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大学生的心理转变分析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临床医学大学生的心理转变分析报告

廖晗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目的:了解医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医学院大学生健康的潜在因素,为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SCL-90量表,采用自制简易调查问卷随机对某高校777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对是否出现经常性遗忘、情绪控制、心情自调等进行了调查和比较,被调查学生各种症状阳性出现率在33.3%~51.0%,医科学生比其他学科学生更容易出现阳性症状,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医学独特的专业特点,医学生比其他学科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应有针对性地对其培养健康意识,加强心理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影响因素;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7-0286-02

WHO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而且是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应能力的完美状态。可见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3者是相互影响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是亚健康状态的重要表现之一,也常常是出现生理病征和缺乏良好社会适应的早期征象,其控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个人整体健康的发展。大学是个人成的关键时期之一,研究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对策,对减少心理健康问题对大学生的危害,寻求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于2015年7-8月随机抽取文科、理工科、医科3种类别华中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共800人,向其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其中,医科大学生266名,文科及理工科等非医科大学生共534名。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8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777份,回收率97.12%。

1.2调查方法

针对大学生的学科、性别、年级等不同,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后,采用统一自制的调查表,以答卷的方式分散合作进行调查,当即收回。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早起是否经常掉发;进食是否味同爵蜡、厌食;是否对噪声敏感,渴望清幽;晚上睡觉质量是否很糟;有否体质量明显下降;有否烦躁、发呆、遗忘、情绪消极暴躁、难以控制;对专业满意度;是否有精力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等。

1.3分析指标

针对每一项问题区分医科生与非医科生阳性发生率,根据统计结果,结合文献资料,初步判断其心理健康可能的罹患情况。挑选出有代表性的生理性记忆减退和情绪控制、心情自调等心理表现的问题重点比较说明。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并进行两两比较。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此调查在校大学生共777人,其中理科学生277人(35.64%),文科学生261(33.59%),医科学生239人(30.76%)。男生381人(49.0%)女生396人(51.0%)。

2.2不同学科的学生记忆退化情况比较

根据最近是否经常出现昨天明明想好的事今天怎么也记不起来这种情况,将调查结果分为是否两类(是:最近经常出现这种刚想好的事又忘记的情况;否:没有出现或者间歇性遗忘出现频率不高)。调查结果显示,在阳性答案“是”的回答中,医科学生占38.5%,理工科学生占42.8%,文科学生占26.1%。医科学生比理工科学生阳性率低,而比文科学生阳性率高。分析结果显示,医科与理工科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科与文科学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理工科与文科学生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2.3不同学科学生的心理状态比较

选取4种心理状态表现对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调查,4项内容中,只有睡眠质量这一项医科学生阳性率略低于理工科学生,其余数据均体现出一个共同的趋势:文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阳性率最低,理工科学生次之,而医科学生则总体上出现心理健康状态阳性率最高。4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在被调查的学生群体中,有33.3%~51.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较为具体的心理问题和临床表征。尽管在很多人看来,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认知度相对较高,但是结果恰恰相反,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阳性率如此之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相对于文科和理工科,医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因为医科学生学习更具有独特性,识记内容偏多,学习枯燥乏味,生活单调。学习的紧张性使部分同学放弃了很多日常交往,渴望融入集体生活和现实不可能的矛盾容易引发人际关系障碍;同时,医院里的师生关系、医护关系、医患关系接踵而来,从一个单纯的学生到能正确处理这些关系的转变中,新问题、新情况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无助、不安、焦虑等感觉;此外,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医院,从课堂所进行的实体解剖操作,医学生无不在接受从视觉到嗅觉很多感官上强烈刺激的挑战。因此,医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有研究显示,医学生对环境认知与把握能力的总体得分偏低,且分布范围较广。其心理问题很可能降低其专业素质,因此必须从源头抓起。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师的摇篮,不仅要提高医科大学生的专业素质,还必须培养医科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为适应复杂的临床工作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坚实基础。有研究显示,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80年代后期上升到25%,20世纪末已达30%,而近年已超出30%,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正以惊人的速度递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刻不容缓。各高校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加强措施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合理、更科学地设置课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学生心理教育档案资料,加强心理素质拓展和抗挫能力训练。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会应广泛调动学校的有效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做到:①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以预防为主,做到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发现。②加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帮助学生正视对健康的全面认识,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③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通过文体活动来转移心理疲劳。④加强心理锻炼。鼓励学生有意识地磨砺自己的心智,正确协调各种关系,以良好的心态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王芳,姜林林,林媛.浅谈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10,(15):250.

[2]徐巧巧,王珍,潘冬青,等.医学生对环境认知把握度的比较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90-91.

[3]扬帆.狠抓医科大学生心理质教育的重要性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5):891-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