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丁芳笑韩丁丁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脑血管介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序贯法将其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40例)与观察组(n=40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和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采用不同方法护理后患者术中血压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升高10~20mmg和>20Hmmg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0%,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介入术患者采用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脑血管介入术

缺血性脑血管病症是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之一,在临床治疗中采用脑血管介人术治疗其疗效显著,然而由于患者紧张等心理问题导致手术效果欠佳[1]。由此,本次研究笔者回顾性分析介人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脑血管介人术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脑血管介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序贯法将其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40例)与观察组(n=40例),观察组患者中女性19例,男性21例;患者中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80岁,中位年龄(58.6±7.3)岁;文化程度:小学15例,初中13例,高中7例,大专或者大专以上5例;对照组患者中女性18例,男性32例;患者中最小年龄47岁,最大年龄83岁,中位年龄(56.2±7.1)岁;文化程度:小学14例,初中12例,高中8例,大专或者大专以上6例。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以上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每例患者的发作类型)等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得出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由介入医生给予患者做术前讲解,给予患者常规的讲解和备皮有当班护士完成,女患者导尿,男患者带尿套。术中无介入护士陪护。术后由当班护士对术侧肢体制动和观察血压、心率、伤口情况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首先配备1名介入护士(在专科进行护理工作3年以上,有参加脑血管介入知识培训同时经过严格考核合格的护士,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职称在主管护理师以上)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脑血管介入术常出现的并发症介入护士制定护理预案,有效防止应急事件的发生,具体如下。

1.2.1术前干预(1)术前评估及教育:介入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术前评估表,包括:进行检查目的或治疗意义;脑血管介入术的方法和过程;术后的常规处理、术中的配合、术前准备;患者的心理状态情况和其他方面的问题。对前5个项目给予评估,分为了解、一般了解、不了解三级。至于后面两个项目介入护士可直接询问患者的内心感受。对对一般了解的患者和不了解的患者,介入护士应给予患者详细讲解,直到患者满意。(2)给患者仔细讲解介入室环境和仪器设备。(3)术前训练:术前的1~2天,介入护士指导患者在床上练习使用尿壶和便盆以及诱导排尿反射的方法,鼓励病人在尿意的情况下应及时排尿。练习肢体的制动方法。

1.2.2术中干预对照组患者由输送工人送入介入室,术中无介入护士陪护。观察组患者由介入护士护送入室,同时协助病人选取舒适体位。全程陪护患者手术,术中及时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指导病人放松心情和有效转移病人注意力等方法缓解紧张情绪,有效的避免了由于术中紧张所引发的血压升高和尿潴留等情况发生。严密注意患者的意识及体征症状,做好术中抢救仪器及药物的准备。颅内血管支架植入由于刺激压力感受器,容易导致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甚至心跳骤停等并发症[2]。

2.3术后干预(1)常规处理:监测心率、血压和术侧肢体制动。(2)饮食指导:告知患者术后,无腹胀,即可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进食牛奶、甜食、豆浆等产气食物,避免腹胀。(3)心理护理:促进睡眠:采用让患者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帮助患者消除烦躁不安等应激反应,音乐可使人平静、放松,进而降低焦虑诱导入睡。(4)并发症:严密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18.0软件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T检验比较,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血压情况

观察组患者血压升高10~20mmg和>20Hmmg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40例患者中出现排尿困难2例,失眠3例,腰背不适1例,穿刺部位血肿0例,并发症发生率15%,对照组40例患者中出现排尿困难8例,失眠6例,腰背不适3例,穿刺部位血肿3例,并发症发生率50%,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脑血管采用介人术,对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等方面具有恢复快疗效效果显著等优势,然而由于患者缺乏正确的介入手术认知和介人术认知,造成患者紧张,患者心理变化能直接影响迷走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传导变化,因此易出现术中血压升高情况[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压升高10~20mmg和>20Hmmg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术中血压升高情况,观察组患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采用介人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其原因在于传统护理模式侧重于疾病护理,而忽视患者的自身需求。介人护士围术期护理干预安排介人护士全程参与,有助于预防和应对术中血压升高间题[5]。因而,脑血管介入术患者采用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丁亚男,刘芳,马静等.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918-1920.

[2]陈健聪,陈利芳.介入手术室的发展趋势与护士的角色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7):525-526,532.

[3]魏晓艳.脑血管介入术围术期护理干预[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5(3):329-331.

[4]王馨,高嵩芹,于龙娟等.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2):905-908

[5]陈莉.老年急性闭塞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2):11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