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再手术13例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再手术13例治疗体会

王新安李杰

王新安李杰(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266700)

【摘要】目的探讨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再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我院收治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患者13例,再次行手术治疗。结果13例术后复发的患者经过再次手术,都痊愈出院,对患者进行随访1.5年~6.5年没有出现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一般与患者的初次手术有关,复发者应再行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377-02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共收治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患者13例,2例为本院手术后复发,11例为外院手术。13例中1例为术后4个月搬运重物时发生,其余无重体力劳动、感染等情况。发生复发时间为手术后3个月~1年,中位时间为术后5个月。13例患者均采取再次手术治疗,复发病例中12例斜疝,1例直疝;术中发现补片移位6例,约占50%,疝囊处理不到位4例,补片预留口径(重建内环口)过大3例。

2.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经原手术切口切开,充分显露腹外斜肌腱膜下间隙,显露原手术补片,周围瘢痕粘连重,分离较为困难,注意保护下腹部神经。针对复发原因,采取治疗措施。对于补片移位的及疝囊处理不到位,取出原有补片,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可不予取出,高位结扎疝囊后,重新行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重建内环口过大的,将疝囊高位结扎,缩小内环口。

3.术后处理:手术后切口加压包扎12小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天,并嘱患者手术后1周可行轻微的日常活动,半年内勿体力劳动。

二、结果

13例病人手术后恢复顺利,随访1.5年~6.5年,未发现再复发患者。

讨论

随着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我国推广,使无张力疝修补技术有了很大飞跃,随着手术普及,术后复发病例数逐渐增多。我国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率1%~5%[1],较传统手术明显降低,但与国外1998年报道原发疝复发率<1%相比仍有差距[2]。如何从复发的手术中积累经验改进首次的手术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无张力疝修补是一种几乎不需张力结合,且能全面修补整个腹股沟区域的腹膜前修补术式,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比较易于被外科医师掌握,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无张力疝修术具有以下优点:①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缝合无张力,而且对缺损修补可靠。②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③患者恢复快。④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①补片没有完全修补腹股沟区后壁。②补片未能放置平整,固定不牢固。③解剖层次不清,疝囊处理不到位,未做到疝囊高位结扎,仅把大疝囊变成小疝囊。④手术后腹内压剧烈增高。手术操作因素是复发的主要原因。

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再手术存在较大困难,主要是因为原有解剖结构已基本或完全破坏,前次手术应用补片,周围瘢痕组织增生,对手术分离带来极大困难,同时精索瘢痕化、结构不清,较难解剖游离,易发生精索及下腹部神经损伤。针对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提出以下建议:①解剖层次清楚,疝囊结扎要做到高位结扎,避免把大疝囊变成小疝囊。②补片固定要牢靠,固定时距补片边缘不宜过近,尤其是耻骨结节处,补片应固定于腱性结构上,并且覆盖耻骨结节超过1cm。③补片要平整,但不要过紧产生张力,补片植入后刺激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并且发生瘢痕化,瘢痕收缩可造成补片移位,导致疝复发。④重建内环口大小适宜,可容示指尖通过为宜,内环口过小,影响精索血运,过大易发生疝复发。⑤术后指导,嘱患者手术后避免参加剧烈运动、体力劳动等,尤其是造成腹内压突发剧烈增高的活动。

我院治疗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病例,随访未发现再次复发患者,可能与治疗例数较少,随访时间较短有关。对于治疗后复发的患者,仍应采取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唐健雄.疝修补术后复发的手术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4):205.

[2]NyhusLM.Herniology1948-1998:evolutiontowardexcellence.Hernia,199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