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谈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汤全全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时,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更高。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和发展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下面谈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培养;途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的。说明了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各种心理过程常带有很大的无意性,所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创设相应的语文情境,注意采取多种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他们对知识产生渴望和爱好,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率。

一、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调查发现,小学生学习时不但会选择学习内容,而且会选择师生感情。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要应尽量抽出时间与学生接触,交流思想,培植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学生对老师是真诚尊敬的,充分信赖的。讲课时,要尽可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一个学生发生心理上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他们每一个对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为师生进一步接触创造有利条件。如果老师不尊重学生,不爱护学生,学生就会产生反感,甚至厌恶。这种反感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从而引起他们对该门学科的反感。我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但从不发脾气,我通过与学生广泛的情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设置合理设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设问,从而加强师生互动,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并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的作用。要想达到好的设问效果,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所学内容进行问题设置,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和对新知识的接受情况,随机应变进行临时性的设问,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合理的设问要建立在教师认真备课、深入理解所教授内容的重难点的基础之上。教师在进行设问时,尽量做到语言简洁,便于学生理解提出的问题;还应注意所提问题要有启发性和针对性。问题的提出要能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找出答案,并针对所学内容进行设问,让学生能够直接领会教师所提问题的意图,在环环相扣的问题之下积极进行思考,领会课文内容,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还不够高,并且语文是一门较为开放的学科,有些问题在设置时不必安排标准答案,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回答,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让课堂充满乐趣。

例如,在学习《四时田园杂兴》时,教师可以先从题目入手,首先让学生体会“兴”的涵义,随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表达什么意思,并设想一下作者在诗中会写些什么。这样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让学生在初接触这首古诗时就能产生一探究竟的兴趣,并紧密与所教内容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感受作者热爱纯朴自然的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进行讲解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当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时,要进行重点讲解,并根据随堂情况进行提问。提问的目的就是为学生进行思考指明方向,因此教师要有耐心,紧随学生进行提问,并作出相关总结。

三、巧妙运用多媒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许多小学配备了较完善的硬件、软件设施,多媒体技术已经融入到小学课堂。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使视觉、听觉相结合,将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立体的展示给学生。多媒体技术不仅仅是指在课堂上展示课件,还应将相关影音资料、图片、模型、电子白板等算入其中,合理利用多种多媒体使其发挥各自的优势为语文课堂增添趣味。教师要尽量将多媒体发展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在进行教学时巧妙加以运用,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进行《我站在铁索桥上》一课的教学时,由于其远离学生所生活的时代,教师需要先安排学生在课前收集红军长征的相关资料。课时充裕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飞夺泸定桥》,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战争时期革命英烈的战斗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观看过电影之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PPT为学生展示铁索桥的风貌,让学生根据电影和图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生感兴趣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本课进行配乐诗朗诵比赛,安排学生自己制作朗诵的背景图和所需配乐,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感悟学习语文的乐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将类似的课程进行整合,在授课完成后带领学生参观相关战争纪念的博物馆,观看纪录片,运用多种方式达到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目标。

四、认真做好学生学习的有效评价

学生在通过艰苦的学习劳动之后,总想早一点知道其学习结果如何,还特别希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可利用课堂提问,当场给予小评;作业送交来后,及时予以批改和点评;检测后,对试卷尽快地作出分析。同时,还要利用班级的学习园地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进行展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提醒的是,评价还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尤其不应严厉批评。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对教师评分持正确态度。要使学生认识到分数不是唯一的标准,要避免单纯分数观点。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教师还应该将评价向家长通气,把学生微小的进步直至取得的优秀成绩及时通报家长,发挥家长对学生的鼓励和教育作用。

总之,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探索和遵循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规律,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上,都要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因此探讨兴趣发展规律,研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还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董海军.促进小学生语文有效学习的途径分析[J].学周刊,2015(28).

[2]李慧林.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探析[J].知识经济,2012(11).

[3]李倩楠.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教育策略探析[J].科技视界,2013(2).

[4]姚彩萍.浅析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