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阶段电力企业养老保险工作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现阶段电力企业养老保险工作管理

李文军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030012)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人们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电力企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为深化电力企业改革,加速电力工业的发展,稳定职工队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电力企业养老保险由行业统筹转移到地方统筹,养老金待遇明显下降,退休员工队伍反响比较大。因此,研究现阶段电力企业养老保险工作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企业;养老保险;工作管理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养老保险的重视度也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劳动者在岗位上为社会和企业创造了财富,所以理应在老年的时候享受相应的养老金。在我国现今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实行几十年,电力企业作为国有控股企业,既不同于机关、事业单位,也不同于民营企业,在养老保险工作中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便对现阶段电力企业养老保险工作管理进行了探讨。

一、当前电力企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体系不健全

电力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职工养老保险的问题,同时,应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电力企业的发展情况等完善电力企业的养老保险体系,才能给予退休职工一定的安全保障。然而,从当前电力企业养老保险运行的情况来分析,整体养老保险体系不够完善,经常会忽视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再加上企业以及职工对养老保险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等,经常会忽视电力企业养老保险的完善,无法给电力企业退休员工带来更多的保障。

(二)养老保险管理落后

我国电力企业很多还没有建立养老保险资金专项管理制度,养老保险管理机构不健全,有的企业未成立专门的社会保险办公室来管理养老保险资金,对于资金的管理没有专人负责,也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使得养老保险管理工作不够规范、系统,甚至有出现挪用养老保险基金用于风险投资等违法现象,这可能会造成电力企业内部秩序的不稳定。由于养老保险关系到职工退休后的待遇,如果管理不善,容易导致离退休职工的不满甚至突发性事件,同时影响在职职工参保的安全感和积极性。由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后,导致企业与上级管理部门沟通不利,个人养老保险金透明度不高,管理系统的漏洞导致有领导暗中克扣员工养老保险、中饱私囊的现象。这些都不利于电力企业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国家社保工作制度的有效实施。

(三)职工参保积极性不高

电力企业中很多领导和职工对养老保险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参保的意识淡薄。由于在电力企业属于企业性质,养老保险和其他险种一样实行社会统筹,都是由企业和个人、国家三者共同承担,在工资收入并不很高的情况下,职工潜意识中不愿意拿出一部分钱为了几十年之后的事情进行投资,更多的是注重当下,甚至有职工和企业达成协议将养老保险企业应支付的部分作为补助直接发放到工资里。再者,同样作为社会保险的险种,员工更多认为养老保险的用处还不及医疗保险,因为医疗保险是直接就可以受益的,而养老保险却要等到几十年退休后才能受益。

另外,电力企业经历了由行业统筹转变为地方、社会统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工缴费多了,待遇却下降了,另一方面由于现今养老金双轨制的特点,电力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通常只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在工作时期需要缴纳部分保险金,退休后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相比较而言机关、事业单位则不需要缴费,但在养老资金待遇上却远远高于企业职工,并且这之间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这样的差距使得电力企业职工会有不公平的心理,这些思想观念导致养老保险工作管理难度增大。

二、电力企业养老保险工作管理措施

(一)构建具有电力企业特色的养老体系

降低电气企业与其他机关单位的养老待遇差距,构建具有电力企业特色的养老体系。具有电力企业特色的养老体系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措施为:第一,依据电力企业自身经济能力,将企业效益与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挂钩;第二,当两者达到一定比例水平时,企业应为职工办理养老保险;第三,当企业职工在办理退休手续后,企业便需按月或按季度发放养老保险金,以保障职工在退休后的稳定收入来源。

(二)延长企业职工退休年限

基于我国法律,劳动是权利与义务的结合。在《企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实施初期,缩短部分企业职工退休年限是对其在劳动义务的体谅,不仅使少部分职工提早享受社会保障及退休津补贴,也是一种福利型鼓励政策。由于当时绝大多数职工收入结构单一,在办理离退休手续后,收入不受其影响,而现今职工收入结构复杂,不仅有各种奖金,还有存在其他补贴、津贴等。并且,我国老龄化加重,缩短部分企业职工退休年限己不符合我国国情,企业应延长企业职工退休年限。具体措施:第一,制定统一退休年限,企业可基于国家政策灵活应用,可对企业男女职工实施同年龄离退休,或将女性职工离退休年龄延长至60岁;第二,取消部分工种提前办理离退休手续。

(三)调整电力企业年金待遇标准

企业年金制是以国家为指导结合企业自身经济状况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是养老保险体系完善的重要内容。但当前我国政府对企业年金的性质和定位不明确,企业内对年金的认识普遍不足,这也导致年金计划执行缓慢。电力企业可以采用直接薪酬奖励并进入缴费基数的方式,对于服务年限长、技术水平较高及项目成果显著的员工,通过一次性薪酬奖励并进入缴费基数进行补偿,使其获得与付出相应的回报,从而促进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完成各类考核指标。电力企业年金制度对退休员工的生活保障影响力重大,积极开创电力行业的年金制度,有利于增强行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稳定职工队伍建设,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养老保险是保障企业职工生活的重要制度,是企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建立和完善电力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对维护企业的职工队伍稳定,促进企业发展及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电力企业是国家的重点企业之一,而在养老保险的工作上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以上作者主要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电力企业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改进对策,希望可以改变当今电力企业养老保险的现状,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给企业职工创造利益的同时,保障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爱春,杨聚国.新时期做好电力企业养老保险管理的几点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45.

[2]陈英姿,冷莉,曹思颖.电力企业养老保险存在问题分析及完善措施[J].人才资源开发,2016,(18):107.

[3]邢志平,冯烨.电力企业养老保险存在问题分析及完善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3,(2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