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的推拿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小儿便秘的推拿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杨会东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福幼康推拿按摩馆250002

摘要:目的:通过手法推拿穴位达到对小儿便秘治愈的效果;方法:通过分析病因针对小儿便秘症型分为实症与虚症两大类,不同的穴位以中医的四诊为先,以八纲五行脏器经络六淫等辩证为中,以治则治法为后,推拿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推拿治疗使患儿便秘巩固康复,结论:手法推拿根据患儿发病原因做到了一病一方,一人一方,结合临床患儿的生活规律灵活操作,以推拿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小儿便秘;推拿治疗;效果分析

小儿便秘在临床中占有很大比例,给小儿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影响,对小儿身心的健康发育产生了巨大的不利因素。因小儿的年龄、心智等方面的特殊因素制约,抗拒服药者和针药罔效者居多,而且在使用针药的过程中给患儿造成大量痛苦。面对患儿,家长往往束手无策。中医外治小儿推拿疗法临床以手法进行治疗,以无痛苦、见效快、易为小儿接受为主要特点,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62例,女210例;男351例;本组小儿均有便秘。

1.2推拿治疗

小儿便秘症型分为实症与虚症两大类(其中母乳性便秘者不在此讨论范围)。实症分为大肠实热型、湿热下注型、气滞阻便型、食积内停型。虚症分为阴虚内热型、气虚无力型、血虚内燥型。

实症的主要治疗原则为行气、清热、助运、通便,主方为清大肠、清肺、清胃、逆运八卦、运水入土、清大肠、腑三关一,摩腹,肺俞、胃俞、大肠俞,推下七节骨。大肠实热型加取天河水,分阴阳,重分阴,六腑穴,加少补小肠穴,少商穴;湿热下注型加取天河水,分阴合阴阳,补脾,运水入胃,清大肠、清小肠;气滞阻便型加清补肺,顺逆逆八卦,清肺平肝,顺运外八卦,内关、外关穴;食积内停型加揉板门,合脾胃,搓四横纹,中脘穴,承山穴。

虚症从两个方面讨论,阴虚、血虚主要治疗原则为滋阴、清热、润燥、行便。主方为补脾、清补肺、清补胃、逆运八卦、搓四横纹,清补清大肠、脾俞、胃俞、大肠俞。阴虚内热型加取天河水、分阴阳、重分阴、补肾阴、清肺平肝、运水入胃、腑三关一,推揉涌泉穴;血虚内燥型加合脾胃、搓四横纹、清补清肝、关少腑多、推揉中脘穴、分合腹阴阳、上捏下推脊、足三里、阴陵泉,搓揉涌泉穴。

气虚无力型的主要治疗原则为温中、健脾、益气、排便。组方:补脾、分阴阳重分阳、上三关、顺运八卦、清天河、重补脾、清补肺、补大肠、外劳、二马、气海、关元穴、上捏脊、揉颤百会穴。

操作:实症以顺摩腹为重点,摩腹200次,其中,大肠实热型重清大肠穴,500次,少补小肠穴,50次,其他穴位各推100次。湿热下注型以分阴合阴阳、运水入胃、清大肠、清小肠为重点,其中,分阴合阴阳,100次,运水入胃200次,清大肠200次,清小肠200次,其余穴位50次。气滞阻便型以补脾、清补肺、清肺平肝、顺摩腹为重点,其中,补脾200次,清补肺各100次,清肺200次,平肝100次,顺摩腹250次,其余穴位各50次,内关外关穴对掐按揉50次。食积内停型以揉板门、合脾胃、搓四横纹、推揉中脘穴为重点,其中,推揉板门500次、合脾胃500次,搓四横纹100次,推揉中脘穴100次,其余穴位各推50次。

虚症的操作:阴虚内热型以补脾、补肾阴、运水入胃、清大肠为主,其中补脾100次,补肾阴150次,运水入胃150次,清大肠50次,其余穴位各50次。血虚内燥型操作以合脾胃、搓四横纹、清补清大肠为重点,合脾胃300次,搓四横纹100次,清补清大肠200次,其余穴位各100次。

气虚无力型以补脾、清补肺、外劳、二马、补大肠为主,其中补脾500次,清补肺200次,补大肠100次,外劳、二马各50次,其余穴位各200次。

2疗效观察

笔者利用以上治疗原则,在临床中实践,积累病例2000余例,以实症居多,约占65%,虚症占30%,其中因肠道畸形导致便秘便结者取效甚微外,其余均获得良好疗效。

3讨论

笔者思考,因小儿形体未充,脏腑柔弱,气血易受内外两邪干扰,临床上应以详细望诊、问诊、揣诊、摸诊四诊合参,辩症为先,手法轻柔为主要诊治风格,临床忌用拙力、暴力、重力、笨力手法进行操作。态度要和蔼可亲,对小儿要有耐心,不可因小儿哭闹不配合而产生烦躁的情绪而使手法变形,造成对小儿不必要的损伤。实症以时间短、手法轻、快、顺、透为原则;虚症以时间长,手法以缓、慢、柔、渗为原则,穴位和手法的操作只有相辅相承,达到形神合一,往往才会取得临床上的较好疗效。在临床上,应熟悉便秘小儿的心理,同时用心、尽心的为孩子解除痛苦,平复患儿的情绪,建议家长合理的改变原来的饮食结构,以五谷粗纤维类清淡饮食为主,让患儿多跑多走多运动,促进胃肠蠕动,多方面结合以期达到更好的疗效,巩固临床效果。

以上杂谈为笔者临床多年实践所得,分享给大家,望同行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中国实用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