斗烟道口等。所使用的防水涂料必须在有效期内。

3.5.2底漆

在防水主剂使用前,先在基层面刷1层CW-200透明底漆。粘结残留在基层面的灰尘增强基层面与防水主剂的粘结力。

3.5.3防水涂料施工

用橡胶刮板或棕刷均匀地将防水涂料涂刷在基层上,涂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反复多次,确保涂料在基层表面的渗透粘结。固化后防水膜厚度一般为1.5-2mm(视具体工程求而定),KS系列产品涂料,需做2层涂刷。第一层涂刷约为最后完成固化后厚度的1/3,在第一层涂料表面干涸后(常温约10-24h),则可进行第二层涂刷,约为最后完成固化厚度的2/3。

3.5.4验收

防水工程完成后,在饰面工程施工前,在业主有要求时可进行试水试验,并做记录,以确保建筑物达到防水要求。

4.总结语

综上所述,主体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要内容,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能具有直接的影响。由于主体结构具有传递工程上部荷载、承载荷载等作用,能够与确保建筑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并且具有施工速度快、强度高以及自重较轻等特点。所以,必须重视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充分认识到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采用合适的建筑主体结构类型,利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严格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与控制,为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提供保障,从而来促进我国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左爱.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门窗,2014(10):124.

[2]黄鑫.高层建筑主体的工程施工安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半旬刊),2010年第8期.

[3]曹鹏,周游.建筑施工技术控制的具体措施分析[J].现代装饰,2011(5).

[4]林烨欢.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18).

[4]马淑红.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问题研究[J].科技向导,2014(6).

[5]贾小凯.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5(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