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课堂的生命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试论语文课堂的生命教育

刘国臣

刘国臣山东省寿光市侯镇教育管理办公室262724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其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充分地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展开生命教育的必然性。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其中更是不乏作家文豪们优秀的人文关怀等内容,在这方面,语文学科有着比其他学科更为得天独厚的优势。现行的语文教材有大量的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课文,为我们提供了进行丰富的生命教育的素材。如:《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紫藤萝瀑布》、《提醒幸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生命生命》、《我的地坛》、《我为何而生》、《我的呼吁》、《人生的境界》、《人是什么》、《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还有一些体现儒家思想、反映儒家生命观的课文,如:《论语》、《孟子二章》等。有些带有传记色彩的课文,展示了主人公对生命的追求和热爱。如:《音乐巨人贝多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邓稼先》、《我的信念》。有关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课文,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珍珠鸟》、《猫》、《绿》、《斑羚飞渡》、《华南虎》、《大自然警号长鸣》等。不难看出,教材在编写上已经有意识地循着“生命”的轨迹,选取了体现生命教育主题的文章,力图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生命教育。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呢?

一、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中的人情美,能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这类作品有很多,由于内容、题材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学生很容易被感染。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之情。《我的母亲》表现的是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羚羊木雕》展示了孩子间的珍贵的友谊等等。

我也通过对课文作者生平事迹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向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课文中的很多作者尽管饱受各种挫折打击,有的还身患残疾,但都能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人生,豁达、超脱、乐观、勇敢地生活,让自己的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如苏轼、史铁生、海伦·凯勒等。我在讲课时充分利用“旁逸斜出”的方法,对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作比较详细的讲解,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作家史铁生在双腿残废后,经常去地坛,死亡的感觉一直笼罩在他的心头。也许一般人都考虑过生与死的问题,但是没有像史铁生那样贴近死亡。即便如此,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让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在《我与地坛》一文中,他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双腿残废的史铁生尚能在生与死的挣扎中重新唤起对生命的认识,我们四肢健全的中小学生们,何愁不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叙述了假设作者得到三天视力后要做的事情,生动真切地展现了盲人女作家美好纯洁的内心世界。作品强烈渴望光明,充满乐观情绪的文字,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高度热情和对生命意义的顽强追求。她那丰富的想象力、渊博的知识、高度的艺术文化修养、对理想的热烈憧憬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这些充满激情的文章,使学生懂得,应当如何珍惜光明,如何珍惜生命,如何对待生命,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美,从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生命力量,认识生命的意义

通过对描绘自然诗文的学习,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情境之中,欣赏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雄伟、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奇异、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之秀丽,感受自然之美;通过《月球之谜》,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探索无穷的未知世界,体味科学之美,通过《赵州桥》的精湛艺术,让学生领略人们的创造力、智慧,感受劳动成果之美。

《华南虎》中那只老虎在绝境中表现的对自由的执著追求,对冷酷现实的强烈反抗精神,既是对庸俗“观众”的谴责,也是对具有华南虎一样不羁灵魂的生命的颂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这样的寓言故事,怎样来挖掘人文因素——生命的意识呢?这些寓言故事主要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一种超生命力的能量,从而表现出生命意识的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人文精神。

三、引领学生抒写生命美,促使学生思考生命问题,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让学生思考生命话题,自主进行生命教育,写作是个很好的途径。通过教材内容的熏陶和专题的积累,学生对生命有了基本的认识,如果在作文教学中引入生命话题,那么,学生就会在写作中实现一个生命个体对生命的自我体验和深入思考,就可以促使他们去梳理、表达自己的生命感悟,通过引用、剖析,从而激活生命意识,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人格。《爱》、《感激》等话题,学生写出了人间的至情至爱;《我爱我家》则展示了家庭的温馨;以《绿》为话题,学生联系到了目前的环境污染,发出了保护地球母亲的号召;以《一路风景》为话题,学生描绘了祖国壮丽的山河,激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战争是一把双刃剑》则引发了学生对战争利弊的思考等等。让学生把对生命问题的思考写出来,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和生命意识。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启迪,让每一个孩子心中的生命之花都能够傲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