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X2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ZHX2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分析

庄粤蕾

庄粤蕾

(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524037)

【摘要】目的对ZHX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ZHX2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2年行结直肠癌手术、临床资料完整并获得随访、且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石蜡标本57例,采用免疫组化SuperVision法对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ZHX2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ZH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0.7%(46/57),ZHX2在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3.0%(53/5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和不同组织学分级的ZHX2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7例病例获得1~60个月,平均(38.8±10.3)个月随访,存活37例,死亡20例,生存期为1~60个月,平均生存期为(37.6±9.7)个月。ZHX2阳性组的生存率和生存期均优于ZHX2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HX2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与演进,并有助于患者预后的判断。

【关键词】结直肠癌ZHX2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133-02

ZHX2是新型非特异性转录抑制因子[1],其表达水平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研究表明,ZHX2通过与基因启动子区相应DNA序列结合,抑制该基因转录。近年来,ZHX2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其与多发性骨髓瘤和肝细胞癌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但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少见报道,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ZHX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ZHX2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选取我科2009年至2012年行结直肠癌手术、临床资料完整并获得随访、且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石蜡标本57例,其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27~81岁,平均(56.6±10.3)岁。结肠癌27例,直肠癌30例。组织学类型:腺癌51例,黏液腺癌4例,鳞癌2例。组织学分级:高分化12例,中分化33例,低分化12例。

1.2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uperVision法对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进行检测。对所有的石蜡标本进行切片,每片厚度均为4μm;完成切片后,对标本薄片进行时长6h的烤片处理,烤片温度设置为58~60℃;对完成烤片的标本薄片进行常规二甲苯脱蜡及乙醇水化;将处理过的烤片放入EDTA抗原修复液进行高压修复,直至上汽后继续放置2min;使用3%的过氧化氢对内源性过氧化物酶以及稀释500倍的ZHX2抗体进行灭活处理,随后放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时长1h,二抗置于室温下培养20min;使用DAB对标本薄片进行显色处理并冲洗干净后,再次利用苏木精对标本薄片复染至常规透明程度并封固,封固剂使用中性树脂。空白溶液采用PBS缓冲液。

1.3结果判断每张切片随机取5个视野(×400高倍镜),采用半定量积分法切片进行分级计分,主要根据细胞阳性百分率和阳性细胞的染色强度两项之和进行判定。细胞阳性百分率:>50%为3分,26%~50%为2分,6%~25%为1分,≤5%为0分;细胞染色强度:黄褐色(强)为3分,棕黄色(中)为2分,浅黄色(弱)为1分,无染色0分。两项相加之和:0分为阴性,1~2分为弱阳性,3~4分为中等阳性,5~6分为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以构成比表示的数据采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ZHX2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ZHX2蛋白呈棕黄色,定位于细胞核,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癌细胞,同时在基质中也有所表达;在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则主要在腺上皮细胞中有表达。ZH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0.7%(46/57),ZHX2在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3.0%(53/5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ZHX2表达与肿瘤部位和分化程度的关系

在27例结肠癌中,ZHX2阳性率为70.4%(19/27),在30例直肠癌中,ZHX2阳性率为90.0%(27/30),不同部位的ZHX2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患者中,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的ZHX2阳性率分别为:83.3%(10/12)、84.8%(28/33)、66.7%(8/12),不同组织学分级的ZHX2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ZHX2表达与生存情况的关系

57例病例获得1~60个月,平均(38.8±10.3)随访,存活37例,死亡20例,生存期为1~60个月,平均生存期为(37.6±9.7)个月。ZHX2阳性组的生存率和生存期均优于ZHX2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ZHX2阳性组和ZHX2阴性组的生存率和生存期比较

组别例数存活(例)死亡(例)生存率(%)生存期(月)

ZHX2阳性组46321469.6a45.1±8.8a

ZHX2阴性组115645.527.3±6.7

注:a与ZHX2阴性组比较,P<0.05

3讨论

相关研究结果指出,由于ZHX2的转录抑制作用,其对造血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肝脏疾病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有影响[2]。ZHX家族包括ZHXl、ZHX2和ZHX3,均含有2个Cys2-His2型锌指模序和4~5个同源结构域(HD),属于同源盒蛋白超家族中的锌指类。人ZHX2基因位于染色体8q24.13,cDNA序列全长4500bp,编码837个氨基酸,包括2个锌指结构域、5个HD和408~448位富含脯氨酸残基结构域[3]。ZHX2蛋白既可以自身结合形成同源二聚体,也可与ZHX1或ZHX3蛋白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其二聚体化结合位点位于HD1[4]。通过对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发现ZHX2发挥转录抑制作用的最小功能区域位于263~446位氨基酸,而该区域包含了HD1区和脯氨酸富含区。

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包含有多个阶段,并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调控,其复杂性导致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未十分透彻,还存在很多不可知的因素。Hoffman等[5]研究发现,野生型p53可以抑制与结直肠癌预后有关的survivin基因的表达,而Morachis等[6]研究证实ZHX2可以通过NF-YA调节其下游基因p53的表达。但结直肠癌组织中ZHX2的表达与p53、survivin是否存在相关性,目前罕见报道。由此可见,ZHX2有望成为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新型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本研究中主要采用了免疫组化SuperVision法,通过对ZHX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情况的检测结果显示,ZHX2蛋白更易在癌组织中表达,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则稍低,表明ZHX2蛋白的表达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直肠癌的发生。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癌组织的发生部位和分化程度,直接影响了ZHX2蛋白的表达程度。相比直肠癌,结肠癌中ZH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更低,直肠是大肠癌的好发部位,且ZHX2蛋白表达程度越高,该部位就越容易发生癌变,出现该现象可能是由于肿瘤不同的发生部位,起主要调控作用的基因也不一样,因此,本研究结果可以为结直肠癌的发生部位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

根据随访资料,本次研究对本组患者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相对于ZHX2阴性组,ZHX2阳性组患者的生存率更高,生存期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研究结果跟临床病理资料得出,ZHX2阳性组患者大部分是高、中度分化者,因此ZHX2可能会作为一项新指标判断结直肠癌的预后情况。

ZHX2作为新型转录抑制因子,其自身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可与相关基因相互作用,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探索ZHX2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有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参考文献

[1]LegartovaS,Hamicarova-HorakovaA,BartovaE,etal.ExpressionofRAN,ZHX-2,andCHC1LgenesinmultiplemyelolnapatientsandinmyelomacelllinestreatedwithHDACandDnmtsinhibitors.Neoplasma,2010,57(5):482-487.

[2]付世杰,郭庆河.ZHX2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国际肿瘤学杂志,2013,40(12):905-907.

[3]KawataH,YamadaK,ShouZ,etal.Zinc-fingersandhomeoboxes(ZHX)2,anovelmemberoftheZHXfamilyasatranscriptionalrepresser.BiochemJ,2003,373(Pt3):747-757.

[4]ShenH,LuanF,LiuH,etal.ZHX2isarepresserofalpha-fetoproteinexpressioninhumanhepatomacelllines.JCellMolMed,2008,12(68):2772-2780.

[5]HoffmanWH,BiadeS,ZilfouJT,etal.Transcriptionalrepressionoftheanti-apoptoticsurvivinggenebywildtypep53.JBiolChem,2002,277(5):3247-3257.

[6]MoracHsJM,MurawskyCM,EmersonBM.Regulationofthep53transcriptionresponsebystructurallypersecorepromoters.GenesDev,2010,24(2):13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