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族的民居建筑特色

/ 2

浅谈藏族的民居建筑特色

闫祖年

闫祖年陕西众成建设管理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藏民族主要发源并居住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及自然条件,藏民族在长期的生活进程中,依据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生存环境建造起了适合于自己居住生活的民居建筑设施。本文试就藏民族的民居建筑特色做浅略探讨。

OnTibetanlocal-styledwellinghousesbuildingcharacteristics

闫祖年shaanxitheintoconstructionmanagementconsultingserviceslimitedliabilitycompany

Abstract:TheTibetanpeopleOriginatedintheQinghai-TibetPlateau.becauseQinghai-TibetPlateauisofspecialgeographicalenvironmentandnaturalconditions.TheTibetanpeopleliveinthelong-termprocessoflife,accordingtotheconstructionoftheQinghai-TibetPlateau,sothattheyhaveaspeciallivingenvironmentandsuitableforthem.ThisarticletalksabouttheresidentialarchitecturalfeaturesoftheTibetanpeople.

关键词:藏族民居建筑文化特色

Keywords:TibetanVernacularArchitectureCulturalcharacteristics

藏族居住生活的建筑文化的历史十分久远。考古资料提供的确凿证据表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藏族的民居建筑便有了相当的发展和较高的水平。公元前2世纪,藏族建筑史上出现了第一座宫堡式的建筑—雍布拉康,它依山而建,巍然耸峙,反映了当时“碉房”建筑的技艺水平。藏族在长期的生活中,依据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建造起来适合于自己居住生活的建筑设施。

1.帐篷

以帐篷为屋,这是藏族牧民千百年来的居住形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决定了牧民的频繁迁徙和居无定所,帐篷这种易搭易拆、方便实用的居住形式便成为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惟一选择。

藏北牧区的帐篷主要有“黑帐”(牛毛帐篷)、“白帐”(羊毛帐篷)、“黑顶”或“花帐”(厚布帐篷)和“布帐篷”等类别。其中“黑帐”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牛毛帐篷,系用耗牛的长毛织成的称为“旧雅”的粗橙植缝制。粗橙毽每幅宽约三十厘米,长短由帐篷的大小而定。帐篷由篷顶、四壁、横杆、撑杆、撅子等部分构成。篷顶正中是天窗,起通风采光的作用。天窗上有一块盖布,白天打开,夜晚盖上,可防雨和冷风直吹帐篷内。篷顶与四壁交接处的四角和四边的中部各缝有一根长绳,通常为八根,称为“江塔”,绳长七八米、十几米不等,一般是结实的牛毛绳或牛皮绳。帐篷四“壁”的底部还有若干小绳扣,用来牵钉撅子,一般隔三四十厘米一个。帐篷的“门”大多是左右帐“壁”重叠合拢充当。

“布帐篷”,是藏北牧区较高档的一种帐篷。帐篷顶上多搭一块面积稍大的布,用来遮阳挡雨。帐篷门顶及两边有各种图案,如:火焰宝、八宝图、花卉、狮子、大鹏鸟等。这种帐篷只用于公众集会的大型活动。

2.半地穴“马康”

半地穴土木结构地堡式的建筑“马康”是古代至近代安多藏区的牧民在牧场中的“冬窝子”。它的出现标志着藏民族建筑从折叠式的帐篷逐步向定居固定式的房屋营建类型发展。其形状尚不能摆脱帐篷款式,只不过质地结构发生改变。而内部居住、摆设等布局仍保留了帐篷的形式,中设炉灶,灶周围住人,侧面放置物品,后部供置佛像。

