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徐沛沛王江波

郑州市中心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必要性和对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骨科住院的40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5月~2015年5月同病区的住院患者420例设为康复治疗组。康复治由专业康复治疗师疗组进行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训练同时给予临床用药治疗,对照组未经康复治疗师进行正规康复训练并给予临床药物治疗。结果:各项指标中康复治疗组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康复治疗组中步行能力和四肢运动功能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日常生活能力(ADL)明显提高。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通过早期康复治疗改善疗效明显,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致残率,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患者能够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骨折患者;效果观察

创伤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其病情较重,恢复慢。以前骨科因没有专业康复师对骨折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训练,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比较慢,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在转入医院的康复科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为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骨科住院的40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5月~2015年5月同病区的住院患者420例设为康复治疗组。纳入标准:①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骨折患者;②有明确的外伤史。两组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接近,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康复方法: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由科室护士按照医嘱给予非正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指导患者休息,做好患者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在床上或床边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步行训练,心理护理等。训练时间为1次/d,30min/次,6次/周,连续训练8周。

1.2.2康复治疗组:由骨科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填写院内会诊单,康复治疗师来病房对患者进行评估,符合标准后康复治疗师为患者制订康复计划,主要包括:①早期康复治疗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规律。通过心理护理,解除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恐惧、悲观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获得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康复,以便更好地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和护理。②专业康复治疗师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情况、治疗方法和骨折愈合的不同程度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康复计划。要早期利用先进的康复仪器对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采用的康复治疗有:下肢训练采用MOTOMED康复机器人、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反负重训练系统、步行训练器等康复仪器对患者下肢功能进行康复训练;在系统的控制下帮助患者模拟正常人的步行规律进行康复训练,锻炼下肢肌肉,恢复神经系统对行走功能的控制能力,达到恢复下肢运动功能的目的。采用先进的康复仪器训练有明显的优势:训练定量、可重复,并且可实现康复训练的标准化、数字化,更进一步提高了康复疗效;对患者要求低,缩短康复治疗周期,提高康复疗效。训练时间为1次/d,30min/次,6次/周,连续训练8周。上肢采用手指训练器、关节松动技术等康复训练方法,管床护士随时与康复治疗师沟通,动态观察患者的康复治疗情况,并做好记录。

1.3评定方法:由专业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量表的测定、数据收集和处理。四肢运动功能评分:0~34分,分值越高,运动功能越好;步行能力分级:0~5级,级别越高,步行能力越好;日常生活能力(ADL)测定、住院时间比较评定由专人负责,于康复治疗前后各评定1次。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四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分级评分:经过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四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分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2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康复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

3讨论

创伤性骨折多为突发性疾病,突如其来的创伤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上带来的应激反应,而且创伤性骨折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恢复时间较长,这些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会对患者的外观形象产生影响。同时行走能力也是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和获得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因素,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压力,影响患者回归家庭及社会的信心。为了使因创伤而留有残疾的患病率降低,早期采用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是至关重要的,越早给予患者术后的康复治疗,越能减少肢体功能的损害。早期给予患者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和心理护理,患者的四肢运动能力、行走能力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大大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信心,从而促使患者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保持乐观的态度,提高遵医行为和治疗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致残率,对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