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疾病康复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疾病康复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丽

宜宾市叙州区精神病医院四川省宜宾市644000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为实验对象,按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患者入院后统一均接受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康复,对照组接受于基础一般护理,实验组由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康复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医生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护士用精神病人观察量表(NOSIE)作为评定工具,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实验组NOSIE评分(118.86±9.9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16.03±20.10)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BPRS评分(48.55±8.8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3.27±6.5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疾病者减轻缓解症状,恢复正常心理社会功能,及预防病情复发。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尽早恢复,改善患者远期目标促进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因此具备临床价值可广泛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精神疾病;康复期;效果

精神病症状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异常改变不受患者主观意识的控制,还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增加患者残疾的危险性。情绪和认知是彼此依赖的,错误的认知让患者糟糕的情绪随病程延长,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1]针对这一情况,采取对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很有必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药物治疗3个月,用住院病人BPRS的量表和NOSIE量表总分反映,病情越严重评估总分越高。按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1-55岁,平均年龄43岁。实验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8岁。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同时基础一般护理,治疗3个月后患者康复,实验组由培训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1.2.1建立治疗关系

由于疾病和环境的改变患者的情绪经常不稳定,合理的需求能够办到的一定要力求办到,让病人相信护士,细微的响声

、微弱的光线、轻声的谈话,甚至衣服碰到病人的身体都会成为破坏睡眠的因素。任何一位细心的有临床心理学经验的护理人员,都会从人道主义出发,主动地给患者以帮助,甚至自觉地守护患者,直到他入睡。平时与患者交流心理护理人员注意语音语调,让患者体会到人们的关心、温暖而安心住院,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倾听

有的患者感觉疾病就像恶魔一样控制自己,不能自行摆脱。这时,患者需要得到安慰,和需要耐心倾听他们的经历,探讨患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并利用合理情绪疗法及时给心理疏导[2],减轻病人痛苦,扭转病人的人格或性情变化,使治疗顺利进行。

1.2.3自信心

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首先是估计自己的应付能力。有些人不自信,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而畏首畏尾,因害怕失败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心理护理人员正确指导他的自我认知能力,鼓励他,认可他,赞同他,积极肯定的表达,少用否定句,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鼓励参加住院期间的团体活动游戏,针对患者的良好行为要给予肯定笑脸迎接生活。

1.2.4人际关系

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甚至变得冷漠。鼓励他与亲人来往,家庭成员间的直接、清晰的相互交流,可以改变自身存在价值的态度,对他生存发展和稳定的生活质量起作正面作用。

1.2.5生活自理能力

精神病人的精神状态从疾病开始,就破坏了正常生活节律,使人的日常劳作、休息、睡眠节奏受到很大影响。心理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面对乐观态度,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一起制定策划康复工娱计划。有兴趣而不会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帮助他应对完成,使他增强应对事件的信心,稳定情绪。经常爱动手做事的患者长期积累经验,一般在病区会积极主动参与帮助护理人员完成更多的事情。

1.3评估方法

以BPRS和NOSIE作为评定工具,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比较

干预前,对照组与实验组BPRS评分(65.27±6.55)分和(60.23±6.30)分,对比无显著差异(t=1.309,p>0.05);心理护理后,实验组BPRS评分(48.55±8.8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3.27±6.54)分,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54,p<0.05)。

表1患者的BPRS护理干预前后情况的比较

3讨论

精神病的心理护理和药物治疗一样重要,在干预期间,少数患者实行半开放式管理,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对人际交往的恐惧感[3]。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干预后BPRS评分和NOSIE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合并药物治疗对精神病康复期格外重要,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维持良好的治疗关系,保证积极的治疗进展,这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尽早恢复,改善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4]。

参考文献:

[1]熊昆武,黄朝红,周莉.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心理护理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2):1423-1425.

[2]邱浩英,陈惠珍.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自尊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2):143-145

[3]曾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83例老年手术患者负性情感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10):1785-1786.

[4]张丽,杨泽秀,张选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今日健康》-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