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3

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选择

李瑞挺

李瑞挺/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问题,解决资金短缺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资金短缺的现状及原因,并就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

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现代经济发展证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在创造GDP、提供城镇就业、出口额和税收上分别占全国企业的60%、80%、65%和50%。65%以上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属于中小企业。此外,中小企业在进口代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兴办合资企业、开展劳务输出及海外投资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下,由于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信用度不高导致融资难,资金短缺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比重偏低。我国大型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融资,而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进行间接融资。中小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过程中,往往处于与大企业不平等竞争的地位,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不仅存量比重低,而且增量也低于平均贷款增量,在有的地区或某一时间段,甚至为负增长。

(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仍是银行贷款,而在发达国家,其内源融资比例通常占其融资总额的55%以上,其中美国中小企业的自筹资金的比重一般在60%左右,欧洲国家自筹资金的比重在5O%左右,我国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的比例仅占企业融资总额的30%左右,自有资金比率低,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这也使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存在较高的法律门槛壁垒。

(三)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合作关系不佳。在经济体制改革时期,一些中小企业借改制之机,逃、废、赖银行债务,严重损害了银行的经营利益,挫伤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积极性。同时,中小企业的高倒闭率和高违约率,银行信贷管理的高成本率,都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

三、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从企业自身分析,主要是信息不对称,缺乏融资的创造条件。

一是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国有资本金较少,资金来源基本上依靠银行贷款,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流动比率较低,商业银行按照风险管理要求难以对其增加贷款。同时,相当多中小企业不重视自身积累,轻视技术研发,更新设备速度慢,社会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认可度低、信誉差,银行贷款难。

二是中小企业经营不当,资金利用率低。很多中小企业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盲目跟随,争上项目,造成了固定资产投资过大,一旦项目投资失误,产能过剩,资金往往立刻陷入困境。加之一些中小企业对产品市场缺乏调研,生产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经营效益不佳,亏损严重,银行贷款难以按期偿还。

三是内部管理不规范。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尚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不少中小企业属于家族式的经营管理.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表不真实.财务信息不透明,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有很大差距。此外,中小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薪酬待遇较低,人才匮乏,也使先进理念和技术难以运用于企业,账务上“假冒伪劣”、财务上“跑冒滴漏”、管理上“朝令夕改”现象严重。

四是融资成本较高。根据某调查报告显示,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一般包括:贷款利息,包括基本利息和浮动部分,浮动幅度一般在20%以上;抵押物登记评估费用,一般占融资成本的20%;担保费用一般年费率在3%;风险保证金利息,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在放款时,以预留利息名义扣除部分贷款本金,中小企业实际得到的贷款只有本金的80%,以1年期贷款为例,中小企业实际支付的利息在9%左右,约高出基准利率的40%以上。

(二)从金融机构方面看,主要是政策和体制存在限制,服务和创新不够。

一是银行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约束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经济下,金融机构是逐利者,大银行从节约成本费用角度出发,缺乏同中小企业打交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愿向中小企业投放资金。目前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导行,但是这些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不能完全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而且一旦受到金融冲击,金融机构收缩信贷规模,中小企业贷款首先将受到削减。

二是银行信贷品种缺乏创新。金融机构除了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结算等金融服务外,贷款主要限于流动资金贷款、承兑汇票、贴现等少许几个品种,且均需要提供足额的抵押担保。中小企业面临有效抵押物不足的困境,对于应收账款、林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利质押因评估难度大,变现力难测定而难以推广。金融机构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开发运用力度不够,相对单一的贷款品种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多样的信贷需要。

三是受所有制形式旧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国有大中型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较中小企业相对要容易。如对某市8109户中小企业进行调查,仅有4597户中小企业获得商业银行贷款,占比56.72%,还有43.28%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贷款。截至2012年1季度,该市中小企业共获得306.8亿元银行信贷支持,仅占全市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38.9%,同期占比下降4%,新增贷款量同期占比下降28.9%。

