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国产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临床观察

马伟斌赵雪莲张正利

马伟斌赵雪莲张正利(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737109)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8-0250-02

【摘要】目的国产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择期或急诊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或急诊剖宫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组(CF组)和氯普鲁卡因(C组);药物分别为3%氯普鲁卡因复合0.1mg芬太尼和3%氯普鲁卡因;两组产妇均在右侧卧位下于L2-3间隙用“针内针”方法行腰麻留置硬膜外导管备用,并记录麻醉等待时间,最高平面,硬膜外追加药物的情况,术中心率、血压变化和麻黄碱的使用情况,记录手术中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并记录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结果所有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无需改变麻醉方式或静脉辅助用药。CF组硬膜腔内追加药物率,低血压发生率和麻黄碱使用率明显少于C组(P<0.01),恶心、呕吐和胸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C组(P<0.05)。结论3%氯普鲁卡因复合0.1mg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能为剖宫产提供满意的麻醉。

【关键词】国产氯普鲁卡因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

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共有起效快、阻滞完善,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成为麻醉和产科医师的共识,但因运动阻滞效果弱、时间较、术中低血压和恶心呕吐发生率高的缺点,本研究用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观察其在剖宫产手术中运用的可行性。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正规产检ASAI或Ⅱ级足月妊娠100例,平均孕周38+5周,年龄24-40岁,体重60-80kg,排除胎儿畸形,妊娠合并内分泌疾病和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100例产妇随机双盲分为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组(CF组)和氯普鲁卡因(C组)。

麻醉方法

入室后检测ECG、HR、SBP、DBP、和SPO2.开放静脉通道,麻醉前给予复方乳酸钠8-10ml/kg,两组产妇均在右侧卧位下于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用“针内针”行腰麻穿刺行腰麻,CF组药物3%氯普鲁卡因复合0.1mg芬太尼,C组药物为3%氯普鲁卡因。生理盐水稀释到2ml,推注时间为10min后留置硬膜外导管备用,平卧后右侧髂腰部垫高15°左右,针刺测试患者疼痛消失的平面,痛觉消失达T7以上开始手术,8min未达到此平面,可用1.73%碳酸利多卡因以3ml为单位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入,使平面达到T7以上,监测发现患者出现低血压(SBP<90mmHg或MAP低于基础值的20%)或心动过缓(HR<50次/分)给予麻黄碱或阿托品。手术中根据麻醉平面消显情况过手术者明显感觉肌紧张影响手术为硬膜外追加药物的指证,术后静脉镇痛。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麻醉期间的HR、SBP、SPO2变化,以及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寒颤、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和Ramsay镇静评分,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随访3h内的下肢肌力恢复情况以及追加局麻药物的情况,同时记录手术中补液量和尿量,记录新生儿体重、出生1min和5min时Apgar评分并征询产科医生和产妇对麻醉效果的评价。医生标准为:很满意(患者无痛,肌松满意)、比较满意(患者无痛,探查时患者有反应或稍感肌紧)、一般(患者无痛,肌松不佳)、不满意(患者有疼痛)。产妇标准为:很满意(无痛全产适)、比较满意(无痛,稍感晕或有恶心胸闷等不适)、一般(部分时间稍感疼痛)、不满意(手术感觉有疼痛)。

统计学分析:所得数据主用SPSSI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标准差(x-±S)表示,组间t检验。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持续时间、补液量和尿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改变麻醉方式或生产静脉辅助用药。C下组硬膜外腔追加药物率、低血压发生率、麻黄碱使用率和麻黄碱平均用量均明显少于C组(P<0.05);恶心呕吐和胸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以及运动恢复时间、下肢肌力恢复到Bromage0分的时间明显快于C组(P<0.05)(表1)。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现寒颤、皮肤瘙痒和呼吸困难,两组新生儿体重和出生后1.5min时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医师对麻醉的评价两组无统计学意义,CF组产妇满意率明显高于C组(P<0.05)。

表1麻醉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下肢肌力恢复到Bromge0分

时间

组别CF组C组

例数50例50例

追加药物2(4%)5(20%)

低血压5(20%)12(24%)

麻黄碱使用3(6%)14(28%)

麻黄碱平均使用量(mg)10mg15.8mg

恶心3(6%)6(12%)

呕吐1(2%)3(6%)

胸闷1(2%)5(20%)

痛觉消失时间(min)3±1min5±2min

运动阻滞时间(min)6±2min9±2min

痛觉恢复时间(min)56±5min65±6min

运动恢复时间(min)50±8min68±10min

下肢肌力恢复到Bromge0分时间(min)70±26min92±32min

讨论

剖宫产为更多的孕妇所接受,但往往以威胁母婴安全的临床症状和监测指标为指证,不论是急诊还是择期都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分娩出胎儿,麻醉起效时间尤其重要,另外部分急诊产妇大多有禁食,预防和减少恶心也是麻醉医师必须考虑的,尽管选择起效快的腰麻已成为产科医师和麻醉医师的共识,但考虑到腰麻容易发生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危害,具体的麻醉实施方法仍在探索中。氯普鲁卡因是普鲁卡因的衍生物,具有起效快、阻滞完善,近年来在手术中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1-3],但因运动阻滞效果弱、时间较,而芬太尼是目前具有安全范围静脉血控镇痛的常用的阿片类药物。本文通过局麻药中加入了阿片药物,两者有协同作用,以期望较单一氯普鲁卡因腰麻更好的麻醉效果,同时减少氯普鲁卡因的用药剂量。

本组病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较满意的麻醉效果,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无一例患者改变麻醉方式或静脉辅助用药。说明氯普鲁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剖宫产中时可行的,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比单用氯普鲁卡因麻醉有明显减少。有研究认为小剂量腰麻的成功与腰-硬联合麻醉对硬膜腔的开放,硬膜外腔主动注入生理盐水有关[4]。促进了局麻药在蛛网膜下腔的扩散从而满足手术的需求。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有了明显减少。尽管两组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但两组患者比较3%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0.1mg腰麻较3%氯普鲁卡因在穿刺部位药物容量、注射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能提供更好的麻醉效果,主要表现在硬膜外追加药物的比例下降,低血压发生率少、程度轻,麻黄碱的用量、恶心呕吐和胸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减少,没有增加瘙痒和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下肢肌力恢复到Bromage0分的时间明显加快,同时新生儿Apgar评分也令人满意再次证明3%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0.1mg在剖宫产中可以减少麻醉中的不良反应,是可行的。

本研究对麻醉效果观察的另一发现是:产妇多麻醉效果的评价也出现了一些不同,CF组较C组产妇满意率高,说明CF组患者麻醉效果确切的同时,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经历更加舒适。术后随访还发现两组患者下肢肌力的恢复也有明显差异,说明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对促进产妇早期自主活动亦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3%氯普鲁卡因复合0.1mg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能够为剖宫产提供足够满意的麻醉,患者术后感觉更加舒适。

参考文献

[1]傅润乔,田玉科,徐建国.《认识氯普鲁卡因》,临床麻醉学杂志[J]2007.23.P437-P438.

[2]闫爱国,刘顺兴,李敏,等.《氯普鲁卡因与布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J]2008.24.P30-P31.

[3]傅润乔,张晓红,赵宏利,等《氯普鲁卡因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研究》,临床麻醉学杂志[J].2009.25.P43-P47.

[4]罗小伟,华丽《剖宫产术中右倾体位注药对硬膜外麻醉药扩散及麻醉效果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J].2009.25.P636-P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