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采用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慢性宫颈炎采用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姬静

姬静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职工医院黑龙江大兴安岭165302)

【摘要】目的:研讨慢性宫颈炎患者运用微波技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本县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集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80例进行分组研究,Ⅰ组90例接受聚焦超声治疗,Ⅱ组90例接受微波技术治疗,评估该两种方案的治疗与安全情况。结果:①经过治疗,Ⅱ组在总治疗有效率上占%,显著比Ⅰ组的%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②在糜烂面恢复时间上,Ⅱ组平均(6.07±0.98)d,显著比Ⅰ组的(12.47±1.38)d缩短,统计学成立(P<0.05)。③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产生严重副反应。结论:微波技术操作简单、安全,用于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有理想疗效,适合加强推广。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微波技术;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1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060-02

慢性宫颈炎是目前临床的常见妇科病之一,多见于育龄女性,患者主要有白带异常、腰骶部酸痛、盆腔下坠感和性交出血等诸症,反复发作,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同时也易引发宫颈上皮细胞瘤样病变与宫颈癌,给其带来死亡风险。微波是近年常用于治疗该病的一种有效医疗技术,疗效肯定。本文主要采取该技术对本县医院近年收治的部分患者进行治疗,试验效果可行,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80例慢性宫颈炎资料均完整,来源时间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患者均已婚,年龄最高者53岁,最低者25岁,平均(35.1±5.0)岁;糜烂程度[1]:Ⅰ度者87例,Ⅱ度者61例,Ⅲ度者32例。入组标准:①由宫颈刮片、病理组织检查等证实,②符合《妇产科学》中关于本病的判断标准[1],③患者对研究知情且已签字;剔除标准:①伴念珠菌、细菌性等阴道病,②精神异常,③处于妊娠或哺乳期,④宫颈癌。按照随机分配法要求进行分组对比,Ⅰ、Ⅱ组间的年龄、糜烂程度等普通资料经统计软件分析,P>0.05,适合统计。

1.2方法

两组均在月经干净后3~7d内开始治疗,Ⅰ组90例接受聚焦超声治疗,即在消毒与清除阴道、宫颈异物后,体外低能量超声波(功率:9MHz至11MHz)聚焦于病变组织部位,经空化效应、热效应与机械效应令病变组织坏死,共扫描7min左右,速度控制在5mm/s至12mm/s,由顺逆时针交替的方式对组织边缘进行扫描。Ⅱ组90例选择微波技术治疗,指导患者取膀胱结石体位,待宫颈完全显露后消毒阴道与宫颈,并清除黏液及分泌物,将微波治疗机(输出功率:40W至45W)预热,将辐射电极置于糜烂部位,启动电源,由宫颈内向宫颈外缓慢移动探头,各位置持续辐射约3s,观察到病变组织变白时停止,术后2个月内严禁坐浴和性交。

1.3疗效标准

观察Ⅰ、Ⅱ组的糜烂面恢复时间,记录其副反应发生例数。临床疗效:①治愈。患者宫颈表面光滑,无糜烂现象,且白带恢复正常,未见黏膜充血;②有效。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白带基本恢复,且糜烂面缩小超过1度;③无效。未见症状变化,甚至呈加重表现。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资料(包括计数、计量等)输入SPSS17.0软件中处理,由χ2和t完成组间资料的检验,若P<0.05,则说明统计学成立。

2.结果

2.1方案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Ⅱ组在总治疗有效率上占%,显著比Ⅰ组的%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在糜烂面恢复时间上,Ⅱ组平均(6.07±0.98)d,显著比Ⅰ组的(12.47±1.38)d缩短,统计学成立(P<0.05)。见下表。

表1两组的方案治疗效果

2.2方案安全性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产生严重副反应,仅个别有轻微腰酸、腹痛等表现,但患者可耐受,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3.讨论

慢性宫颈炎在目前社会上很常见,其一般是因急性宫颈炎未彻底治愈、手术机械性损伤和分娩等致病原体感染宫颈引起,发病率在所有已婚女性中约占50%[1]。宫颈黏膜抗炎机制丧失,T3、T4淋巴细胞比值改变,容易削弱局部免疫功能,使患者的宫颈发生癌性病变。传统聚焦超声、激光等疗法虽有治愈效果,但疗效往往欠佳。因此,近年国内外在对慢性宫颈炎的治疗问题上,更多是主张采取微波技术替代聚焦超声或激光治疗。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一方面能够利用热效应对病变组织进行烧灼和凝固,使局部增生细胞性质改变并坏死,从而发挥治疗目的;另一方面,微波能够产生非热效应,通过扩张细胞微小血管,使局部供血改善,从而起到增强组织代谢和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相关研究称,微波治疗的创伤较小,而且利于宫颈恢复和愈合,用于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效果明显[2]。

胡雪峰[3]研究对70例应用聚焦超声与微波治疗的慢性宫颈炎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明确表示微波对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更具效果,总有效率高达94.29%。通过研究,我们同样证实了Ⅱ组经微波治疗后的疗效更加理想,总治愈率达到91.1%,且相对Ⅰ组而言,Ⅱ组的糜烂面恢复更快,患者治疗期间也未产生严重不适,安全可靠,与上述文献结果基本吻合[1-3]。因此,我们建议可将该技术作为慢性宫颈炎的首选治疗方法。同时,治疗期间需注意控制好探头的移动速度及停留时间,将功率调节在40W左右,以免血管过度凝固,损伤到宫颈,治疗后告知患者2个月内严禁坐浴和性交,以确保疗效、避免其他不良症状的发生。

综上所述,微波技术操作简单、安全,用于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有理想疗效,适合加强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红霞.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2C):115-116.

[2]沈雪芬.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7(7):714-715.

[3]胡雪峰.35例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8):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