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信随访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飞信随访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陈冬湖

陈冬湖

(上海市浦东医院上海201303)

【摘要】目的:该研究是观察进行飞信随访服务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5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组和飞信随访服务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飞信随访服务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飞信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患者抗凝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飞信随访服务组患者比常规健康教育组患者在按时服药、饮食调理、自我监测、定期复查等方面依从性较好,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实施飞信随访服务能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飞信教育;心脏瓣膜置换术;抗凝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096-02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施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它不仅有效解决瓣膜病变所致的循环动力学改变,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由于人工心脏瓣膜与血液接触容易引起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严重者可能发生血栓脱落,造成各脏器血管栓塞,导致偏瘫、失语、下肢动脉栓塞等,甚至会卡住人工瓣叶,使瓣膜不能开启,导致心衰或猝死[3]。因此,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需要终身口服抗凝剂治疗,而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不当所致的出血和栓塞占所有远期并发症的首位,亦是导致远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和生存质量[4]。掌握与抗凝治疗相关的健康知识是正确抗凝治疗的关键[5],做好患者抗凝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通信技术的普及为实现护理服务的延伸提供了很好的平台[6]。飞信凭借其使用方便、费用低廉、省时省力等特点,正在成为一种便捷而有效的沟通工具。飞信作为一个全新的沟通平台将护理服务延伸到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护理和康复过程中[7]。为了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患者进行常规教育基础上定期的飞信随访服务,并与常规教育组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上海某三甲医院收治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3岁,平均34.08岁。文化程度:初中及其以下9例,高中及大专25例,本科及以上16例。手术方式: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双瓣置换术13例,二尖瓣置换术32例。心功能:2-3级36例、3-4级14例;均在全麻体外血液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所有患者均拥有个人手机,并使用移动卡,将所有患者加入移动飞信群,保证所有患者可以正常收发飞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教育组和飞信教育组,常规教育组25例,飞信教育组25例。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方式、文化程度、等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1.2.1常规教育组患者住院期间不定时地进行抗凝治疗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出院时对每位患者再次进行抗凝知识健康教育,并发放相关学习手册。

1.2.2飞信随访组飞信发送者是具有一定临床经验、高度责任心、沟通能力强、能够熟练操作飞信的2名护士,在常规教育组的基础上,每天在服药前10min通过飞信平台以循环及重复的方式发送服药提醒,并且每周发送1条健康教育飞信,内容有:是否按要求定时服用药物(您定时定量服用抗凝药物了吗?)是否来复查(您最近来医院复查了吗?)是否注意饮食(您的饮食注意荤素搭配了吗?)是否及时自我监测(您如有不适及时就诊了吗?)。

1.3评定标准

抗凝治疗依从性调查分为: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饮食及自我监测方面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标准[8]采用4分制评分,1分为做不到,2分为偶尔做到,3分为基本做到,4分为完全做到,总分16分。得分越高,表明依从性越好。可使用电话随访及家庭随访问卷调查的方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分析。两组数据之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飞信随访服务半年后调查显示,飞信教育组患者在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饮食调理及自我监测等方面的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表1)。

3.讨论

3.1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定时定量服用抗凝药物,使用移动飞信服务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免费、方便、快捷、移动式的优点。结果显示,飞信随访能维持其对治疗的依从态度!,使之继续较好地遵守医嘱。患者的按时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

3.2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存在很多缺陷,护士只是在患者出院时短时间对患者或陪住家属进行“填鸭式”宣教,讲解完毕即视为工作完成,患者或家属常不能消化、掌握。健康教育需要反复强化[9]。飞信随访服务能够弥补以上不足,飞信软件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给患者或家属的手机发短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收取任何费用,即便接收方不在网络上,也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及时接收信息,实现了实时沟通[10]。可以循环反复不断的对患者进行抗凝教育,使健康教育工作从院内延伸到院外,提高了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结果显示,飞信随访服务组在按时服药、饮食调理、自我监测、定期复查等方面的依从性好,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由此,实施飞信随访服务能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飞信随访可以随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了解患者不依从的原因并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促进疾病的全面康复和健康生活行为的有效建立。

【参考文献】

[1]刘石直.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82例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1):75.

[2]周长菊,章旭,曹娟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心脏瓣膜钙化高危因素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4):282-285.

[3]梁江水,殷桂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研究进展[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27(3):208-210.

[4]于巧玲,吴丽仙,孙伟燕.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12):110.

[5]李宏艳.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服用华法林的健康教育[J].中国社区医师,2012,2(14):300.

[6]徐慧丽,护理电话随访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1-66.

[7]杨洁,飞信随访在头颈部肿瘤术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天津护理,2012,20(5):322-323.

[8]罗伍春.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服药遵医行为的调查[J].护理与康复,2010,(10):9-30.

[9]李彬,多伶俐,周志洁.专病随访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1):317.

[10]杜静,秦震声,成茜等.应用飞信搭建健康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3,28(18):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