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缓解四肢骨折病人疼痛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缓解四肢骨折病人疼痛的效果评价

曹玉敏

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无锡214071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中医护理干预对缓解四肢骨折后患者疼痛的效果观察。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止痛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根据VAS评分分级,对照组和干预组的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后患者疼痛采用疼痛中西医护理干预,可有效地缓解其疼痛程度。

关键词:骨科;中医;疼痛;干预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1]。疼痛严重影响了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康复,因此减轻患者疼痛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运用中西医护理干预对缓解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并对干预效果进行了评价,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5月在本院创伤骨科病区的10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男55例,女45例,年龄27~88岁,平均年龄51岁。骨折部位:上肢骨折42例,下肢骨折4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加夹板外固定治疗,常规口服止痛药镇痛。干预组在给予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由责任护士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情志护理责任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患者认真讲解疼痛发生机制及发生原因,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情绪,教会患者如何描述疼痛、如何对待疼痛以及缓解疼痛的措施;指导患者看电视、小说、娱乐节目,让患者听舒缓的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进而减少焦虑心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1.2.2耳穴埋豆患者入院后取同侧神门、皮质下2穴,用75%酒精消毒患者耳廓表面,待干后,将王不留行籽胶布对准敏感点贴压牢,按揉片刻,以加强刺激,力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每穴按压3~5min,以出现酸胀痛为度,一般每日按压3~5次,三天后取掉。

1.3疗效评定方法观察患者入院后24h内两组患者同一时间段的疼痛情况,采用国际公认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用0~10分代表患者的疼痛依次加重,0分表明患者无痛,1~3分表明患者有轻度疼痛,4~6分表明患者有中度疼痛,7~10分表明患者为重度疼痛[5]。记录患者入院后2、6、12、24h的VAS评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VAS评分分级,对照组和干预组的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6]。疼痛时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导致全身耗氧量增加,诱发心血管疾病,对生命安全产生潜在威胁。骨科患者在骨折后受到疼痛的困扰,难免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并会因剧烈疼痛而影响其睡眠。临床上多采用药物镇痛[如口服索米痛片(去痛片)、吲哚美辛(消炎痛)栓塞肛治疗],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术后疼痛,但止痛药物应用频率较高,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会相应地增高,且易于成瘾,不利于骨折愈合。本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耳穴埋豆疗法能行气、活血,疏通经络,不仅能有效缓解疼痛,而且还能促使受伤组织修复、机体恢复平衡。本研究中选取的神门和皮质下2个耳穴,具有广泛镇静、止痛的作用。

通过中医护理对四肢骨折后疼痛的患者进行干预,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晓彤.骨折患者术后无痛护理体会.实用护理杂志,2011,28(10):914-915.

[2]王晓燕.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效果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2):63-64.

[3]田子明,郭进军.外科疼痛的评估及护理进展.全科护理,2010,8(178):120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