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痈中医辨证论治

/ 2

肛痈中医辨证论治

宋玉龙

宋玉龙(黑龙江省塔河县人民医院165200)

(一)辨证思路

1.辨部位肛痈是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慢性感染。肛管直肠周围存在许多间隙,故肛痈可发生在不同的部位,临床上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名称。同时,不同部位的肛痈,其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也各有差异,因此,辨别肛痈的部位对于肛痈的诊断和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位肛痈:位于肛提肌以上的间隙称为高位间隙,高位间隙的脓肿称为高位脓肿。主要有以下几种:

1)骨盆直肠间隙脓肿:位于骨盆直肠间隙内,感染常由直肠炎、直肠溃疡和直肠外伤引起,也可由肌问脓肿或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向上扩散而成。骨盆直肠间隙上界为腹膜,下界为肛提肌,后为侧韧带和直肠,前面男性为前列腺和精囊,女为子宫和阔韧带,其容积大,位置深,故患者局部症状常不明显,而全身感染症状重。患者自觉直肠内坠胀,有便意,排便时加重,有时有排尿困难。全身症状可有发热、恶寒、乏力等。检查一般肛门周围无异常,指诊时可在直肠前侧壁外发现有浸润、压痛、隆起,甚至波动感。诊断主要靠穿刺抽脓,以手指在直肠定位,由肛门周围皮肤进针进行穿刺抽吸,抽出脓液即可确诊。必要时做肛管超声检查以协助诊断。在临床上对于发热、恶寒、白细胞增高并有肛门部不适的患者,必须进行肛管直肠指诊,方能避免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的漏诊。临床上若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未能及时诊断和处理,脓液可进入直肠后间隙并通过直肠后间隙进入对侧骨盆直肠间隙,形成直肠后间隙脓肿或高位马蹄形脓肿;有时脓液可向下方穿过肛提肌进入骨盆直肠间隙,然后穿破皮肤,形成高位肛瘘;偶尔脓液可沿腹膜后间隙向上扩散到下腹部形成盆腔脓肿。

2)直肠后间隙脓肿:位于直肠后间隙内,临床较为少见。其形成的原因较多,肛窦的感染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其他如黏膜下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的直接扩散也是常见的原因,直肠溃疡、炎症、外伤、骶尾骨化脓性病变也可引起直肠后间隙脓肿。便时不适是较早期的症状,初起有恶寒、发热、直肠及肛门区沉重感,骶尾部出现钝性疼痛;病变继续发展,全身症状加重。诊断主要依靠指诊,手指压迫尾骨尖时可引起剧痛,直肠指诊于直肠后壁有压痛、隆起或波动感。

3)直肠黏膜下脓肿:位于直肠黏膜下间隙内,多由痔注射不当,内痔继发感染或肛腺感染引起。患者自觉直肠内有沉重坠胀感,排便时疼痛明显,伴有较明显的全身症状,但肛门外无异常发现,肛管直肠指诊时直肠壁可触及圆形、椭圆形或条索状隆起,有触痛或波动感。有时脓肿较大,上缘不能触及。黏膜下脓肿可直接破入直肠内,也可穿过肠壁向直肠后间隙、骨盆直肠间隙、坐骨直肠间隙蔓延。

4)高位肌间脓肿:位于直肠下部肛提肌上方的直肠环肌与纵肌之间的结缔组织内。常由肛窦炎、直肠炎、内痔或直肠损伤继发感染形成。发病较隐匿,患者常在内痔破溃后有分泌物自直肠内排出时才有感觉。之前有时仅自觉肛门内有坠胀感,逐渐出现胀痛,伴有全身症状。直肠指诊可在直肠壁上触及圆形或卵圆形隆起,有压痛或波动,若脓肿破裂,有时可扪及破溃口,肛门镜检查可见直肠壁有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或充血糜烂,溃后可看到开口,在直肠周围加压,可见脓液自开口处流出。

(2)低位肛痈

1)肛门皮下脓肿:位于肛周皮下间隙,是最常见的一类肛痈。多由肛腺感染后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扩散而成。常发生于肛门边缘,脓肿一般较小,因其位置较表浅,故局部症状较重,但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2)低位肌间脓肿:位于齿线以下,内外括约肌之间。脓肿一般较小,全身感染症状很轻,局部持续性或搏动性疼痛明显,受压或咳嗽时加重,肛缘红肿不明显,但指诊时肛管内有肿块隆起,压痛明显。如不及时切开引流,脓液向下可沿外括约肌皮下部扩散,穿破皮肤,形成低位肛瘘;脓液向上可沿联合纵肌间隔穿入肛提肌上,形成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脓液也可沿联合纵肌中间间隔与内侧间隔穿入直肠纵肌与环肌之间,形成高位肌间脓肿;脓液向外可沿联合纵肌外侧间隔,经外括约肌深部与浅部之间或外括约肌深部与肛提肌之间,穿入坐骨直肠间隙,形成坐骨直肠间隙脓肿。

3)肛管后深间隙脓肿:位于肛管后深间隙内,此间隙虽小,但临床上却很重要。成人肛腺多位于肛管后部,又多通入肛管直肠交界处后正中偏左或偏右侧的肛窦内。肛窦感染后沿通入其内的肛腺蔓延,初期形成低位肌问脓肿,继后脓肿可穿过直肠纵肌,沿肛门外括约肌深部与浅部之间侵入肛管后深间隙,形成肛管后深间隙脓肿。肛管后深间隙脓肿位置较深,初期局部症状不明显而体温升高,继后局部疼痛剧烈,肛门后方有一明显触痛区,挤压肛门后间隙处可引起剧痛。有时脓液将肛提肌上推,指诊时易误诊为肛提肌上脓肿,临床上应注意鉴别。肛管后深间隙脓肿成脓后,如不及时引流,感染可蔓延至坐骨直肠间隙,形成坐骨直肠间隙脓肿。

