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1

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高杏华

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无锡214001

摘要:目的: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方法:本文针对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加以分析,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研究措施,采用抽查处理方式,对其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取得的护理成效进行结果对比。结果:改进后,消毒供应室的抽查房间数量、环境监测、器械处理流程达标情况、清洗操作达标情况、物品包装达标情况以及个人防护措施达标情况6项指标大小分别是95.00%、88.00%、90.00%、96.00%、100.00%以及100.00%,和改进前对应的消毒供应室相关指标检查达标情况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断完善和健全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工作人员素质培养,是提升消毒供应室服务质量水平,提升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安全开展效率,提升护理工作合格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对策

医院感染是当前临床中对医疗安全以及公共卫生状况产生严重威胁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升就医安全效果,降低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1],加强各级措施防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消毒供应室在建立时,在硬件上需要使用无菌用品和医疗器械设备,安全防范需要重视部门构建,同时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因此加强对消毒供应室安全问题识别,对于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04月~2015年04月的14例医护人员,男1例,女13例,年龄28岁到50岁,平均年龄(38.31±3.77)岁。

1.2消毒供应室护理问题分析

第一,主观因素、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主要是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于医院感染方面的认识存在明显不足,在实习工作开展过程中,医院感染标准防护意识不突出,对于污染物品的初消情况再接收时没有进行严格检查,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执行操作,对于医院感染缺乏控制意识[2]。

第二,客观因素。该科室的护理人员承担的一项特殊的护理工作,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直接接触被患者污染的医疗器械设备,比如手术器械设备、一次性耗材等,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感染途径控制和预防,需要对灭菌指标进行严格认知,但是当前临床侵入性诊断方式增多,内镜、动静脉导管检查等,都会对机体防御屏障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使得外界致病微生物进入到体内,器械设备没有做好相应的消毒杀菌处理,没有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操作,给医护工作开展带来很大的安全问题[3]。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改进前后消毒供应室相关指标检查达标情况结果对比

改进后,消毒供应室的抽查房间数量、环境监测、器械处理流程达标情况、清洗操作达标情况、物品包装达标情况以及个人防护措施达标情况6项指标大小分别是95.00%、88.00%、90.00%、96.00%、100.00%以及100.00%,和改进前对应的消毒供应室相关指标检查达标情况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讨论

第一,加强质量监控管理。消毒供应中心是引发感染最多的部门,在手术器械用品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处理过程中,需要对一些细节管理问题加以正确认识,同时对于包装材料进行很好的检查和完善,对于灭菌处理物品需要做好相应的监护管理,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保证各个环节都做到无菌操作,无菌管理[4]。

第二,有效降低职业危害影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长期处于一个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危害的环境中,对人们的身体、心理等会产生非常大的不良影响,工作人员一定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重视认识,加强防护管理,减少不必要的伤害,从而有效提升健康保护效果[5]。

第三,技术学习。新技术、新业务需要不断学习,新型的医疗设备不断应用到医学实践活动中,因此一定要提升专业技能和应变能力,尤其是当出现科室内部人员变动情况时,新上岗的员工对于工作内容不了解,因此一定要及时加以学习,互相交流经验,避免差错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建香.社区供应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甘肃中医,2011,24(6):68-69.

[2]陈纯友,厉莉,郭南军等.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现状调查及干预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3,28(4):14-16.

[3]段旭红.消毒供应室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C].//中华护理学会第5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论文集.2009:699-701.

[4]黄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33):569-570.

[5]高心爱.浅析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及护理策略[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9):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