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某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调查

陆玉培

陆玉培(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钦州535000)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8-0408-02

【摘要】目的了解噪声作用对工人听觉系统的影响。方法对某企业200名长期接触噪声工人进行纯音听力测试,通过年龄、性别的校正,对其结果做出听力损失的判断。结果在200名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听阀检查中,语频损失76人(38.0%),高频损失93人(46.5%);语频与高频损失的发生率随积累噪声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结论语频与高频的发生率随积累噪声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噪声作用对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有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听力损失噪声作业工人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我国职业人群正逐步增加,有关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听力损伤的关系已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许多工作场所中,噪声就是其中影响听力损失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可以引起听力的损失情况,对某企业长期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进行了听力纯音听阀检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某企业长期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200名年龄(25~45岁),工龄(5~25年)。

1.2内容与方法受检者排除原有的耳部疾患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听力异常,脱离作业环境12~16h后,采用丹麦产622型听力计,按照GB7583—87《声学纯音气导骨导听阀测定听力保护的操作标准》,在基础噪音≤30dB(A)的隔音室对受检者进行听力检查,测定接触工人左、右耳500Hz、1000Hz、2000Hz、3000Hz、4000Hz与6000Hz纯音气导听阀[1]。使用GNZ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附录表A中的数据对每名受检工人的听阀作年龄、性别的校正,分别计算双耳高频平均听阀和左右耳语频听阀,对500Hz、1000Hz和2000Hz经校正的平均纯音听阀,左、右耳均>25dB者诊断为语频听力损失,计算双耳高频3000Hz、4000Hz和6000Hz经校正的平均纯音听阀>25dB者高频听力损失[1]。

2结果

2.1不同工龄段作业工人高频损失率为46.5%,见表1

表1不同工龄段作业工人高频听阀检测结果

工龄组受检人数听损人数合计听损率(%)

(年)3000Hz4000Hz6000Hz

5~20112420

10~305371550

15~4410992863.6

20~56172094682.1

合计2003333279346.5

2.2不同工龄段作业工人语频损失率为38.0%。见表2

表2不同工龄段作业工人语频听阀检测结果

工龄组受检人数听损人数合计听损率(%)

(年)500Hz1000Hz2000Hz

5~20011210.0

10~306241240.0

15~4461062250.0

20~56159164071.4

合计2002722277638.0

3讨论

3.1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工作场所的噪声导致的听力损失,在我国是最普遍的一类职业危害[2]噪声可以导致语频听力和高频听力的损失,随着接触水平的增加,听力损伤的危险性增加,随着工龄的增加,听力损失率也增加[2]。调查中了解到,有的职工认为使用耳塞影响对现场异常情况的判断,因此职工不习惯于配戴耳塞;有的认为戴耳塞难受,所以不戴;有的是因为有些职工是以巡检的方式接触噪声,因此单位没有配备有耳塞,以上各种原因使噪声对听力损失造成影响现象的增多。王玲[2]的研究显示随着噪声作业暴露时间的延长,噪声接触工龄<10年组、10-15年组、>15年组间的语频听阀、高频听阀的变化无明显增加。本次通过对某企业200名噪声接触职工的调查显示,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听阀语频损失发生率为38.0%,高频损失发生率为46.5%,高频和语频的发生率随工龄的增大而增大,且年龄越大听力损害率也越大。这与王玲[2]的高温与噪声联合作用对听力的影响结果不一致。原因可能为:①噪声接触工龄有偏差,本文噪声接触工龄为5~25年,而文献中的调查作业人员的工龄范围为<10年组、10-15年组、>15年。②噪声接触强度太大。本文调查某企业噪声作业人员接触的噪声强度比文献中调查的噪声接触强度大。

3.1.2建议

职业噪声严重影响着作业工人的听觉系统,很多工人的职业卫生意识薄弱,已成为职业病高发人群。因此,①应该对他们加强职业卫生健康的教育。②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听力及全身的健康检查,轻度、中度及重度听力损失者均应调离噪声工作场所;语频平均听力损失≥56dB(HL)者应佩戴助听器;对噪声敏感者(即上岗前体检听力正常,在噪声环境下作业1年,高频3000、4000、6000任一频率,任一听阀达到64dB(HL))应调离噪声工作场所[3]。新工人就业前体检,凡有感音性耳聋及明显心血管、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不宜从事噪声作业。③加强对作业工人的管理。要求每个作业人员在工作时都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品,更好的保护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④在职业听力保护的具体过程中,可以的话也要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对产生严重噪声危害的车间进行卫生监督,促其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噪声,以符合噪声卫生标准的要求[4]。并加强建立安全卫生的操作制度。⑤建立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如实现工间休息,尽量缩短在高噪声环境的工作时间。

参考文献

[1]刘新霞,郭智屏,等.个体噪声防护的职业接触人群听力损失的剂量—反应关系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08,35(6):477—478.

[2]王玲,吴晓江,等.高温与噪声联合作用对听力的影响[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9,22(1):45.

[3]纯听力测试技术与评价2009,6:37—39.

[4]于杰,张晶.生产性噪声对工人噪声的影响[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9,8(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