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

李鲁波胡童林张蕾葛成禄

李鲁波胡童林张蕾葛成禄(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山东昌邑261300)

【摘要】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表现及各种影像学表现,并对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价值进行评价。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最近三年18例脑静脉窦血栓病人的临床表现,MR、CT、血管造影的表现。全部病例均经过MR扫描,包括SE序列及磁共振静脉成像(MRV),运用时间飞跃法(2D-TOF)。12例经CT检查,全部做平扫及增强扫描,6例经血管造影检查。结果MR18例均显示良好,既包括显示栓塞静脉的直接表现,又包括脑实质改变的间接表现。12例CT扫描中有5例表现为脑实质内异常改变,9例CT增强扫描显示“空三角征”,6例脑血管造影均清晰显示静脉窦血栓阻塞的部位、形态、大小、范围。结论CT平扫对静脉窦血栓的显示率相对较低,增强扫描可提高显示率。脑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栓塞情况和侧枝循环情况,为目前诊断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金标准,如果病变是处于早期,还可以进行血管内溶栓治疗,缺点是费用高,属于有创检查,MR(特别是运用MRV)可以较清晰地显示静脉窦血栓的情况,脑实质的改变情况,更重要的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综合考虑MR是诊断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磁共振磁共振静脉成像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临床比较少见,动脉性血栓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大家比较熟悉。静脉性血栓的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临床、影像学表现与动脉性血栓有很大差异,临床上很容易误诊、漏诊,处理不当可以加重病情,甚至可以造成死亡,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笔者收集本院一部分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搜集2008年至2011年经临床、辅助检查确诊并治愈的18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人,男8例,女10例,年龄12-64岁,平均38岁,起病急,表现为头痛、恶心、视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的表现,另外有癫痫、反应迟钝、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等。影像学检查:18例行MR扫描加MRV扫描,12例行CT平扫同时增强扫描,6例行脑血管造影检查。

2结果

静脉窦血栓位于上矢状窦7例,横窦6例,乙状窦5例。MR18例栓塞静脉的直接表现良好,直接表现为静脉血管流空信号消失,早期为等信号,晚期出现高信号,MRV可以清晰显示静脉血管的形态、走形,栓塞静脉血管流空信号消失。14例脑组织内见大片状的长T1长T2信号影,其中有3例出现短T1长T2的出血信号影,病变区脑组织肿胀,脑沟变浅。12例CT平扫中有3例表现为与静脉窦走形一致的平行条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5例表现为脑组织内片状低密度影,其中3例在片状低密度影中有高密度出血,9例CT增强扫描显示“空三角征”,即三角形的静脉窦中央为等或低密度的血栓,周围静脉窦壁强化呈高密度影。6例脑血管造影均清晰显示静脉窦情况,直接征象是栓塞的静脉窦不充盈,直观的显示了血栓的部位、形态、大小、范围,间接征象表现为排空时间延长和侧枝循环形成。

3讨论

静脉窦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生育期的妇女,特别是产褥期高发,按照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病理变化主要是与病变静脉窦或静脉通畅程度以及侧枝循环是否建立有关[1]。当部分发生栓塞或侧枝循环良好时可无症状,当全部阻塞时同时侧枝循环又没有有效建立,则形成静脉性栓塞,引起脑淤血、脑水肿、脑出血。脑出血多位于大脑表层,出血量一般不大,出血是因为皮层浅静脉回流受阻,静脉血管内压增大,红细胞经血管壁渗透到周围脑组织。本病以颅内压增高为特点,头痛通常是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2],慢性或急性起病,头痛进行性加重,还有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等症状,神经定位症状和体征取决于栓塞的部位和程度。局限于前部、范围小的血栓可无症状和体征,累及顶枕部的可有明显症状,除了颅内高压症状外,还可出现偏瘫、下肢感觉障碍等,意识障碍、癫痫发作也可发生。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可见红细胞,感染性的可见中性粒细胞增高。

影像学表现:发生在上矢状窦的静脉窦血栓多见,次之横窦、乙状窦。CT平扫显示较差,早期表现多正常,部分病例可显示脑组织水肿,静脉及硬膜窦内血栓在周围低密度脑水肿和梗死低密度区衬托下显示为高密度带状影,称之为“带征”。CT增强扫描可提高阳性率,表现为“空三角征”。脑血管造影是诊断静脉窦血栓的金标准,脑血管造影对静脉窦闭塞的部位和阻塞程度诊断率可达70-100%,直接征象显示静脉窦的部分或全部不充盈,间接征象表现为排空延迟——即动静脉循环时间明显延长及侧枝循环改变,表现为侧枝静脉扩张、迂曲。造影的同时可以进行治疗,血管造影被公认为是诊断静脉窦血栓最敏感、可信度最高的检查,但其属于有创性检查,有一定的危险性,费用较高,病人不易接受。MR可以较清晰地显示静脉窦血栓的情况,包括静脉窦信号的增高、周围脑实质的改变情况,表现脑组织肿胀、脑沟变浅,脑内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合并出血时出现短T1信号影,MRV可显示静脉血管的形态、走形,可清楚地显示血管的阻断、远端血管信号缺失,MRV形象、直观、可以多方位观察,显示效果比较接近脑血管造影,明显高于CT,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真正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不必插管、不用静脉穿刺,不用注入造影剂,经济实用,对于那些年老体弱、碘过敏以及出凝血机制异常而不适宜作血管造影和CT强化的病人来讲MRV无疑是最好的检查方法,综合考虑MR应当是诊断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磁共振成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01.

[2]徐梓荣,尹梅祥,梁显球.磁共振临床应用.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