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3

阶段性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谢亚利

河南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476000

【摘要】目的研究阶段性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12例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观察组患者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一问一答式健康教育。将两组的应用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率提高,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在临床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阶段性健康教育;依从性。

Phaseofhealtheducationoncomplianceinpatientswithcoronaryinterventioneffect.

XieYali

ShangqiuCityofCardiology,FirstPeople'sHospital,Shangqiu476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Researchphaseofhealtheducationoncomplianceinpatientswithcoronaryinterventioneffect.Methods112casesofintervention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56casesineachgrouptoobservethegroupstageinpatientswithhealtheducationforpatientswiththetraditionalcontrolgroupquestionandanswertypeofhealtheducation.Applicationresultsforthetwogroupscompared.Result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experimentalgroupweresignificantlyincreasedcompliance,adverselifestyleimprovementrate,complicationratedecreased(P<0.05).ConclusionThehealtheducationphaseeffectsintheclinicalapplicationofteachingisgood,worthyof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coronaryintervention;periodichealtheducation;compliance.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发病率急剧上升,且日趋年轻化,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目前应用最多、最有效的诊断及治疗冠心病的方法,而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进而预防血管再堵塞的发生[1]。为提高患者对介入治疗的了解及治疗的主动性,对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很有必要[2]。笔者通过对本院112例介入术患者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和传统健康教育对比分析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抽取我院心内科2009年1月到2010年1月112例介入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调查,其中男性62例,女性50例;年龄42-76岁,平均58岁;职业:工人60例,农民21例,干部20例,无业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职业、医疗报销方法的情况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试验组在整体护理基础上针对个体及疾病各个阶段有的放矢的进行健康教育,从实用性、针对性、阶段性、保护性等几个原则上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对照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随机指导,不作具体要求。调查结果以问卷方法取得,发放问卷112例,回收问卷112例,回收率100%。

1.3统计学方法

2.2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改善

冠心病(CHD)患者大多为A型性格,争强好胜,具有时间紧迫感,病情发作时又多有紧张、焦虑、抑郁情绪,美国专家认为CHD患者心理上的压力和情绪紧张对病死率有明显的提高。经过健康教育患者消除了紧张、恐惧的心理,增强了信心。患者的焦虑等不良情绪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患者对此认识不足,而综合性的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情绪障碍。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发展阶段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进行效地腱康教育,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2.3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通过系统地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加强术前排尿训练可以减少卧位排尿困难的发生;通过早期的功能锻炼,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预防穿刺部位血肿的发生,也降低了穿刺处渗血及腰背部疼痛不适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患者的焦虑、烦躁失眠不适及迷走神经反射。因此,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对于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护士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3讨论

3.1阶段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PCI患者对介入治疗知识有迫切的需求,我国的健康教育时间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入院当天[3];大多数患者对介入知识认识不足,需要了解术前常识、术中配合、术后处置、危险程度、用药、治疗效果及饮食等方面知识,为提高患者对介入治疗的了解及治疗的主动性,对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很有必要。患者对介入手术并发症知识关注程度最高,然后依次为药物治疗、介入手术操作和冠心病基础知识,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知识需求特点把握规律性,针对个体有的放矢地开展健康教育。

3.2影响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依从性的因素

依从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医疗指导的一致程度,包括服药、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临床上有关健康教育对病人依从性影响的研究很多,但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依从性的影响在国内尚未得到广泛共识。研究发现,冠心病病人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的得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

3.2多阶段健康教育对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依从性的措施

3.2.1术前健康教育

术前病人由于对环境、角色、情绪处于适应和调整状态,加之对有关知识缺乏了解和足够的熟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惧怕和紧张心理。因此术前的健康教育对病人术中的配合和术后的适应是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管床护士应根据病人的接受能力,采用多种方式(如图片式、幻灯、口头讲解等),全面、系统、具体地向病人讲解心脏的解剖、生理功能、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手术的意义、目的和方法,术前预备的内容及其原因、必要性:包括青霉素皮试、碘过敏试验、各种化验预备、穿刺部位皮肤的预备、练习床上平卧大小便,术中和术后可能经历的感觉等等。通过以上教育,使病人增加对疾病和手术的熟悉和了解,减少焦虑和惧怕,更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各种检查、治疗,勇敢的面对和迎接手术。

3.2。2术中心理疏导

手术可引起病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冠心病患者对手术侵袭的反应和处理能力减弱,而且介入治疗中病人意识清醒,其紧张、惧怕情绪更为突出。护士要守在病人身边,轻轻抚摩病人的手,轻声询问病人的感觉,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有些病人虽然惧怕、焦虑,有些不适,但由于一些原因不便或不愿说出来,所以,护士要细心观察病人的肢体语言,发现病人紧张或疼痛时,及时给予有效的关怀、开导和帮助,使病人心理和生理等方面达到最佳状态,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组实行心理疏导后术中配合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护士应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改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3.2.3术后健康教育

首先要向病人及家属讲明手术的效果,以消除病人和家属的担忧,其次具体地向病人及家属讲明术后的注意事项及其重要性:如多饮水以利造影剂的排出,平卧所需的时间,沙袋压迫的时间,加压绷带拆除的时间,若做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时用手压迫穿刺点等。对于病人不习惯的活动(如床上大、小便),要多解释、多帮忙、多引导。通过积极的健康教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早日康复。同时,鼓励家属、亲友、朋友要经常探视,给予情感支持,使病人能感受到家人的照顾,来自各方面的关爱和自己存在的价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合理搭配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并鼓励病人进行力所能及的日常自理活动。

3.2.4出院健康教育

护理阶段性教育的薄弱环节在于出院期,手术成功及症状明显减轻给病人及家属带来的喜悦,使病人及家属轻易放松对疾病的警惕,加之护士工作忙,轻易忽视病人的出院宣教,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和坚持良好生活习惯的依从性较差。所以一定要做好病人的出院指导工作,发放冠心病介入术后出院指导卡,写明饮食、运动注意事项,不吸烟、不饮酒,吸烟者应下决心戒除。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应控制血压及血糖。血脂高者要控制血脂水平。有肥胖者要减肥,要求病人出院后仍要继续坚持进行药物治疗(极其重要),定期到医院随访,并告之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有不适,随时门诊复查。

总之,健康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变病人不健康行为,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行为,而行为的改变过程要经历“服从、同化、内化”态度改变的阶段,遵循教育知、信、行的行为改变模式,这一过程是复杂的,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阶段性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患病与手术的各个环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甚至同一患者的不同疾病时期的健康需求是不同的。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持续进行”的原则广泛开展阶段性健康教育,拓展护士知识层次,提高患者满意度,克服各种不利因素,降低病人的焦虑程度,也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4]。本研究表明,阶段性健康教育在临床上应用效果教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吕慧.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实用全科医学,2005,3(6):502.

[2]张会,毛燕君,万燕,等心脏介入手术患青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J].国际医疗卫生导报,2006,12(1):98

[3]孙华.健康教育流程表在高龄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6,4(9):57.

[4]张晓君.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术前健康教育对心理障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7月第29卷1833-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