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胰岛素治疗初诊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1

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胰岛素治疗初诊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

郭秀婷

郭秀婷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123)

【摘要】目的:研究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胰岛素治疗初诊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36例初诊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联系胰岛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根据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控制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的平均血红蛋白为(6.2±1.32)%明显低于对照组(7.3±1.37)%,此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7.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二甲双胍缓释片与胰岛素联用治疗初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程度更好,效果更加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二甲双胍缓释片;胰岛素;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9)04-0233-01

二甲双胍是目前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常用口服降糖药[1]。使用二甲双胍以及其他口服降糖药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使90%的糖尿病患者餐后基础血糖降低至25%。根据英国UKPDS研究发现,使用二甲双胍用于控制血糖可以减少超重糖尿病患者死亡、相关终点事件、脑卒等事件发生,并且能够减轻患者的体质量。本次研究我院采用了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胰岛素对初诊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治疗方法

1.1患者一般资料

选择了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36例初诊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8例。其中对照组为34例男性,34例女性,年龄40-72岁,平均(55.7±12.8)岁。观察组为35例男性,33例女性,年龄39-70岁,平均(54.2±12.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每晚进行皮下胰岛素注射,起始剂量为FBG7.8mmol/L,8U,观察组予以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每晚进行皮下胰岛素注射,其实剂量为FBG7.8mmol/L,8U,同时早餐后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500mg。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的数据录入以及计算采用SPSS19.O软件实现,计数资料则采用%来表示,计量数据则采用()表示,以t与x2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G)控制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平均血红蛋白为(6.2±1.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1.3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当前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每年逐渐上升的趋势增长。具体而言,糖尿病以血糖异常升高为主要特征,是一种无法痊愈的疾病,且作为慢性病长期伴随着病患的生活。糖尿病患者有着高代谢症状明显、糖尿病患者、合并酮症等并发症状,需要使用胰岛素降糖强化治疗,但是仅使用胰岛素容易发生低血糖、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而将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用能够有效降低恶心呕吐、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提高疗效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控制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的平均血红蛋白为(6.2±1.32)%明显低于对照组(7.3±1.37)%,P<0.05,这个数据说明,将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用血糖控制程度更加显著。另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7.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2%,P<0.05,这个数据表示了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用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这个数据与巩素琴在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文章中的数据一致[2]。

综上所述,运用二甲双胍缓释片与胰岛素联用治疗初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程度更好,效果更加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迎见.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8(14):27-28.

[2]巩素琴.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7(19):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