“马康”通常建于20度至30度的山坡平台上,高约五米。后墙为挖进山坡的断崖,前墙很厚,墙基宽1.5米,墙顶宽0.3米。左右小墙也为两边邻居隔墙。前墙、山墙均为粘土夯筑。典型的“马康”面阔四间,内部是土木结构,以木柱支撑。“马康”内由两部分组成,左侧用木板隔有面宽一间、进深二间的马厩,其余左侧部分则为宽敞的主人居室。室内右上角为大的“连锅炕”,锅灶和暖炕通连,灶与炕毗连部分用约五十厘米高的木制平台隔开。做饭煮茶,烟火穿炕而过,做饭暖炕一举两得。室内四壁、天棚、地面皆用木板镶嵌,既有暗柜粮仓,又有装杂物的橱柜,还有碗架、佛完等。四周不开窗,只有前面厚墙左侧开有一个宽约一米,高约二米的小门。居室内开有两个直通屋脊的天窗,供通烟透气和采光等。缺少木材的地区,“马康”室内四壁只装有一至两米多高的板壁,板壁上很少装壁橱,无连锅炕,只在居室中央用土坯砌有一个形似三角的火塘,供烧饭之用,火塘上方的屋脊上也只开有一个天窗。这种建筑一般建在20度至30度坡的阴山,坐北向南,依山而建,临近水源,户户相邻,个别院落房顶相连,整个建筑群层层叠起,错落有致,每家都留有10米至15米空地为后院。穿后院又可直接进人第二排建筑群前的小巷道,每户都备有可直接上房顶的独木小梯。这样房上房下,左邻右舍,前排与后排可往来无阻,贯通如一。其建筑最大特点就是冬暖夏凉;左邻右舍可以来往自如的藏身;储藏贵重物品等等。

3.贵族府邸

近代西藏约有贵族二百余户,他们除占有大量的土地、庄园、农奴之外,还拥有豪华的府邸。山南拉加里王府,拉萨十一、十四世达赖家院都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这些建筑型制大体相同,一般由主楼和前院两个部分组成。前院多系二层,底层用作仓库,或作奴隶(朗生)佣人的住房,有的设置部分客房,接待来客。二层基本上是管家用房及厨房,以管理庞大的庄园和财产。主楼居前院之北,一般呈“回”字形,中间为天井小院。房底层主要是各种库房。

后期的贵族府邸,大多采用别墅式建筑。一般占地比较大,院内林木葱笼,广植花木,主楼仅占一角。建筑以二层居多,底层长方形,二楼北侧两端设露台,建筑平面呈“凸”字形。为了减少立柱,使室内空间完整,多采用“工”字型钢作梁。建筑南向,喜开通间落地大窗,使室内阳光充足。罗布林卡内的十四世达赖新宫,也具有这种特点。

4.楼房与平房

现代藏区农区(含半农半牧区)和城镇的民居,大都是二三层的楼房或一层的平房,也有高达四五层的建筑物。“屋皆平顶’,是其共同特征,墙体多为石砌,一层方石叠压一层碎薄石,以泥合缝。有的地方墙体下部为石块垒砌,上部墙体为板夯土墙。还有的地方往往以石、土、砖混合使用作墙体:墙体下部为石砌,中部为土夯,上部是土坯砖。梁上铺设擦条,擦条上再铺木棍,然后捶筑“阿嘎”土,做成楼面或屋面。有的地方没有“阿嘎”土,则用一般的粘土夯实作顶。

拉萨城镇民居的布局和结构为:四面楼房相围,中间为庭园,内院为回廊形式,独门独院。墙体用石块或土坯砌墙,墙厚窗小,门低矮。楼以二层和三层为多,平顶。土石结构的外墙涂白粉,窗框和窗台涂黑色。院内有水井,宅院东西两侧各有公厕。一座宅院内可住近十户人家,每户有2-4间房屋。院门大都朝向大昭寺。八廓街民居楼群,是围绕着大昭寺逐步发展起来的,是西藏城镇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

结束语

西藏的传统民居丰富多彩,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结构建筑等等各有特色。民主改革以前,与豪华考究的贵族府邸相比,大部分农牧民居民住着低矮的窝棚、“马康”,屋内黑旧破烂,家徒四壁。西藏自治区成立后,西藏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政府也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居民住房,现在的藏族民居已经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建筑材料,盖起了许多现代特点与传统特色结合的民居建筑,使藏式建筑风格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M],甘肃教育出版社

2、陈庆英高淑芬主编《西藏通史》[M],中州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