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调查与物探在干旱山区找水打井中的综合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水文地质调查与物探在干旱山区找水打井中的综合应用

何光

何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二〇四地质队广西贺州542899

摘要:调查区位于广西,多年以来缺水问题严重影响着当地村民的生活和生产,此次定井工作,首先根据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确定物探靶区,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物探工作方案,确定井位,最后实施地质钻探,成井涌水量大为40m3/h,为该区历史最高,此次定井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及群众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水文地质调查;物探;自然电场法;干旱山区;找水打井

一、本文以某村水井为例,分析了水文地质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与自然电场法的综合应用,为今后在干旱山区找水打井工作抛砖引玉。

工程概况某村共计987人,在2013年5月之前,是一个十分缺乏安全饮用水的村屯。因当地地表水系不发育,在每年旱季,村屯附近无充足的清洁地表水可供利用。该村屯主要属水源性缺水,缺水时段为每年11~12月至次年3月,期间大部分村民需从外村取水饮用,因此该村屯被列入广西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找水打井项目村屯之一,并于2013年6月初次钻井成功,经118h抽水试验确定,其出水量能满足要求,水质清澈。

二、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一)工作方法

基本调查方法:调查工作以野外实地调查为主,实测与访问,综合分析相结合,在确保重点调查资料现时性基础上,充分利用前人资料。路线和观测点的布置以查明缺水村屯干旱缺水情况、供水现状及供水需求、水文地质条件为原则。用最短的路线观测到最多的水文地质现象。观测路线沿穿越村屯、垂直于岩层(岩体)和构造线走向、地貌形态变化显著方向、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带或含水层带走向布置,遇大泉等特殊情况应进行必要的追索调查。观测点布置在村屯现有供水水源点或潜在供水水源点、地质、水文地质有意义的地点,不平均布置。

(二)工区水文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与地表水文

某村属溶蚀准平原与丘陵交界地貌,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其西、北、南侧为岩溶垄岗低山,东侧为较平坦的岩溶准平原。某村东侧有1条小溪流过,水量小,枯水期断流,其上游为元旦水库,常年干涸,仅丰水期时泄水流入该小溪。往东流经雷来村、复旦村流入濠江河。

(2)地层岩性

第四系Q4:主要分布于东面岩溶准平原一带,岩性为黄褐色残积层粘土,土质硬,粘性好,厚度一般3~15m。石炭系下统C:大塘阶C1d,主要分布于某村屯周边大部份地段,分布面积较广,岩性主要为灰岩,地层厚度一般250~446m。岩关阶C1y,主要分布于某村屯南东侧一带,岩性主要为灰岩夹硅质灰岩、泥质灰岩,地层厚度一般122~331m。

图1工区水文地质图

(三)含水岩组及其富水性

根据测区地层岩性、岩层组合及地下水赋存条件,可划分为:

(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岩性主要为棕色—黄褐色残积层粘土,分布面积较广、厚度较大,其透水性和含水性差。富水性属水量贫乏。

(2)裸露型碳酸盐岩裂隙溶洞含水岩组。测区附近及周边丘陵、残峰一带地层为C1d、C1y、D3r,岩性以灰岩为主,局部夹硅质灰岩、白云质灰岩。村屯东侧F1断层以西,泉水枯季流量一般1~10L/s,富水性属水量贫乏;村屯东侧F1断层以东,有1条NNE走向地下河,沿地下河有多个泉点出露,泉水枯季流量一般10~50L/s,其富水性属水量中等。

(四)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条件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水力特征及各含水岩组的空间分布状况,场区地下水类型分为:

(1)松散岩类孔隙水:其赋存含水岩组的岩性主要为粘土,分布于浅表层,水量贫乏。

(2)裸露型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其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的岩溶管道、溶洞及岩溶裂隙中。含水层深度一般在40~100m之间,静水位埋深一般小于10m,年升降幅度一般在3~5m之间。

(五)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测区地下水动态变化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动态变化与降雨量有较密切的关系。在雨季时地下水水位较高、变幅较大而且变化比较迅速,在枯季时,地下水位低,水量变化比较小且变化缓慢。据了解,村民所施工的民井及旧机井在大雨后水位上升较快,且水质变浑浊,说明岩土接触带风化裂隙较发育,易于受地表下渗影响。

(六)含水层位置及含水介质特征

测区所处为某村背斜东翼南侧与F1断层叠加部位,受区域地质构造叠加的影响,岩层较破碎,形成有一定富水性的岩溶体。测区附近地下岩溶管道、裂隙发育,沿地下河两侧于丰水期常见泉点出露。测区属于碳酸盐岩类型溶洞裂隙水地区,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含水层深度一般在40~100m之间,静水位埋深一般小于10m。从地下水径流途径看,元旦水库下游是一条比较明确的地下水渗流带。因此在本区寻找地下水可行,基本满足打井的水文地质条件要求,可以进行打井施工作业【1】。

三、物探工作

(一)物探工作布置

根据场地环境等条件,每个井位处的物探勘查布置电剖面测量2~3条。根据对某村的实地勘察,在有利于成井的地段,往往有着环境条件限制而难以采用常规的电阻率法、高密电法等方法,如井位邻近有水田或地处狭小山坳之中、建筑物阻挡等情况。因此本次物探勘察所采用仪器为JK-E型天然电场选频物探测量仪。剖面测量:用JK-E仪器的3个工作频率(25Hz、67Hz、170Hz)进行剖面测量工作。测量时保持极距MN不变,移动方向为同一方向。其目的是确定异常点在平面上分布的位置。根据场地环境等条件,拟选井位处的物探勘查布置电剖面测量3条,剖面测量极距MN=10m,点距一般为5~10m。测深工作:在剖面测量工作所确定的天然电位差ΔV异常点处进行电测深测量工作。测量时改变电极距MN的大小以探测不同的深度,电极M、N移动方向相反。主要目的是确定该井位处天然电位差ΔV(含水层)有几层,以及每层所处的深度,并依据此结果作为设计钻孔深度的主要依据。电测深点距M2-M1以及N2-N1一般为5m,当点距5m时所测曲线反映不明显,而该处是很有限的可供选址时,采用1m的点距以细化测量工作。

(二)数据采集技术

数据采集的技术:本次物探勘查所用仪器为JK-E型全自动天然电场选频物探测量仪;野外工作完成后,可通过USB接口把数据导出,利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整理、制图。工作精度:电位差测量的最小分辨率:0.001mV;电剖面测量极距MN=10m,点距M2-M1以及N2-N1一般为5~10m,少数需要加密的情况时采用1~2m。电测深点距M2-M1以及N2-N1:一般为5m,少数需要加密的情况时采用1m。野外测量遇明显的V形同步低时,重复测1~3次,如果重测结果与原来的测量结果基本相同时,予以保存、记录数据。如果重测结果与原来的测量结果差异很大时,分析具体情况后予以保存、记录数据,或剔除非正常的极大值、极小值【2】。

参考文献:

[1]谭鑫.水文地质调查与物探结合在陕西黄土地区定井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7,43(33):86-88.

[2]梁竞,韦启锋,郑盛业,卢玉天.水文地质调查与物探在干旱山区找水打井中的综合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8,30(01):149-15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