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索实验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1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索实验教学

张中华

◆张中华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第一中学251800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随着中考的改革,物理实验考查已作为一项必考内容,使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很多学生由于从小没有动手的习惯,没有探究问题的爱好和欲望。因此,教师布置实验探究任务的希望学生能自觉主动地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结果学生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也不知道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去观察实验现象,如何记录实验数据等等。为此,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转变教学观念

物理实验中,只有带着明确的观察目的去观察,才能做到深入、细致、有效。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要紧紧围绕这个实验目的,积极地把学生的观察活动引向正确的方向。要强化学生“有意识的注意”,使观察有明确的目的。学生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就不会是看看玩玩而已了。学生集中注意观察和分析,就会改变过去那种实验结束后在脑子里只留下一点点的肤浅印象。使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有较大提高,要落脚在“培养”上,所以实验教学理念的改变必须使教师的观念转变。

二、重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广泛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是发展学生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联系实际的典型问题,通过教师示范指导、师生讨论和学生练习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运用二力平衡知识时,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所受的力和根据已知力来确定未知力,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的解释,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情况的判断,都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中有关的事例,通过分析、讨论帮助学生找到分析、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和方法。

三、加强实验探究的准备工作

无论开展什么实验,学生在实验前,教师的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扫清障碍,同时课前为学生作好物质准备。因为学习是一种继承和创新,很多知识是人类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总结出来了的,当然也有一些有待人类继续去认识和利用。因此,我们既不能向应试教育那样牵着孩子们前进,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放任自流。前者培养出的学生只能应付考试取得好成绩,很可能会有一些死读书的学生就会成为高分低能的人,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后者又很容易使学生徒劳无功、多走弯路,甚至对学习物理失去兴趣。物理实验中,只有带着明确的观察目的去观察,才能深入、细致、有效。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要紧紧围绕这个实验目的,积极地把学生的观察活动引向正确的方向。

四、教师和学生一道开展实验探究

第一,教师应该具有新理念。教师应开拓思维,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不套框子,不设圈子;不迷信权威,不限于课本;大胆实践,大胆创新;说在口头上,写在纸面上,落实在行动上。

第二,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师,才可以正确、科学地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教学真正地将物理知识理解、吃透,也真正能体现出“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第三,教师应该具备实验专业知识。要加强对物理教师、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对在岗教师采用办短训班、讲座、示范看课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对实验教师要进行较系统的专业培训,时间可2至3个月或更长一些,真正使他们成为懂管理、熟业务的名符其实的物理实验教师;师范院校在中学物理教材教法课和毕业实习阶段,要让学生熟悉中学物理实验,利用高校的优越实验条件,让他们进行逐一操作,以期他们上岗就能初步胜任实验教学任务。

第四,教师应具有科学的实验室管理知识。教师不光要会做实验,还要会管理实验室,这样才能为学生实验提供有力的保障。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学生实验“五会”:会管理;会准备实验;会协助任课教师辅导实验;会维修、保养仪器设备;会自制教具。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大力推广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第五,探究活动和培养能力并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我认为不能完全否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带领学生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我们不能像应试教育那样采用“填鸭式”的教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会解题、得高分,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教学活动始终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会走很多弯路,学生就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责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六,给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对某些实验可事先将课题对学生提出,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讨论:在实验中应选择什么仪器,采取什么手段,注意哪些问题。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拟定计划,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实验中学生可按不同方案进行实验。课后再组织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实验成败的关键、最佳方法及实验结论等问题展开讨论,并由学生上台进行答辩、演示。这种做法可使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分析、动脑、动手之中,站到了学习主体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