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马伟鸽徐钊印王晓

(1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骨科河南开封475000)

(2河南大学淮河临床医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目的:探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骨科2016年5月—2018年8月收治的1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差异分组:A组患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B组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A组明显低于B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术后2年Harris评分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各有优缺点,前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适宜身体基础条件差、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后者的手术创伤大,但远期疗效好,适宜身体条件较好的患者中。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Harris评分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039-02

老年股骨颈骨折(FNF)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主要有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1],本研究就两种术式的优缺点展开对比,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骨科2016年5月—2018年8月收治的1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GardenⅢ~Ⅳ型骨折,排除合并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精神疾病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组:A组55例,男34例,女21例,年龄64~81岁,平均(69.2±2.1)岁;Garden分型:Ⅲ型43例,Ⅳ型12例。B组55例,年龄63~83岁,平均(69.6±2.3)岁;Garden分型:Ⅲ型40例,Ⅳ型15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硬膜外麻醉,侧俯卧位,健侧在下,屈髋45°,经前方入路,切断臀中肌,暴露关节囊并切开翻向两侧,探查股骨颈骨折的部位,显露出留在髋臼内的股骨头骨折端,用股骨头取出器钻入股骨头部,将股骨头拉离髋臼,截断圆韧带后取出股骨头,然后选择合适的假体股骨头修正后,置放并进行复位,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毕。B组:硬膜外麻醉,健侧卧位,取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显露出关节囊后,切开关节囊,进行股骨颈截骨,取出股骨头,切除圆韧带,磨挫髋臼,选择合适的臼杯,安装臼杯和衬垫,扩充股骨髓腔,植入生物型假体,最后将切断的臀中肌、臀小肌缝合回原处,逐层关闭切口,留置引流管,术毕。

1.3观察指标

收集整理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1年、2年使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检验数据,计数/计量数据的对比采用χ2/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B组,P<0.05;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对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A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且术后2年的Harris评分低于B组,P<0.05。见表1~表3。

表1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

表3两组的Harris评分对比

3.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由于身体条件差,对手术的耐受力差,术后需长时间卧床易出现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有重要临床意义[2-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均有一定疗效,能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则相对更为复杂,手术的风险较大,手术创伤较大。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B组,与骆雷锋[4]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证实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优势。当然全髋关节置换术也有其优势,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且术后2年的Harris评分低于B组,P<0.05;说明虽然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创伤较大,增加了围术期的风险,但是其远期效果较优,有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远期并发症发生。全髋关节置换术能使髋臼假体与股骨头假体之间实现完全的匹配,避免组织与假体之间的摩擦导致的髋臼软骨磨损,避免关节磨损、假体松动、疼痛等并发症[5],故而全髋关节置换术适宜用于身体条件较好的患者中。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股骨头假体与骨性髋臼之间很难达到完全匹配,一出现骨性髋臼负重区应力集中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在行走时易出现髋部疼痛,长时间引起髋臼磨损,严重者可穿透髋臼底,造成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关节功能丧失。因此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更适宜用于身体基础条件差、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中。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各有优缺点,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科学选择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叶向阳,王华磊,赵玉果,等.一期全髋置换与股骨头置换修复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功能与并发症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22):3328-3336.

[2]张广平,陈龙,段伟晓,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16):1517-1520.

[3]曾凌,孟庆鑫,刘斌,等.老年股骨颈骨折不同手术方法选择的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2):184-186.

[4]骆雷锋,袁文旗,刘照树,等.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J].创伤外科杂志,2018,20(6):467-470.

[5]唐朴勤,周雪松,陈晓婷,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1):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