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弥漫型肝癌18例B超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2

论弥漫型肝癌18例B超诊断

夏景萍张通

夏景萍张通(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盐城224031)

【摘要】目的对弥漫型肝癌患者的B超诊断结果进行探讨。方法针对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B超诊断的18例弥漫型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给予所有患者超声诊断,让病患空腹7至9小时后,为其进行上腹部的基本检查,密切观察患者肝脏的形态、大小、实质回声、门静脉、肝内血管、肝门部等。结果18例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肝脏肿大、肝脏轮廓不规则并可见有高低不规整现象。其中8例患者的肝组织呈现不规则斑片状强回声,并夹杂着细小的低回声结节,6例全肝呈小结节状回声,直径从数毫米到1cm,4例肝组织的回声强弱不等,或呈粗点状,或同时存在短小粗线状回声,分布不均匀。给予B超诊断后,13例确诊为弥漫性的肝癌,5例误诊成结节性的肝硬化,经二次复诊后,确诊后弥漫性的肝癌。本次所有患者经过AFP检查后,有14例显示阳性,4例阴性。结论给予有效的B超诊断后,能清晰发现患者的病情,从而提高其的诊断正确率。

【关键词】弥漫型肝癌B超诊断讨论分析

1引言

弥漫型肝癌,简称“弥肝”,是原发性的肝癌影像中一种较为少见的类型,近年来,其的发病率逐渐升高[1]。在临床医学中,肝硬化和弥漫型的肝癌是较难鉴别的,原因在于肝脏的不同种弥漫性的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均有相类似的声像图特征。现对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B超诊断的18例弥漫型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给予全面的临床检验、CT扫描以及穿刺病理等项目的诊断,并分析其声像图与鉴别特征后,能显著提高其诊断的精确率。具体报道如下。

2资料和方法

2.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B超诊断的18例弥漫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均在25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岁。18例患者均患有一定的乏力、腹胀、消瘦、黄疸、发热以及肝区的疼痛等症状,均患有肝炎的病史。距发现病症到就诊的时间为2天至半年,为所有患者进行AFP检查以及CT诊断。

2.2诊断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超声诊断,让病患空腹7至9小时后,为其进行上腹部的基本检查,密切观察患者肝脏的形态、大小、实质回声、门静脉、肝内血管、肝门部等。若进行1次B超检查后,仍未查清病患的病因,则可给予多次的检查诊断,以完全清楚病患的病因,从而对症治疗。

3结果

18例患者均患有不同的肝脏肿大、肝脏轮廓不规则并可见有高低不规整现象。其中8例患者的肝组织呈现不规则斑片状强回声,并夹杂着细小的低回声结节,6例全肝呈小结节状回声,直径从数毫米到1cm,4例肝组织的回声强弱不等,或呈粗点状,或同时存在短小粗线状回声,分布不均匀。18例患者给予B超诊断后,13例确诊后弥漫性的肝癌,5例被误诊成结节性的肝硬化,经二次复诊后,确诊后弥漫性的肝癌。本次所有患者经过AFP检查后,有14例显示阳性,4例阴性。

4讨论

弥漫性的肝癌作为原发性的肝癌疾病中一种较为少见的症状,较多癌细胞弥漫分布于肝内,逐渐形成细小的结节,并停留在肝内无法探测到的部位[2]。这类病患的肝脏均具有一定的肝脏肿大,被膜线不光滑,实质性的回声光点分布紊乱、粗大,分别呈现大小不一的光斑、光点,并且分布不均、边界模糊等。另外,这些病患肝内回声的反射界面多,缺少正常的肝组织。

癌细胞入侵肝静脉以及门静脉后,逐渐演变成癌栓,成为原发性肝癌的生物学特点。在病理诊断中易于发现肝静脉内的癌栓,但采用超声诊断,却不易发现。而门静脉中形成癌栓的几率较高,超声易于诊断出来。另外,癌栓主要弥漫于肝内肿瘤周围门静脉的系部中,进而逐渐延伸至门静脉的主体,通常表现为低回声、形状不一、静脉壁缺损等。在本次检查中,发现13例患者患有门静脉的癌栓形成,其中2例患者的肝脏内膜增厚、粗大、回声点强等,门静脉内存在显著的癌栓,连同血栓合并鉴别,以及结合其他项目的检查后,确认其的诊断。

弥漫性的肝癌病症通常继发在肝硬化的基础上,有较多细小的癌结节分布在肝小叶间,大小及形态十分相似于肝硬化,因此,在诊断时难以鉴别。在本次诊断中,有5例患者被误诊为肝硬化病症。这几位患者曾患有慢性肝炎,伴有静脉系统的高压体现,初步诊断时并未发现门静脉内的癌栓,但经过再次的复查后,其中2例见有轻度的絮状癌栓。对于肝硬化疾病而言,由于肝细胞的纤维化、坏死、结缔组织的不断增生以及肝体积的过度萎缩等,促使结节再生[3]。给予超声诊断后,发现肝脏的实质回声亮点逐渐变大,并向结节样、网格样的形状变化。所谓的肝硬化疾病,是基于门静脉的血压增高、血流减缓等,促成血栓的形成,加上其的形态规则、回声较低,因此,在鉴别肝硬化症状时,应和血栓一同鉴别,以精确诊断出其的病症。而当弥漫型的肝癌与肝硬化一同合并时,其中的部分声像特征将会发生重叠或者呈现不太显著,要想清晰诊断出其的病因,操作较为困难且复杂,可先全面分析患者肝脏的内外声像,对病情可疑的患者,应结合患者的其他诊断结果,加以观察及判定,以明确诊断弥漫型的肝癌症状。总而言之,在诊断弥漫性肝癌患者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B超诊断以及分析其的病理特征后,能清晰发现患者的病因,从而提高其的诊断正确率

参考文献

[1]张红志,郭凡.彩色多普勒诊断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J].放射学实践.2011(06).

[2]刘丽青,刘静华,李云.B超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29).

[3]施会芹.超声与肝血管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对比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