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风险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风险及对策

陈星

陈星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风险及对策。方法:对50例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术中密切配合,评估存在的护理风险,预先采取相应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配合流程和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护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0-0193-0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能缓解髋部疼痛,矫正畸形,重建稳定的关节,恢复和改善髋关节的运动功能[1]。由于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及免疫功能下降,常合并内科疾病,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力差。对护理技术要求高。术中护理配合风险大,要求手术室护士预先做好评估,采取相应对策,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护理。现将50例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风险及对策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50例,均为老年(70岁以上)病人,平均年龄76岁,其中男病人31例,女病人19例,股骨粗隆骨折17例,股骨颈骨折33例。

2.护理配合风险

2.1手术部位错误

老年患者组织器官的衰老退化,生理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如脑细胞老化常表现为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表达不准确,老年病人听力下降,增加核对难度。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责任心不强。摆放体位后容易发生健侧和患侧错误。

2.2术中低体温

影响体温的因素包括①麻醉因素:全麻后对人体体温的调节功能受到抑制,吸入麻醉药及大剂量阿片内药物直接或间接扩张血管,使代谢率降低,肌松药使肌肉丧失产热。②髋关节置换手术皮肤消毒时间长,消毒范围广,暴露时间长;③术中输血,输液,手术部位的暴露,体腔冲洗,术中出血体液丧失等。④老年患者皮下脂肪少,较年轻的患者更易通过辐射,传导、对流散热,老年患者通过寒战,血管收缩等方式调节体温的能力较成年患者差。

2.3体位伤

本组病人均采用90°正侧卧位,存在的风险有:①上肢不易过度外展,有资料显示,上肢外展>90度时,会使臂丛神经损伤。②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摆放体位用力过大,肢体未在功能位,易造成二次骨折。③体位支架陈旧、固定脱落,易导致病人肢体的意外伤。④外伤导致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皮下脂肪少,消瘦,外周循环欠佳,更易发生压疮。

2.4发生骨水泥植入综合征

老年患者因为骨质疏松多选择骨水泥型假体植入,骨水泥植入综合征:是指在骨水泥植入后出现的一过性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律失常、心跳骤停、心肺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总称[2]。

2.5伤口感染

手术医生及护士无菌观念不强,手术用物消毒不合格,手术间管理不严,手术间人员过多,频繁走动,术中冲洗液收集不佳,手术野敷料浸湿。

3.对策

3.1认真落实查对制度

术前认真核对病人腕带、手术部位标识、手术通知单及影像学检查,所有信息一致。严格执行三方核查制度,即麻醉前由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共同参与核对。手术开始下刀前暂停一分钟,由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再次共同核查确认无误。

3.2加强保温意识

患者入室前调节手术室温度22°~24°,根据病人需要增加棉被。在需要暴露的麻醉操作,手术部位消毒时可调高手术室的温度,温液仪将输入的液体加温至37~38度可有效预防因输入大量与环境温度相同的液体引起的低体温,术中洗手护士做好冲洗液的收集,保证手术部位敷料干燥整洁,手术配合默契,缩短手术时间,降低麻醉药对病人体温的影响。每2小时监测体温,根据检测的体温调整保温方式,既要预防低体温,又要避免保温过度造成的意外性高热。

3.3掌握体位安置方法

术前检查体位支架,确保功能完好。正确安置患者于90°正侧卧位,患侧在上,健肢骨突部位,肩峰、髂嵴、膝关节外侧、外踝用褥疮贴保护。头部垫头圈,耳廓置于圈中防止受压,腋窝下10cm处垫腋垫,防止健侧上肢受压,双上肢分别置于脱手架上,与身体小于90度,手腕部垫高保持肘关节松弛状态,同时应触摸桡动脉的搏动[3]。摆放体位时动作轻柔,避免拖、拉而造成皮肤摩擦损伤。

3.4采用各种方法避免骨水泥置入综合征

①术中采用脉冲式冲洗髓腔可将扩髓时产生的微小骨碎、残留血块、骨髓、脂肪组织等冲洗干净,充分止血,减少骨水泥注入时脂肪等颗粒物栓塞的发生率。②在股骨髓腔远端应用髓腔塞,避免远端髓腔压力增高,导致骨髓和脂肪溢出。③骨水泥置入前适当使用皮质激素,可抑制致敏物,稳定血压,改善呼吸功能,避免血流动力学大幅波动,对骨水泥反应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④维持合适的有效循环血量,应用骨水泥前补充血容量,可稀释毒性单体在体内的浓度,⑤严密观察BP、HR、SpO2、CVP的监护,当检测指标发生变化时,即使作出相应的调整。⑤保证有效静脉通道及吸引器通道。

3.5加强无菌观念

术后感染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感染,必须将假体取出,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手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术中严格执行参观制度,谢绝参观,限制人员走动,手术人员戴双手套,递送假体时需用无菌纱布包裹,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保持器械台和手术区域无菌干燥,一旦浸湿及时加盖无菌单或更换[4]。

4.体会

通过总结50例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认为手术室护士不仅要熟悉手术操作步骤,掌握手术配合技巧,还要能评估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预先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预防为主,主动配合。手术室护士应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风险意识,保证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永刚、王岩、王继芳等.同期全髋置换术的临床报告[J].解放军医杂志,2009(12):1084-1085.

[2]严广斌.骨水泥植入综合征[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1(4):540.

[3]朱海棠、赵亚红.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体位性损伤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2(15):1407.

[4]卢美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临床护理杂志,2009(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