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血小板抗体检测在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人类血小板抗体检测在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意义

萨初然贵

(内蒙古赤峰市医院儿科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目的:分析人类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治疗中的意义。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共60例,按照患儿的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多次血小板输注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进行2~5次血小板输注,对照组患儿进行5次以上血小板输注,对比两组患儿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人类血小板抗体检测能够提高血小板输注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人类血小板抗体检测;治疗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187-01

近几年,社会人口患病率越来越高,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F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儿童期多为原发性,如果没有及时的检测出来,对患儿的影响是极大的,严重的会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治疗中进行人类血小板抗体检测,对患儿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1]。检测患者、供者血液的血小板抗体是可行的、必要的,目的是进一步保证输血安全。本文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共60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进行人类血小板抗体检测,并对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共60例,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儿年龄在6个月~13岁之间,平均年龄(5.5±2.5)岁,其中男患儿20例,女患儿10例,对照组患儿年龄在7个月~12岁之间,平均年龄(4.5±2.3)岁,其中男患儿13例,女患儿17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经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30例患儿和对照组30例患儿在住院后采集静脉血,在清晨空腹状态采集静脉血[2]。两组患儿均采用普通血清真空管,采集量为5ml,给予枸橼酸钠抗凝,进行离心,频率为3000r/min,时间为10min,然后取上层血浆保存在20℃环境中待检,本次检测采用的仪器是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对血小板抗体进行检测。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60例患儿所有数据均行SPSS17.0软件处理,其中两组计量资料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技术资料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经对比,输注次数与血小板阳性率有直接关系,对照组输注2~5次,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76.67%,实验组患儿的输注次数为5次以上,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100.00%,具有明显差异存在,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两组患儿人类血小板抗体检测率对比

3.讨论

随着环境的污染、饮食的不规律、工作压力等等方面,近几年我国发病率逐年增加[3]。目前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相关学家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成减少和破坏过多2个方面,儿童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感染、窒息、免疫等等。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对儿童免疫因素造成的血小板减少越来越受关注。目前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方法有多次血小板输注,但是不同输注次数对治疗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患儿进行血小板抗体的检测是可行的、必要的,目的是进一步保证输血安全。本次选取60例患儿进行调查分析,对比输注2~5次和输注5次以上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输注5次以上的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4]。

综上所述,人类血小板抗体检测的方式能够作为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输注治疗的重要因素,提高输注质量,避免血源浪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聪聪,刘玉峰,魏林林,等.人类血小板抗体检测在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意义[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3):213-216.

[2]凌云,孔欣,陈宝安,等.两种不同来源血小板进行基于光子晶体技术的血小板抗体检测的对比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5):758-761.

[3]孙丽芳.国产与进口试剂盒在血小板抗体检测中的比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5):673-674.

[4]邵智利,马德冉,韩利霞,等.血小板抗体检测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11):1265-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