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1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点

刘兴

江苏省苏州市吴县中学215000

摘要:如今的教育学校已不能完全独挡一面,需全方位地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密切配合,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使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1.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基础,是社会教育的媒介。

家庭是一个人(自然人)最初的生活场所,自然人的社会性发展首先从家庭开始,有了家庭就有了家庭教育。

(1)通过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抚养与教育,孩子逐渐获得知识和技能,掌握各种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在诸多影响自然人社会发展的家庭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最重要的一个。正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教养行为,才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子女,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

(2)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2.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孩子成才的必要条件。

(1)在儿童时期,孩子采取各种行为,并对周围不同的社会角色形成认知。这一阶段,如果儿童在表达认知活动时受到过于严厉的和经常的惩罚,那么将会形成内疚感,他们可能会认为不做反而比尝试新的、不同的事情更安全,于是一种消极被动的行为模式便形成了。

(2)儿童进入学龄期后,个体的自我价值感与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各个维度存在密切关系。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对子女的自我价值感有着积极的影响,而父母的“过分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则对子女的自我价值感有显著的消极影响。

3.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二、学校教育的影响

1.学校教育以一个系统的社会组织形式与其他方面发生联系,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保证对青少年一代教育的科学性、连续性和有效性。

2.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学校的教育形态是教育的主体形式。随着行为主义影响式微,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影响逐渐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学校教育承担着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载体。

学校教育在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方面,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维护和稳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以及在满足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方面有更高的效率。

三、社会教育的影响

1.社会教育要比学校教育方式灵活。社会教育可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播手段,社会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广播、电视、书刊、录音、广告、图文、各种展览馆的实物、图像教育以及各种橱窗、咨询服务的各类学习班等专项教育。

2.内容的多样性、实用性和及时性是社会教育的优势和特点。社会教育的内容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各类提高的内容和普及型的宣传及咨询活动,既有道德、法律、纪律等思想方面的内容,也有智力开发的个体文化科技、卫生保健的生活常识和体育娱乐方面的内容。社会内容的实用性表现在它着眼于帮助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及时性是指外界出现的信息反应较快。

3.社会是由单个的人组成的,马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教育意味着任何一个社会都毫无例外地要求它的成员成为一名符合它需要的公民,使用包括强制性手段在内的各种形式对其社会成员进行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价值观念、社会期望、行为规范等各种社会教化。

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联系,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当这几种优势实现有机结合时,就能增强教育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

2.现代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根据目前教育中出现教育分力影响教育质量的问题,提出要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的统一,这是教育本质的需求。

(1)家庭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指引。

(2)学校教育的活动能得到家长的配合,改善家庭的学习环境,则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方面将十分显著。

(3)社会教育的发展必须有系统的基础知识为指导,所以社会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它和学校教育时刻联系在一起。

(4)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把教育要面向四个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推动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立荣《家庭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2]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论》。

[3]孙时进《社会心理学》。

[4]徐光兴《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