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让大课间体育活动更阳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跳绳让大课间体育活动更阳光

单雨峰

单雨峰社旗县教师进修学校河南南阳473300

中图分类号:G804.49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结合目前我国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综合学校体育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本学校开展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要求,从理论角度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关系、大课间体育活动与跳绳的关系进行了理性分析;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探讨了跳绳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具体内容的设计,以期为同类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可借鉴的蓝本。

关键词:跳绳;大课间体育活动;阳光体育活动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的体质状况与健康水平关系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自从2007年4月29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共同决定在全国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下简称阳光体育运动)以来,我国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体育师资得到了加强,体育课程进一步得到了保证,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在新课程改革步履蹒跚已遇阻碍的当前,面对在学校体育领域里日渐兴起的“体育课程校本化”浪潮,如何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更好的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更好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是当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所必须正视而解决的问题。

一、阳光体育运动与大课间体育活动

2006年12月23日,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经过由教育学、体育学、社会学以及医学等多方专家组成的专家研究团的全面调研,为我国中小学学生体质状况做出“号脉诊断”后,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在全国中小学校园中掀起了一股体育锻炼的热潮。从2007年4月29日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的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1]。

大课间体育活动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它是在学校传统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校体育活动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内涵、延伸了体育课程的空间、拓展了体育课程的结构,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大课间活动与传统的体育教学以及广播操等集体活动相比,活动时间长、内容多、开展形式灵活、练习强度大,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它已经成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更成为中小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和契机[2]。

从本质上来说,阳光体育运动与大课间体育活动都属于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二者的出发点都是立足于积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它们有着共同的属性和特点,比如活动项目的设定、地点、时间等灵活度与自由度都较大,但阳光体育运动要比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指导性与指引性更强,内容的包容性更大,阳光体育运动更注重《国家学生健康标准》的达标和实施,更具有时间限制与量化标准。然而阳光体育运动的实现主要以课外体育活动为载体,而大课间体育活动正是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途径之一,其开展的好坏对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跳绳与大课间体育活动

(一)跳绳运动概述

跳绳是一项锻炼效果极佳的有氧运动,科学的进行跳绳运动对心肺系统、神经系统等各种脏器功能的维护与增强、身体形态的保持与改造等都有相当大的帮助。在运动时,血液会获得更多的氧气,使心血管系统保持强壮和健康。此外,跳绳时手握绳会对拇指穴位产生一定的刺激,增强脑细胞的活力,提高思维和想象力。对于少年儿童而言,跳绳不仅可以促进其身体正常发展,而且对发展其灵敏、速度、弹跳及耐力等身体素质也有良好作用,有句顺口溜就这样说道:“摇绳练腿劲;快摇练速度,多跳练耐力;反应慢的长绳上不去,不灵活的根绊腿。”跳绳运动的配备十分简单,只需一条长度适中的绳状物以及一双运动鞋便可[3]。此外,跳绳对场地没有严格的要求,可以说是处处皆可为场地,而且参与人数不限,可单独一人或多人进行。跳绳花样繁多,可简可繁,总体来说,可分为侧身斜跳、简单跳、单脚屈膝跳、分腿合腿跳、双臂交叉跳、双人跳绳、绕旋跳、侧脚跳、向前单摇单双两脚交换跳、向后单摇单双两脚交换跳、正反编花跳、正反双摇跳以及跳花绳等跳法。

(二)跳绳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跳绳作为一项锻炼效果明显、开展起来简单方便的健身活动项目,在新《课标》实施初期就得到了广大体育教师的青睐,由于跳绳没有固定的竞赛规则,所以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场景、教学时间的不同可对跳绳规则进行灵活的修改,最终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可以说,对以跳绳为代表的日常体育项目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促进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不断前进的助推剂,更是推动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跳绳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的设计

跳绳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的设计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练习内容或比赛规则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时间安排要考虑正常的体育教学计划等。

具体来说,就是跳绳活动的安排不能与正常的体育教学相冲突,应该对正常的体育教学起到辅助或加强作用。体育教师可在进行发展上肢力量的体育教学课之前,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适当安排跳绳活动,如蜈蚣爬(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按纵队站好,每人一根跳绳,排头除外。后面的同学把跳绳绕住前面同学的腰,自己抓好绳的两头,全组一起向前跑动。练习时,以先到达目的地,队形又不散的队为胜。)这样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下肢力量进行预期的练习,使学生更快的进入正常的体育课程学习状态。如果正常的体育教学内容运动量会很大,那么可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设计一些运动量较小,趣味性较大的跳绳活动,如集体跳(单人鱼贯式或多人—齐跑进,跑出,跳过或连跳的方式进行跳绳。在跳的时候,可任意跳几次,可加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小动作。如:拍手,转身,报号,唱儿歌,拾物等,增加跳绳的乐趣;2-3人花样趣味跳绳法,即一人摇跳,另一人跑进,跑出或同跳。)这样可以在进行正常的体育课程教学之前唤醒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如果正常的体育教学内容运动量较小,那么可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安排一些运动量稍大的跳绳活动,如单人跳比赛(原地单脚向前(后)摇跳、原地双脚摇跳、原地交换脚跳、行进间的交换脚跳、花样跳等,划分一定的小组,规定一定的时间,以数量论输赢。)

综上所述,跳绳不但可以有效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还可以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在给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进行缓解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以及体育运动水平。跳绳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是灵活而多变的,这就需要体育教育工作者们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学习,认真总结,结合本地区的地域特点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科学而合理的设计跳绳活动,让学生在跳跃中收获成长的快乐与参与体育运动的成就感,让大课间体育活动在不断飞舞的绳索中充满阳光与激情。

参考文献:

[1]刘锦瑶,张运亮.阳光体育运动下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模式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5):44-47.

[2]曲宗湖,王龙龙.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发[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8.

[3]杨小凤,李建国等.花样跳绳对13-15岁少年健身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3):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