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与素质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1

浅谈音乐教育与素质的关系

◆安坤峰

◆安坤峰山东省阳信县职业中专251800

音乐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快乐,对于培养高科技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具有启迪智慧的功能,对于培养创造型人才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主管逻辑思维,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维,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大脑左右半球的均衡发展,丰富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科学的发明创造。

例如现代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启发而来的。”他的震撼世界的“广义相对论”正是在不断弹钢琴的同时悟出来的。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说他发现行星三大定律是受了他家乡巴伐利亚民歌《和谐曲》的启示。

我国著名科学家沈括精通数学、天学、地理、历法、水利等诸多科学,又是闻名后世的音乐家。

还有,日本从人口和面积上是个小国家,但日本的高科技产品及综合国力居世界前位,位于亚洲之首。其原因是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现自己已在高科技领域落后于美国的原因在于日本的教育结构不合理,导致科技人才缺乏必要的艺术修养,从而影响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于是对本国的教育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在日本最著名的“东京国立音乐大学”建立了“幼儿音乐教育系”,在国民教育中大大加强了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教育内容,国民的综合素质和精神面貌及创造才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音乐不仅是用来调节人们生活的娱乐活动,更重要的是,它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塑造出具有创造性的高科技人才,从而大大地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二、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美,在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前提下,蕴含着真、善、美的深刻内涵。它通过艺术手段表现的是人类对美好和高尚的向往。音乐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人们通过流动的音乐,自然而然地将情感贯穿于形象和行动之中,它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和完美人格的确立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有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日本古代有位笛手名叫用光,有一年秋天他应邀外出演出,回家的途中船靠濑手内海的一个港口。半夜来了一只海盗船,许多满脸横肉的暴徒手执利刀,跳上用光乘坐的船,船上的人面对突然袭击毫无反抗能力,只能坐以待毙。用光精魄初定,对海盗说:“请让我在死前吹奏一首曲子吧。”“好吧!我们就先听一首曲子,再送你归天吧。”

笛声吹响了,忽高忽低,悠扬动听,笛声洗去了人们心中的污垢,有的海盗不知不觉地沉醉在迷人的乐声中,有的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匪首说:“听了这动听的音乐,我们手中的刀还砍得下去吗?大伙回去吧。”于是海盗们纷纷跳回自己的船,不声不响地走了。那神奇的笛声救了全船人的命。

这一首动人的笛声把荷枪实弹的海盗竟然感化了,可见音乐的感染力是多么大啊!而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一个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从这时一期在学校的教育中系统地、科学地、规范地进行音乐教育,就能激发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就能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提高道德素养,使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医学研究发现,人脑和心脏的生物电波、脉搏、血压及体温都会随着音乐律动的变化而变化。从生理到心理方面,美妙动听的音乐是由极为规律的谐波组成的,能够引起人体组织细胞的和谐共振,提高人脑的兴奋度,改善调整人的情绪,消除缓解外界因素带来的紧张状态。

例如,罗马、希腊的历史著作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大卫的竖琴治愈过罗门王的精神病。这说明音乐对人的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我国《史记》中有宫动脾、商动肺、微动心、羽动胃的记载,这说明音乐能治病。

音乐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老师们在教学中发现,每班都有性格内向的学生,表现出不与同学交往、孤僻、胆怯。通过了解,全校有48名,把这些学生组成合唱队,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然后在学校的重大活动中演出,这些学生个个变得活泼开朗、积极向上。

现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在研究音乐,重视音乐对人们的作用。美国为了让儿童更好地学习,研究了一种会唱歌的书;台湾为了让儿童走路感到愉快、富有节奏感,研制了音乐鞋。诸如音乐枕、音乐钟、音乐笔、音乐楼梯等,音乐广泛应用在人类生活的许多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增进了人体的健康,促进了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发展。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是紧密相连的,实践证明,只有重视音乐教育,才能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