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性教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刍议“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性教育措施

张绮雯

(南开大学天津300071)

【摘要】本文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受网络影响,我们提出了对“90后”大学生管理引导的建议:一是帮助“90后”形成优秀的观念和思想,二是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辅以适度的约束和监督,三是引导学生对其未来职业进行计划,四是帮助大学生学会独立,让他们能经得起挫折。根据“90后”大学生所特有的特点,不断地对其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思想,解决他们面临的思想障碍,只有如此才能帮助他们向更远的地方前进,为国家的未来奠定基石。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应对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7-0316-02

引言

2008年9月,第一批“90后”同学踏进了高校的大门。其实,社会上有关他们的话题从来就没有断过,同时,在时代不断的前进中,他们被贴上叛逆、新潮、酷等一系列的标签。如何准确地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是大学校园必须做的功课。

1.90后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受网络影响分析

1.1生活中内向而网络上开放活跃

根据相关数据,90后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一般很内向,而一到了网络交流平台就变得开放了,更容易倾吐自己的内心。相关研究表明,在回答网络上是否会与陌生人聊天的问题时,14.3%的同学选择会交流,44.3%的同学会寒暄几句,不交流的比例为41.4%。根据SPSS软件中t检验结果,关于90后大学生在网络上比现实中更容易与人交流的推断成立的置信水平为99.5%以上,表明90后大学生在面对面交流时表现含蓄、害羞、沉默,而在网络上更容易放开心理约束。

1.2上网次数多,甚至沉溺其中

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一代人,特别是对90后而言,网络已经和生活分离不开,根据相关数据,35.2%的同学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每天上网30分钟以下的同学仅占9.8%。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对周末空余时间用途的调查显示,在宿舍进行与网络相关活动(如浏览网页、聊天、在线电影、网络游戏等)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究竟是什么造成了90后对网络的迷恋?原来,网络为他们展示自己创造了空间,他们在网络上可以释放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他们在网上构建了庞大的人际网络,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极具个性化的网站主页,与他人保持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这满足了他们的个性化要求,也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90后兴趣爱好广泛,对新鲜事物和知识充满了好奇心。

1.3对虚拟交往上瘾,实则缺乏安全感

很多90后在生活中感受不到温暖,觉得受到了冷落,他们就会转而向网络交流寻求慰藉。访谈中很多同学表示,登录社交网络平台已经成为日常排忧解闷的最主要方式。社交网络也是90后大学生了解朋友动态的主要方式,他们不断刷新着好友的新鲜事,时不时回复朋友一两句,如果不经常刷新,则心理会感觉很空虚,时刻都心神不宁,坐立不安,产生了“社交网瘾”的情况。

2.90后大学生管理引导的建议

考虑到90后学生各方面的实际,高校对其的管理措施和引导方法应该力求改变,不断拓展来寻求新的高度,采取相应的教育管理策略对90后大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引导。

2.1帮助90后形成优秀的观念和思想

好的思想和价值观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有益。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形成有利于社会建设的价值观念,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们高校必须不断研究探索的长期课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多种价值观碰撞的现象已反映到学校中来。我们的学校是信息社会人才的主阵地,主要的任务是怎样引导和加强青年人的价值观。在如今迅猛发展和开放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党校、团校等阵地作用,加强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坚持用正确的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他们,用积极上进的思想引导他们,大胆地控制和抵制社会生活中消极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提高广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2.2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辅以适度的约束和监督

尊重90后的个性,肯定他们的优点,保护和鼓励其个性的发展,是对90后大学生实施管理和教育的首要前提。90后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学习能力也很强,敢于提出不一样的看法,即使这些看法与我们一脉相承的大众观念有所差异甚至存在冲突。面对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从事高等教育的工作者和管理者要顺应社会的发展,以包容的心态,全面、多角度地判断一个人的能力,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各种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而非全盘摒弃和否定,促使大学思想教育和管理朝着具有包容性、广泛性、大众性、个性化的方向推进。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仔细分析个性的内在、外在特征,在实施管理和教育工作中规范个性,以扬弃的态度区别对待,对积极的个性鼓励其张扬,对于有弊的个性要引导和限制。长此以往,良性循环,让每个青年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把握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2.3引导学生对其未来职业进行计划

只有拥有了长远的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因此,必须引导他们进行职业规划。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避免早熟给90后大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如果没有引导规划好学生的大学生涯,那将严重制约其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在结束高中高强度的生活后,在高中和大学的转型过程中,初进大学校园的青年很容易失去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因此,对这一代大学生进行个人生涯规划就必不可少。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尽量减少学生被边缘化的问题。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掌握并科学分析就业信息,有效地指导各年级学生特别是毕业生做科学的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科学分析就业形势,全面认识并不断充实和提高自我能力,从而顺利迎接就业与人生的挑战。

2.4帮助大学生学会独立,让他们能经得起挫折

90后的学生一般都受挫能力较差,因为家庭中往往没有其它兄弟姐妹,所以父母比较宠爱。因此,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对90后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意:要摸清底、把好脉。强调个性发展的90后大学生拥有自己独特的思维、独到的想法,特别厌恶枯燥的说教。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为展开针对性的教育和辅导奠定基础。其次,要大力实施因材施教,分类教育和辅导。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信任自己。关注经济贫困生的生活状态和发展动向,在精神上实施心理抚慰,缓解其心理压力;在经济上给予他们生活上的直接帮助,同时搭建实践锻炼平台,让其开展生产自救,成长成才两不误。对学业问题生、网络游戏成瘾生要定期按时地找其谈心,发动专业教师、党员教师、学生党员等八方力量,实施一对一帮扶计划,由学业的成功而激发其内在的自信、自尊,缓解他们的心理负担,塑造他们积极阳光的心态。

3.结语

90后的新一代将在我国未来的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我国长远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90后大学生所特有的特点,不断地对其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思想,解决他们面临的思想障碍,从多方面加强对新大学生的心理引导、心理教育,只有如此才能帮助他们向更远的地方前进,为国家的未来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李田田,张煜.促进“90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1):28-29.

[2]吴新林,赵红.宁波市某高校"90后"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调查与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7,31(3):34-37.

[3]张凡迪.“90后”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现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