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张金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张金山

张金山

山东宏嘉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山东潍坊261041

摘要:随着社会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数量及建设规模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本文就基于此,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进行研讨,以期帮助建筑企业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同行业竞争者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1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1.1管理机制因素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施工管理机制较为粗放化问题[2]。具体而言,工程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过于重视工程施工效率及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造成管理机制难以落实日常施工中,不仅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工程专业性及规范性,更使得工程质量难以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1.2工程质量因素

现阶段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不良因素诸多,如施工材料质量监管不严、施工设备运维工作不到位、施工技术较为落后等,不仅如此,不少施工单位在制定时缺乏前瞻性目标,使得工程施工期间风险性高,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增大。

1.3施工人员因素

由于工程施工期间涉及工种多,施工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大,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施工技能及理论基础,使得因人为操作失误造成施工事故发生的问题屡见不鲜。不仅如此,部分施工人员协调意识不强,与其他部门缺乏沟通,使得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的应用难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大大提升了工程施工期间的风险性。

2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1)提升综合竞争力。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企业数量呈现指数级增长,其企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个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追求新材料、新技术及新产品。为了能够保证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科学使用,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管理。2)减少建筑成本,保障工程质量。对于建筑行业而言,质量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一旦其工程管理上出现问题,轻则延缓建筑工程进程、增大建筑企业的工程成本,重则造成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导致出现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建筑工程管理至关重要,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强调工程安全,以此保障工程的质量,最大化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3)减少安全事故。相较于其余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劳动力需求大、施工、管理等工作人员众多,工作危险性较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安全事故,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管理,要求管理工作人员把控好施工现场,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3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3.1做好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培养工作

在建筑工程管理期间,相关管理人员还应做好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及职责素养的培养工作,切实提高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实力,赢得更多的市场先机。首先,工程管理部门应认清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提升的重要性,针对先进施工技术及施工理念在施工人员群体中进行定期的教育培训;其次,注重施工人员聘任标准的规范化,严把施工人员入职关口,对人员进行严格考核。

3.2注重工程材料质量的监管

严把工程材料入场关口。一方面,依据材料检测技术标准,对材料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测,并对材料生产及采购渠道进行严格的控制;另一方面,结合工程具体需求,认清筛查材料性能、数量及规格,杜绝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同时,针对钢筋焊接等半成品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结合目测及试验法,明确材料各项性能等情况,并对其是否符合工程施工要求进行严格的比对。

3.3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无论任何工程,都需要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和专门的监督人员。健全的管理条例和专门的监督小组是井然有序的施工现场的基础保障,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都顺畅,监督小组必须严格按照管理条例和制度展开监督管理工作,全面发挥出监管的作用,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质量或安全问题,对于存在的隐患能够及时处理。

3.4管理理念的创新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而言,其核心基础就是管理理念。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建筑企业必须要及时摒弃过时的管理理念,确保能与新时代紧密结合。管理理念创新的具体方法主要有:1)管理层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知识,吸收发达国家的工程管理经验,引入管理方式;2)招聘能力强的管理人才,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工程管理队伍;3)定期培训管理人员,不断增强其创新意识等。创新的管理理念是高效工程管理的前提,企业必须紧跟时代,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情况,积极开展管理理念的创新。

3.5科学化的信息管理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数据都能实现信息的互通,层出不穷的信息管理技术对众多行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建筑企业要想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完全可以在管理上引入电子信息网络系统,实现科学化的、系统化的信息管理。通过应用网络信息系统,企业可以方便的获取、处理以及整合建筑施工数据和信息,在数据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施工工作。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质量,提升工程的各项管理水平。

3.6强化安全管理

管理者必须要充分中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全面检查,提高每个人员的安全意识。还应该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技术文件以及设备材料的质量评估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不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与方法,严格依照流程开展施工,消除不安全隐患,降低施工成本的投入,在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基础之上将资金投入最少,从而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实现建筑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7创新建筑施工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

房屋建筑工程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建筑过程中的施工环节都是不可逆转的,一次性的,建筑施工管理是房屋建筑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要想保证建筑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比如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于积极认真的员工达到鼓励的作用,对于消极马虎的人员达到警示的作用,采用完善的管理手段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与积极性,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与安全。建筑管理人员还可以用过定期培训来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与综合能力,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来考察员工是否达到相应要求,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8创建科学合理化的质量管理意识

创新的管理方式离不开科学的指导,对于建筑施工工程而言也是如此。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时,要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来完成。不仅如此,还要提高施工作业人员在管理控制等方面的专业认识。不可否认的是,在整个建筑工程中,质量管理是决定其一切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引起重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及复杂性,因此为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获得最好的管理效果,相关管理部门就需将工作着力点转向至工程管理机制的完善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专业性及规范性。

参考文献:

[1]程国彪.论述工程成本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J].居舍,2017(36):2.

[2]张程.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施工现场管理[J].江西建材,2017(24):257+261.

[3]胡鸣明.浅谈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强化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7(52):138-139.

[4]吴俊.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52):140-141.

[5]张闯.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提升建筑工程质量[J].建材与装饰,2017(5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