4)肛管后浅间隙脓肿:位于肛管后浅间隙内,位置表浅,局部红肿热痛及触痛明显。脓液可向肛管后深间隙蔓延,形成肛管后深间隙脓肿。

5)肛管前深间隙脓肿:位于肛管前深间隙内,早期局部症状不明显,可表现为体温升高,肛门前方可有压痛。如不及时引流有可能蔓延到坐骨直肠间隙。

6)肛管前浅间隙脓肿:位置表浅,局部症状明显。

2.辨分期肛痈临床上可分为三期,即初期、成脓期和溃后期。初期主要表现为局部的肿胀疼痛,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成脓期则症状加重,疼痛呈跳痛,坐卧不宁,出现发热、纳呆、便秘尿赤等明显全身症状。脓肿经引流或自行溃破后进入溃后期,局部肿痛及全身症状很快消失,但往往难以收口,时有脓水渗流,遗留肛漏。

3.辨虚实

实证:局部红、肿、热、痛,病情发展迅速。溃后脓液为黄白色,质稠厚,带有粪臭味。伴有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虚证:局部红、肿、热、痛不明显,病情发展缓慢,成脓较慢,溃后脓液淡白稀薄或夹有败絮样物质,气味不臭或微带粪臭味,溃口凹陷。全身倦怠乏力,一般不发热或有虚热。舌质红或淡,舌苔薄腻,脉弦细或濡缓。如属肺虚者,可兼见咳嗽咯血,骨蒸潮热,颧红盗汗;属脾虚者,兼见神倦纳呆,大便溏薄。

(二)分证论治

1.湿热蕴结证

症舌脉: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皮肤煅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分析:湿热蕴结肛门,局部气血郁滞,经络阻塞,不通则痛,故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皮肤焮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蕴结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主方:黄连解毒汤(《外科秘要》引崔氏方)合仙方活命饮(《医宗金鉴》)。

黄连、黄柏、黄芩、栀子、防风、当归、陈皮、白芷、金银花、甘草、穿山甲、皂角刺、赤芍、乳香、没药、天花粉。

加减:热毒盛者加生大黄、蒲公英等;湿热盛者加苍术、萆薢、泽泻等。

2.气滞血瘀证

症舌脉:肛门局部肿起,疼痛较轻,触之硬结,皮色正常或发黯,舌黯红或有瘀斑,脉细或涩。

病机分析:气滞血瘀,肛门局部气血不通,经络阻塞,郁结不散,故局部肿起,触之硬结。因以气滞血瘀为主,热象不明显,故皮色正常或发黯。舌黯红或有瘀斑,脉细或涩为气滞血瘀之征。

治法: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主方:活血散瘀汤(《外科正宗》)。

川芎、当归尾、赤芍、苏木、丹皮、枳壳、瓜蒌仁、桃仁、槟榔、酒大黄。

加减:热盛者可加黄芩、栀子、金银花等;湿盛者可加泽泻、黄柏、萆薢等;便秘者可加火麻仁、莱菔子等。

3.火毒炽盛证

症舌脉:肛周肿痛剧烈,持续数日,痛如鸡啄,难以入寐,伴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舌红,苔黄,脉弦滑。

病机分析:湿热蕴久,或血瘀日久,化火生毒,火毒炽盛,热盛肉腐则成脓,形成肛痈。局部气血郁阻,不通则痛;因火毒炽盛,不能消散,故疼痛持续数日,痛如鸡啄,难以入寐;因火毒致肛周红肿。舌红,苔黄,脉弦滑均为热盛之征。

治法:清热解毒透脓。

主方:透脓散(《外科正宗》)。

山甲、皂刺、生芪、当归、川芎。

加减:湿盛者可加苍术、黄柏、黄芩、泽泻等;热盛者可加地丁、野菊花、蒲公英、栀子等;

便干者可加火麻仁、大黄、枳壳等。

4.阴虚毒恋证

症舌脉:肛周肿痛,皮色黯红,成脓时间长,溃后脓出稀薄,疮口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病机分析:阴虚火旺,邪毒不尽,局部气血不畅,故肛周肿痛,皮色黯红,成脓时间长,溃后脓出稀薄,疮口难敛。午后潮热,心烦口干,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征象。

治法:养阴清热,祛湿解毒。

主方: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合三妙丸(《医学正传》)。

青蒿、鳖甲、丹皮、生地、知母、黄柏、苍术、牛膝。

加减:肺虚者加沙参、麦冬;脾虚者加白术、山药、扁豆;肾虚者加龟板、玄参,生地改熟地。

临证参考:肛痈由于发病部位多属足太阳膀胱经,该经为湿热所聚之腑,故发病多与湿热下注有关,选方用药时应注意除湿清热。足太阳膀胱经少气多血,少气则痈肿难于起发,治应重在补托。为使药力直达病所,适当配以引经药,如羌活、黄柏。另外,在治疗中应注意勿伤胃气。因治痈疽多用寒凉药,但不等于剂量越大,用药越多,效果越好。相反,克伐太过,必损胃气,胃气败伤,则生化乏源,加之痈疽溃后,脓毒既泻,气血亦损,气血不足,则新肉难生,伤口难敛。所以应遵前人“衰其大半而止”之训,切勿药过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