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师学习力和跨文化适应关系的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民族教师学习力和跨文化适应关系的综述

马叶超

(延边大学师范学院,133000)

摘要: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而言,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在表面上是语言技巧问题,但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却是深层次的文化适应问题。所以通过对教师的学习力与跨文化适应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找出影响民族教师跨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为民族教师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族教师;学习力;跨文化适应

一、引言

民族的文化与教育问题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它牵涉到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各少数民族和谐安稳的关系以及发展。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而言,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在表面上是语言技巧问题,但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却是深层次的文化适应问题。

二、民族教师学习力与跨文化适应的关系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在如何提高“教师学习力”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实践层面上的探讨。克莱斯顿教授等人在2002年的有效终生学习编目项目中基于课堂提出7种方法以提升学习力:建立健康的学习关系、提供一个学习的榜样、开展对话学习、评估学习、反思学习过程的、提供挑战和机会、创造一个有刺激作用的学习环境等[1]。提升学习力有四步策略:解释、协调、评论、建模。2004年诺埃尔.兰迪博士在《超级学习力训练》中提到,从学习技巧、方法、时间管理、记、考试等多方面来研究提升学生学习力的策略[2]。

跨文化适应”也叫“文化适应”。文化适应概念的研究极为丰富,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与视角进行相应的研究。

第一,关于文化适应概念的研究。美国种族事务局局长鲍威尔(JohnWesleyPowell)最先使用“acculturation”来描述外来文化者对新文化行为进行模仿而导致的心理变化。人类学家对文化适应的早期研究把关注点放在文化变迁中,认为文化变迁主要包涵创新、传播、文化遗失以及文化适应。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赫斯科维茨、林顿等人把文化适应定义为,“不同的文化群体,通过持续、直接的文化接触,引起文化类型发生变化的现象”[3]。

第二,关于文化适应发展历程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杨军红博士把文化适应的发展历程划分成开端、发展与黄金时期三个阶段[4]。

第三,关于文化适应阶段划分的研究。Oberg根据移居者的生理与心理变化过程,提出“蜜月期、危机期、恢复期以及适应期”的四阶段说[5]。国际跨文化心理学家JohnW.Berry也提出了文化适应的四阶段假说,分别为文化欣然阶段、文化休克阶段、文化反常期、文化同化阶段。

三、国内的研究现状

关于“教师学习力”的研究成果。目前教育领域对学习力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学生学习力的构建和发展,对教师学习力的关注有限。

龙宝新认为教师专业学习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因,只有牢牢抓住专业学习力这条主线,教师学习的其他问题,如方式与内容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教师教育实践的目的不是要用现成的专业知识技能来规划教师的未来发展轨道,而是要呵护、润泽、壮太教师的专业学习力,让其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宰者和责任人,努力创建一种有深度、有力度、有根基的教师辅导体系。[5]

我国关于教师学习力的构成要素研究。如樊香兰,孟旭(2011)等学者认为教师学习力包括反映目标与兴趣的学习动力,反映学习者意志力的学习毅力、体现学习者知识吸收与运用的学习能力,当“应学”的动力、“该学”的持久力与“能学”的力量同时具备,教师才能真正拥有学习力。[6]陈金国,朱金福(2007)等学者认为教师学习力应该是学习动力、学习能力、知识吸收以及知识运用的总和[7]。

关于少数民族“跨文化适应”的研究成果。我国对跨文化适应的研究起步较晚。其中,陈向明(1998)对旅居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的研究发现,由于不能跟当地人进行良好的交往,使中国学生产生很多负面情绪,如无助感、孤独感和负罪感等。而且,陈向明还发现,中国学生不能与当地人进行良好的交往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交往的模式、交往态度和交往习俗不同。[10]王亚鹏以285名藏族大学生为研究被试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三者之间的关系[11]。我国学者万明钢,王亚鹏以藏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文化认同态度对文化适应策略的影响[2]。罗吉华以北京市潞河中学内地新疆高中班为个案研究,分析内地新疆班学生在北京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社会中,内地高班学生的文化适应阶段的表现验证了前述学者对于异文化适应阶段的总结研究[13]。

综上所述,对于少数民族的跨文化适应研究以藏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的应用研究,主要涉及了民族认同、宗教信仰等与文化适应的关系,以及一些对移居国外的侨民、在华留学生、外出留学生等对各自居住地文化的适应进行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对民族教师的跨文化适应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ELLIOnline.EffectiveLifelongLearningInventory[EB/OL].http://www.beds.ac.uk/bridgescetl/through/reports/elli.

[2]姚小利.小数学学习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3]Redfield,R,Linton,R.&Herskovits,M.J.Memorandumonthestudyofacculturation.AmericanAnthropologist,1936:149-152.

[4]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46.

[5]ObergK.CulturalShock:AdjustmenttoNewCulturalEnvironments.Anthropology,1960.

[6]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38.

[7]龙宝新;论教师的专业学习力[J].当代教师教育2013(6):42.

[8]樊香兰,孟旭.教师个体学习力:意蕴与诉求[J].中国教育学刊,2011,(05).

[9]陈金国,朱金福,陆金桂.面向技术创新的学习力评价方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08).

[10]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173~179。

[11]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D].重庆;西南大学,2002:1.

[12]万明钢,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J].心理学报,2004:36.

[13]罗吉华.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在京文化适应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81.

作者简介:马叶超(1992.11-),女,河北邢台人,延边大学师范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