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治疗胆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外科治疗胆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万千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有庆卫生院635200

摘要:目的:结合患者胆道出血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探究分析外科治疗胆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2012年-2013年间入院治疗胆道出血病例200名,依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100例,研究组专门使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医治,辅以药物控制。经过一段时间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进行治疗后没有出血的现象发生,后期也没有并发症的出现,而观察组使用非手术治疗方法效果不大,不能对胆道感染和休克有效的控制,治疗后仍出现胆道反复出血现象。研究组胆道出血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为98.32%,明显比对照组的55.6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胆道出血的具体原因以及出血的位置进行详细的调查,使用相应的临床治疗方法去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胆道出血的症状,而且能有效地减少后期反复出血的症状。

关键词:外科治疗;胆道出血;疗效分析

胆道出血又称血胆症,国内外患上此病的几率较大,患病死亡率一般为8.23%~35.29%。此病通常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主要是因为身体各种不同变化,导致肝内或肝外血管与胆道之间产生病理性沟通,从而使血液通过胆道部位,最终流入十二指肠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1]。患者病症大多数表现为隐性轻度出血,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发热、寒战、黄疸、上腹绞痛等后出现呕血、黑便或T管引流出鲜血的症状,且出血呈周期性,在进行临床诊治时比较复杂,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外科治疗方法对胆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说明外科治疗的疗效结果,为临床患上胆道出血的患者带来希望,为后期治疗提供医学参考。以下就本次研究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因肝胆疾病、创伤、手术或全身性等因素变化,导致人体肝内、肝外外胆道系统遭到破坏,从而患上胆道出血的病症。病例共有200例,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100例,平均年龄(34±5)岁,并且两组的年龄、病症表现、文化背景等资料的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研究组专门使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医治,辅以药物控制。研究对象中不存在有其他与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疾病医治史,两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术后随访6个月~36个月。

1.2方法

在进行治疗之前,除结合胆道出血的症状进行判断之外,还可应用一些辅助性医学器械进行病因检查,例如对患者病因利用造影技术检查,分析其出血原因、部位和治疗方法,进行确认。根据患者不同的出血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治疗。研究组在进行临床手术治疗,另外使用抗感染措施以及治疗法中的支持治疗。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的治疗,另外辅助药物控制。术后要定期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档案记录,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胆道出血的数据变化,根据胆道出者的健康恢复状况全面评估两组的治疗情况。

1.3评价方法

两组以治疗前后出血量的大小和速度及后期并发症等指标变化数据进行对比评定。出血量大小分级:A级:患者伤口大量出血,并且难以止血;B级:患者伤口有较大出血,但较易止血;C级:患者伤口出血量小,容易止血。后期病发症:①腹痛,患者上腹或右上腹绞痛或胀痛,并且疼痛向右肩背部蔓延,甚至会导致T管引流出鲜血;呕血及黑便,患者在上腹绞痛后出现呕血、黑便现象;黄疸,患者会出现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及不同程度的低热,与其他细菌合并感染后,人体会出现寒战、高热现象。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

二、结果

2.1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出血量对比

治疗一疗程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出血量的大小和速度都有明显减少,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具体数据显示如下表:

2.4药物不良反应

研究组过程中出现1例胆道感染患者,出现上腹疼痛,大便黑色,周期性吐血现象,最终采用胆囊切除病患部位进行治疗,后期得到治愈。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5例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吐血,还有轻微的休克现象及发热的症状,后期得到治愈,未出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三、讨论

胆道出血患者表现最明显的临床症状是人体中左、中、上腹的疼痛及出血。但在临床治疗案例中,也有一些病因表现不典型的患者,此时可以进行借助其它的医疗器械进行辅助性的治疗,例如使用B超检查可以对胃肠道以及食道等位置所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排除。一般的,胆道出血比较有规律性和周期性,出血的时间在14天以内,出血次数在4-9次。使用选择性的腹腔动脉造影术和SAG检查技术可以迅速明确患者出血部位,正确地将病因以及位置检查出来。选择合理的手术进行治疗治疗对于胆道出血患者来说是首要条件,正确的外科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平稳患者的生命体征,而且还能减少并发症,使胆道的外、内引流可以畅通进行。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可以在进行胆道临床治疗中使用支持疗法,输血、进行营养补液的支持临床治疗可以用于早期的胆道临床治疗,各种的抗生素和一些用于止血的药物可用于整体治疗过程[3]。总之,外科治疗胆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健,杨敏玲.医源性胆道出血的DSA诊断及介入治疗[J].当代医学,2014,07:66-67.

[2]刘永茂.外科治疗胆道出血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6:9-10.

[3]张子东,贾广志.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胆道出血的疗效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3,10:79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