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胡云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胡云霞

胡云霞

河南郸城县丁村乡第二初级中学胡云霞

兴趣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种心理现象,它在学生学习的智力活动中起着定向、调节、维护、强化的作用,使智力因素不断发展,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原动力和前提。不少学生语文能力差,并非智力低下,而是非智力因素的不良影响所致。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前提。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也说明了兴趣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道理。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课堂兴趣化呢?

一、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

如果一个教师一走上讲台,学生就知道你要干什么,讲什么,那么这节课肯定不会生动,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使每一堂的教法翻新,让学生觉得老师有使不完的妙计。具体做法有:

1.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领导作报告,演讲者作演说都很注重开场白,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听众,引起听众对自己所讲的内容产生兴趣。作为语文教师,每一堂课相当于一场演讲,精彩的开场白——导语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这堂课所学内容的兴趣。例如,在教《老人与海》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当我们嬉闹于欢乐的童年,当我们高歌在懵懂的少年,生命长河已经注定我们不仅仅要看到浪花的美丽,还有浪花下的凶险,于是我们的生活中多了一个词语“挫折”,既聋又哑的海伦,耳聋的贝多芬,双腿瘫痪的史铁生,生活给予他们的是一个接一个的挫折,然而,海伦成功了,贝多芬也成功了,史铁生也成功了,挫折造就出的都是生命的最强者。是什么使他们脆弱的躯体如此强悍?是什么使他们敲响了生命的强音?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被称为现代英雄神话的传奇人物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他将用朴实无华的文字,阐释生命的意义。

2.创设氛围,激发情趣。

课堂气氛对于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思维,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作用。创设一种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心理角度讲,特定的氛围能激发人的情趣,影响人的注意、记忆、想象等心理因素,调动学生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创设氛围,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化被动为主动,使学生专心读书,积极思维,如教写景散文宜创造宁静、幽深、欢悦的气氛;教抒情散文宜创造传情达意,使人易感染的气氛;教记叙文有的宜创造热烈欢快的气氛,有的宜肃穆悲壮,有的宜沉重哀怨……总之要因文而异,营造氛围。

3.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其是否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如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来就视语文学习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这是一个值得语文教育者引起注意的问题。

那么,如何讲究讲授艺术,培养学习兴趣呢?教师应该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在课堂讲授时注意讲授方法和语言的艺术性。如课堂上学习“三段论”的“中项必须周延”这一规则时,首先出示一个错误的推理,即“鸟是卵生动物,鸡是卵生动物,所以鸡是鸟”。当这一例子出示后,他们感到怀疑,“是不是老师讲错了”。借此机会,我又将这一推理以郑重的口气念一遍,顿时教室里笑声四起。“是不是这个推理错了呢?如果错了,那么,它究竟错在哪?”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几个问题上来了,对“知其所以然”产生了兴趣,随后,让学生再对照有关规则进行交流、讨论,最后请一位学生口答上述问题。实验结果证明通过好奇——自学——交流——解答这一活动过程,绝大部分学生不但对这一规则有了较深刻的印象,也大大地调动了学习兴趣。

二、充分发挥想象,实现心灵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学习《乡愁》时,我就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来描绘一幅母子分别的场面;有的是深秋乡间小路上的母子挥手别离,有的是儿子含泪读信的场景……在学习第二节时,我又让学生成为摄影师,在镜头中摄取新娘的形象,或伫立江边,痴痴凝望,“过尽千帆皆不是”;或独倚窗下,“何当共剪西窗烛”……这些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字符如音乐的跳荡间,眼前不断浮现种种画面,内心揣摩是人的情感,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又如上《世界合适铸剑为犁》时,我就利用多媒体,让教室前的屏幕上缓缓的出现一个小女孩的头部特写,女孩蓬头垢面,惊恐地睁着一双大眼睛,一副茫然无助的模样,小女孩的背后是战争留下的一堆堆废墟以及面对废墟欲哭无泪的人。这时,要求学生的思维张开想象的翅膀,为影片写一段旁白。在我的精心引导之下,学生的思维渐趋活跃,发言的同学一个接一个,课堂高潮迭起。试想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按照教参的内容按部就班,而不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怎会出现那种让人神往的课堂气氛呢?总之,大力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语文教学就完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语文课堂就能成为令人向往的场所。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你所教的科目感兴趣

“身教重于言教”,学生不仅要听你讲,而且要看你怎么做,因而教师的表率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的教学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来赢得学生的尊重,还要以坦荡忠诚而勇于自我解剖和求实的精神,使学生信赖于你,折服于你,平时认真备课,讲好每一节课,批改作业一丝不苟,把好学多思,实事求是的作风结合学生,无声的行动胜于空泛的说教,这些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课后放下架子走进学生当中,改变课堂上刻板的语言,与学生多交谈,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与他们同乐,做知心朋友,当学生对你这个人感兴趣并喜欢上你的时刻,不知不觉地他们对你所教的语文课也就感兴趣了。

四、丰富课外活动,优化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或各种课外小组活动,为了解决某种问题而进行学习时,教师就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大多活泼、好动,针对这一特点,老师要善加引导,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结合课堂内容开展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定期举办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征文比赛,发动学生办小报,组织学生郊游及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调查,走出校园到大自然中去搞即兴写作,模拟教材中生动有趣的情节进行表演。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加引导,不可放任自流,要巧妙地把学生对课外活动的兴趣迁移到语文学习上。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这不仅反映了我们教师本身的素质,而且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探索、研究教材,就能总结出更好的、更切合实际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充分地理解、体会、获得新的知识,从而唤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

虽然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但只要我们正视学生实际,从语文教育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开掘有利因素,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会在我们带动下,对于语文课感兴趣,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