四是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低。目前,我国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机构少,担保基金的种类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担保的风险分散和损失分担及补偿制度尚未形成,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受到较大制约。据某市某商业银行2011年统计资料显示,在该行已评定的244户中小企业中,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为AAA的没有,在A级以上只有91户,占比37%,而BBB级以下占到63%。而商业银行贷款一般要求企业信用评级在AA一以上,这样,很多中小企业被挡在信贷门槛之外。

(三)从外部政策环境分析,主要是相关配套措施发展不够。

一是缺少专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保障制度和体系。我国《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中小企业促进法》虽然明确了发展中小企业的法律要求,而相关政策的具体融资措施却未能落实。此外,我国一些地方政府表面上提出要积极扶持中小企业,而大多数资金却又都给予了资本贷款抵御风险能力强的大型国有企业。实际运行中的“抓大放小”造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稳定。

二是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差,未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特殊机制,同时金融市场也缺乏配套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中小企业特殊融资机制,如韩国的“中小企业银行”、日本的“中小企业融资库”等,印度也有一个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府部门,在各邦都设有分支机构。而我国则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虽然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较快,但其利率一般高于基准利率40%以上,如加上各种费用,将高出基准利率70%以上。在当前没有财政贴息、利率优惠等措施出台的背景下,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三是我国缺少企业信用评估机制。相对于个人信用建设而言,企业的资信状况调查和评级进展缓慢,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具体制度和条例可以遵循,企业评级的缺失使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都遭遇到了难题,融资定价依据难以把握。

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从企业层面来看,要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逐步规范内部管理,全面提高自身经营能力。

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是增强其融资能力的关键,中小企业必须依靠自身实力与良好信誉吸引金融机构主动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一是中小企业要积极深化企业改革,尽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信誉,保持适度负债经营的思想。二是加大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选准有力时机,更新设备,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好产品结构,努力降低市场风险。三是对新上项目要采取谨慎态度,认真做好市场调研、评估、论证等工作,同时要坚决落实资本金制度,防止挤占挪用流动资金。四是加强财务管理,树立成本效益观念,灵活调度存量资金,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从金融机构方面看,要大力促进银行创新手段,优化服务,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发展。

一是要转变观念,树立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为导向。各金融机构应当以推动社会经济转型为己任,结合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制度。要实施中小企业培植工程,以基本账户为基点,把与银行发生过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作为信贷客户培植重点,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加以推进,并对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情况进行考核。

二是建立银行自己的中小企业资料库,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认识,让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同时,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内部信用评估、授信及贷款审批制度,缩短贷款流程,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利率,减少其融资成本。

三是创新金融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探索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无形资产等质押贷款、商品融资贷款、发票融资贷款、原材料抵押贷款、存贷质押贷款、土地储备贷款、在建工程抵押贷款、股权质押及股东担保贷款等信贷新品种,扩大试点企业范围,推动适合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特点的担保方式创新,增强新型信贷产品的适应性,支持中小企业产品创新发展。

四是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从需求前景看,中小企业的发展将形成巨大的小型金融服务市场,迫切需要社会地位与其对等的中小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具有服务优质、综合、高效的特点和管理层次少、成本低的优势,主要从事金融零售业务,正好适应了中小企业的运行特点和融资需求,能够做好为中小企业量身订做的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从政府部门层面看,要搭建专用服务平台.创造更优的金融环境。

一是国家应加快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法律法规的建设,以立法的形式更多的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做好政策落实工作。

二是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努力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针对抗风险能力低,对贷款需求急、金额小的特点,采取联保贷款方式;针对单个发债规模偏小、发行成本过高的特点,采取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方式;对于产品或项目科技含量高、具有发展空间的中小企业,可以运用风险投资进行融资;对于自身能力不足的企业,可选择企业间互助合作方式。

三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要加快建设全国性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全面、客观地记录中小企业基本信息。政府部门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社会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登记、信用征集、信用评估为主要内容的信用评级服务。

【参考文献】

[1]蒋政.《融资方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

[2]胡冯珠.《新形势下浅议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

[3]王在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银企关系》.中国金融.2011年第11期

[4]胡芳.《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民间信贷问题》,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