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现实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03
/ 2

文化自信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现实作用

郭亚苹

(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在世界经济疲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旨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加强国际区域合作。其内容丰富广泛,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在此过程中,“一带一路”无疑为沿线国家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提高价值共识的契机。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大国形象,对外展现中华民族的大国风范意义重大。

关键词:文化自信;一带一路;传统文化;现实作用

一、在经济方面,文化自信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国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和地区不仅在资源、科技等广度方面有很强的互惠性、互利性和互补性,而且我国在合作的空间、范围等深度方面也十分广阔。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和推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将打造具有科技含量的“中国创造”,以之取代利润上升空间有限的“中国创造”。在这一战略的推行过程中,我国必须打破以往开发利用中亚资源的初等能源关系,在中亚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加工业、绿色制造加工业以及高精尖端服务业,使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突破性提升。只有中亚地区经济实现合理而全面的发展,彼此才能够从发展中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此外,“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我国优势产业的转移、先进设备产品的出口、创新科技的输出的将提供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我们坚决不能像发展起来的西方国家一样,借发展的机会将污染产业、高耗能产业转移到合作伙伴国,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到合作国家,让当地百姓得到真正实惠,分享到搭我国和平发展便车的发展成果。在这一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阐释“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刻内涵,阐明“一带一路”不是“中国式经济扩张”,不是“中国亚洲称霸”,也不是“中国海洋霸权”,更不是中国企图谋求地区事务的绝对主导权,而是秉持和平、互敬、共赢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平等、互利,与共同发展。依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一带一路”战略是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顺应世界发展潮流、适应中国发展和世界和平的发展道路。文化产业想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得以发展,就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国文化激发各国力量,让中国文化成为沟通人类文化交流的桥梁。

二、在政治方面,文化自信有利于展现大国风范,提高中国话语权

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行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是通过文化交流使沿线国家和地区真正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展示中华文化的伟大魅力,最终实现内外认同。马克思曾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通过观念的互动碰撞,使我国关于以和为贵、和平发展的理念不断向外传播,在国际舞台中主动把握话语权,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世界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互动必然要超越物质层面,最终实现在精神层面的互动。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行过程中,我国必须重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要进一步弘扬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精神,使之成为“一带一路”推行的重要动力。当前世界形势风云变换,西方国家鼓吹的“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一直存在。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行中,展现我国真实面貌和发展意图,是影响到和谐世界建设的关键环节。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发展历程,它的形成的已经深深地烙印于我们民族的遗传基因中,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做了最有力的诠释,成为中国对外沟通交流中最闪亮的名片。“现在是中国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并发出中国声音的时候了,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过程的开始,从长远来讲也是一个大国走向强国的开始。”“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合作共赢理念的真实写照,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中国勇敢担负起大国责任,充分发挥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作用,在国际事务中,主张世界各国的并肩协作,积极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相比于西方国家的援助经常带有的意识形态色彩和文化渗透的目的,中国的对外扶持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关怀。中国持续加大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在物资和技术上对落后国家予以支持,目的是让沿线国家和地区真正地富裕起来,而不是为自身发展铺路。只有不同文化文明、不同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各国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三、在文化方面,文化自信有利于扩大文化交流,提高共同体意识

“一带一路”战略通过“东西双向开放”将亚太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两大经济圈联接起来,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是未来世界最具发展空间的世界经济走廊。“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他们普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无论是从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看,还是从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角度看,他们的发展潜力都十分巨大,上升空间十分广阔,彼此之间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国要抓住“一带一路”战略这一契机,致力于对外交流,以坚定我国的文化自信,向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表达中华民族和而不同、文明互鉴的价值理念。只有有了充分的文化自信,重视中华文化价值,对中华文化生命力保持敬畏与信仰之情,才能向全世界人们展示中国形象,诉说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提升中国的国际权威和国际地位,才能向世界证明中华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为我国扩大对外交流获得无穷的精神力量。“一带一路”战略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各国人民的意愿,不仅展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基本理念和开放包容的胸怀,更将政治互信、经济互补、文明互鉴、地缘毗邻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致力于推动沿线各国迈向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共同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合作共存的“安全共同体”、开放包容的“文化共同体”和互相认同的“价值共同体”,传递出中国发展必须与世界共享的“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徐伟新.中国新常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荣新江.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任建钢.中国梦与中国自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郭亚苹(1992—),女,山东济宁人,哈尔滨商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