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颈椎病康复护理的体会

/ 1

60例颈椎病康复护理的体会

张春燕

张春燕(四川省人民医院骨三科四川成都610072)

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是颈部病变后出现的多种症状和体征的总称,也称为颈部综合征(Cervicalsyndrome),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好发部位C5-6、C4-5、C6-7,以慢性损伤和退行性变引起者居多。常见症状是头痛、头晕、耳鸣、颈背部疼痛及上肢痛麻,特别是仰头出现眩晕低头症状消失,反复发作持续不愈,严重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发生四肢瘫痪不易恢复。康复护理对颈椎病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是至关重要的[1]。

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科对颈椎病患者主要采用推拿、牵引、物理疗法、针刺等非手术疗法进行综合治疗,治愈率、显效率达80%以上,同时也总结了一套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使治疗效果得以巩固,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30岁以下占6例,30岁-39岁占12例,40岁-49岁占24例,50岁-59岁占10例,60岁以上占8例。说明颈椎病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而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趋势,年轻人发病也在增加,发病原因与有明确创伤史或职业或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2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肩疼痛、上肢麻木无力、耳鸣、视物模糊、睡眠形态紊乱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也会产生紧张焦虑和烦躁等心理变化[2]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使其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方法.关心体贴、热情服务,为患者创造安静优美治疗环境,开导病人,克服消极心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正确有效治疗,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镇痛消炎,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药物和配合物理治疗,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功能锻炼。

2.1临床护理

2.1.1推拿按摩:针灸、直流电可减轻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整复以后视病人病情选定穴位:大椎、申脉、跗阳、曲池、手三里、合谷、大抒、承山、风府、风池、天柱、复溜等穴位,脊髓型颈椎病不宜采用此法。

2.1.2颈椎病保健操[3]:(1)双掌擦颈:十指交叉合拢,置于后颈部,左右来回摩擦100次;(2)左顾右盼:头部左右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30次;(3)前后点头: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30次;(4)翘首望月:头用力左旋,并尽量后仰,眼看左上方5秒钟,复原后,再旋向左,看右上方5秒钟;(5)旋肩舒颈:双手置于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6)双手托天: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钟;(7)摇头晃脑:头向左-前-右-后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8)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则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9)放眼观景:手收回胸前,右手在外,劳宫穴相叠,虚按膻中,眼看前方,5秒钟,收操。

2.1.3在辅以中药熏蒸、离子导入等物理治疗时,应先询问有无中药过敏史,并协助患者摆好体位,使头颈处于自然仰伸位,治疗过程中,应不间断地询问,观察防止烫伤。年龄偏大及感觉神经受伤的患者应尤为注意。

2.2康复指导

2.2.1颈椎病的预防应始于青少年,一旦发生颈椎损伤,应及时治疗,勿留后患。

2.2.2改善长期低头工作条件。写字台与坐椅高度相称。注意坐姿,经常练习坐直,挺胸抬头,不要躺着看书和看电视等,除改善工作条件外,另一个必须注意的方面是应有工间操,包括颈椎保健操,禁剧烈运动,在长时间工作中,做短暂的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及四环运动,以改善颈肌疲劳,恢复最佳应力状态.[4]。

2.2.3枕头与睡姿的卫生。枕头的高度与肩部同高。平时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风扇和空调直吹,卧姿对颈椎健康有很大影响,仰卧位最佳,侧卧位姿势次之。俯卧位不可取,因这种卧位破坏颈椎自然生理曲度。

2.2.4重视颈部创伤的治疗,即使是颈椎一般的损伤、挫伤、落枕也不能忍痛任之,应给予及时治疗,预防发展成颈椎病。

3总结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康复护理得到强化,人们也越来越注意颈部的健康,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过多的慢性劳损会引起椎间盘变性,椎体边缘骨刺形成,小关节紊乱,韧带增厚和钙化等一系列退化性病理改变,正确的心理指导及康复护理是促进颈椎病康复的重要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杨福娣,张立敏,孙晓霞。颈椎病康复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3):97-98.

[2]许晓冬,李芬.心理干预在颈椎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30(5):667-668.

[3]侯小琴,陈小砖,胡晶晶.颈椎保健操在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0,42(9):42-43.

[4]曹芳,仇雪,奚军。保健操在颈椎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9):111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