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连接头的模具设计及热处理工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液压支架连接头的模具设计及热处理工艺研究

杨家山苏晓冰

(1.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监督中心;2.平顶山中南矿用产品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根据连接头的几何形状,认真分析了该件的可锻性、技术难度、工艺特点,通过反复计算、思考、研究,确定锻造方法决定选用开式模锻,选定分模面、拔模斜度,模腔形状等,进行了模具设计与制造。在热处理方面,根据连接头的材质及锻件的几何特点,选氮化作热处理工艺,提高模具寿命。

关键词:模具;设计;热处理工艺

中图分类号:TG1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A-0163-01

液压支架是矿用支护设备,连接头是液压支架的零部件,图纸要求是锻件,根据连接头的几何形状,认真分析了该件的可锻性、技术难度、工艺特点,通过反复计算、思考、研究,根据现有的设备情况及设备特点,选定设备,确定锻造方法决定选用开式胎模锻,并选定了切边设备,以此决定了锻模和切边模的结构形式,选定分模面、拔模斜度,模腔形状等,进行了模具设计与制造。

一、连接头模具初锻设计

在模具设计过程中,依据连接头的形状及大小,批量以及不同规格的液压支架其连接头的中心距不同的特点,将模具设计为初锻和终锻,两次锻造均采用合模的结构形式,即上半模和下半模合为一体使用,其模具初锻设计图纸如下:图一为连接头初锻上半模、图二为连接头初锻下半模。

图一连接头初锻上半膜

图二连接头初锻下半膜

二、连接头模具终锻设计

连接头经过初锻后,其一端基本成形,然后再次加热,放入终锻模具中,这样使其另一端成型,然后去飞边打磨,最后成型为连接头锻件。其模具终锻设计图纸如下:图三为连接头终锻上半模、图四为连接头终锻下半模

图三连接头终锻上半膜

图四连接头终锻下半膜

在工艺方面,根据连接头的几何形状,认真分析工艺特点,制定出制坯——模锻——切边的基本工步。经过反复计算证明该套模具的开发、研制是成功的,工艺是可行的。

该模具的材质是5CrMnMo,根据5CrMnMo锻模的工作环境,锻打时,在锻锤强大的作用力下使坯料在模腔内流动,坯料与型腔表面产生剧烈磨擦,极易使型腔表面磨损;同时锻模要在不断反复冷热的条件下工作,由于冷热交变的结果,模腔表面在变应力作用下也容易产生裂纹;锻模的工作温度较高,其模腔及易高温氧化。在使用过程中,锻模磨损、疲劳和模腔高温氧化是锻模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热循环条件要求较高的锻模在不改变材料的情况下,可以给予适当的表面处理,提高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保持其心部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在钢的热处理方法中,由于氮化,工艺较简单,生产周期短,为此我们对锻模进行氮化工艺研究,以提高锻模的工作寿命。

三、锻模材质的特点

锻模用材料为5CrMnMo,其化学成分如下:C(0.50%~0.60%)Si(0.25%~0.60%)Mn(1.20%~1.60%)Cr(0.60%~0.90%)Mo(0.15%~0.30%)

5CrMnMo含碳量为0.50%~0.60%,它能使钢热处理后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既获得适当的硬度和韧性,Cr、Mn的作用主要使钢的淬透性、耐磨性和抗回火稳定性提高,Mo能抑制钢的回火脆性而使晶粒细化,C、Mn、Mo与N原子结合形成氮化物。5CrMnMo各临界点:Ac1=730℃;Ac3=772℃;Ar1=660℃;Ms=220℃。

四、试验方法

1.锻模氮化前热处理

锻模加工成型后,进行淬火+回火处理。淬火温度为870℃,保温时间t淬按1~1.5分钟/mm计算,加热时模腔用“生铁屑+渗碳剂”保护,以防止模腔脱碳。冷却方式采用油冷。

回火温度为550℃,回火保温时间t回为淬火保温时间的2~3倍。经以上热处理后锻模模腔硬度HRC45。

(淬火+回火)热处理曲线如图五

2.氮化机理

由铁氮系相状态图可知,当在低于共析温度(590℃)进行氮化时,首先在表面形成α相,当α相的氮浓度达到饱和时就转变为γ’相,而当γ’相的氮浓度达到饱和后就会形成ε相。于是,在此氮化温度下得到一层氮化层。

3.锻模氮化工艺

氮化所用设备为:LD—50A1。

氮化温度为530℃,保温时间为11h。

保温阶段辉光电流密度为3~5mA/cm2,保温阶段电压为550~750V,供氨量为380mL/min。

氮化工艺曲线如图六

锻模经氮化后,模腔维氏硬度为HV750,氮化层厚度为0.4mm。

4.经氮化后进行模具寿命试验

未经氮化的锻模,可锻工件大约5000件,经氮化处理的锻模可锻工件12000件左右,寿命提高2倍多。

五、试验结果分析

锻模经氮化后,材料中的铬、锰、钼元素能与氮形成氮化物,但在氮化过程中主要还是铁和氮的作用,这种氮化物熔点高,硬度高。因此锻模氮化后表层有很高的耐磨性、热硬性、高的疲劳强度等特点。

由于氮化层中的ε相致密度高,化学稳定性强,所以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

六、结论

锻模的工作温度较高,其模腔易高温氧化。锻模磨损、疲劳和模腔高温氧化是锻模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热循环条件较苛刻的锻模在不改变材料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适当的表面处理,提高其强韧性使用性能。

锻模经氮化后,其耐磨性、疲劳强度、抗氧化性均有较大提高,可延长锻模使用寿命。⑤①

作者简历:杨家山(1973—)男,吉林桦甸人,工程师,1995年毕业于阜新矿页学院,主要从事煤矿质量技术监督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大连工学院编.金属学及热处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5

[2]曾正明编.实用工程材料技术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林道孚等编.模锻工工艺学.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

[4]田绍敏编.钢的化学成分及热处理工艺参考手册.北京.能源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