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方式探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方式探寻

卢秉哲

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545001

摘要:伴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均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医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为医疗卫生事业长远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人们对于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在当前医患纠纷紧张的背景下,医务人员除了承担心理上的打击,还包括身体上的侵害,在无形中威胁着广大医务人员的切身权益和身体健康。故此,为了能够维护广大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应该着重提升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够更好的应对各项工作开展需要。本文就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提升方式进行分析,从多种角度展开分析,提出合理改善措施。

关键词: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专业能力;提升方式

人均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们逐渐从基本的温饱问题转移到身体健康方面,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多数人在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了解,相应的对医疗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就需要广大医务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可以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循各项工作要求,缓解医患纠纷。对医务人员自身安全的考量,应该注重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在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保护医务人员的切身权益不受侵害。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稳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加强对其研究有助于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参考,维护社会稳定。

一、提升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的意义

近年来,国内医院伤害医务人员的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危及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医院日常工作开展中,应该注重对广大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只有医务人员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这就要求医院可以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提升的培训工作,并不仅仅局限于业务能力的提升方面,还要注重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获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积极配合各项工作开展,实现双赢的目的[2]。

二、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现状

医院的日常工作开展中,由于医疗卫生特性,各项工作中都可能存在医疗纠纷,这就要求各个环节都能够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开展工作,避免出错。但是时由于患者是多层次的,部分患者自身素质水平不高,对待医务人员态度不尊敬,出现一点问题就将错误全部归结为医务人员的自身导致,甚至在出现医疗纠纷时以暴力来伤害医务人员,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加剧医患纠纷。但是很多医务人员在遇到一点医疗纠纷时就茫然无措,手忙脚乱,不了解法律内容在对待患者的暴力胁迫时无法借助法律来保护自身权益,以至于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3]。针对此类问题,应该尽可能的理解医务人员的难处,提升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自身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在出现医疗纠纷时结合法律知识和工作经验,灵活应对,借助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害。与此同时,医务人员还要对患者秉持着宽容、理解的态度,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法律意识。

三、提升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的有效对策

(一)提升医务人员责任意识

医者父母心,医生是一项道德要求较高的行业。医务人员需要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职业操守,可以严格遵循行业道德规范和工作标准开展工作,救死扶伤,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4]。作为一名白衣天使,医务人员在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还要时刻提醒自身道德修养和责任心的培养,竭尽全力满足患者要求,帮助患者减轻疾病痛苦和心灵折磨,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有助于病人身体康复。

(二)提升业务能力水平

广大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业务能力。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故此,为了避免日常工作中出现错误,在提升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还要求医务人员具备坚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尽可能降低工作中的差错,缓解医患纠纷[5]。

(三)加强教育培训

医疗工作者是通过筛选而来,人员聘用要求十分严格,实际工作中不允许出错,主要是由于医疗工作关乎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经过培训来提升利润基础和实践能力,不断进修和提升。加强医务人员自我保护能力的培训和法制培训,通过培训,强化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提高其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同时,在实践工作中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提升和完善自我,实践工作中尽可能降低工作错误。只有这样,医务工作者才能保护自身安全,为后续工作有序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四)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医务人员在竭尽全力拯救一个有一个鲜活的生命,这种崇高的精神值得人们感恩。尽管部分患者对于医务人员的要求较为苛刻,甚至出现医疗纠纷就将问题全部推卸在医务人员身上,横加指责,甚至暴力胁迫。基于此,就需要提高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尊重道德底线和责任规范,对患者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帮助,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关系,尽可能的让患者满意,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促使患者可以在身体恢复的同时,改善精神压力,提升生活质量,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同时,还要注重社会正确的引导,不仅仅局限于医院消极方面的宣传,注重正能量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下,为了保护医务人员切身利益,应该注重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在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提高自身安全保护能力,减少医患之间正面冲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姚飞,郭三兰.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性感染预防意识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3,18(3):231-232.

[2]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维权与自律工作委员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维权工作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医疗纠纷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2014,8(3):8-11.

[3]钱静,杜英俊.传染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与自我防护[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22(4):355,300.

[4]谢军.院前急救工作中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4,14(3):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