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物流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4

高校物流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思考

朱占峰张晓东朱一青

朱占峰淤ZHUZhan-feng曰张晓东淤ZHANGXiao-dong曰朱一青于ZHUYi-qing(淤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宁波315211;于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武汉430070)(淤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NingboUniversityofTechnology,Ningbo315211,China;于SchoolofManagement,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Wuhan430070,China)

摘要院文章从信息技术发展、教学模式改革等背景入手,分析了物流数字化资源库的三大圈层分布和构成要素,研究了目前高校物流数字化资源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速高校物流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相应对策。

Abstract:From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andteachingpatternreform,thispaperanalyzesthethreecirclesdistributionandcomponentsoflogisticsdigitalresourceslibrary,andstudiesthecurrentmajorproblemsoftheconstructionoflogisticsdigitalresourceslibrary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ndproposes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topromotetheconstructionoflogisticsdigitallibrary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关键词院物流数字化;数字化资源库;资源库建设Keywords:logisticsdigitalization;digitalresourceslibrary;resourceslibrary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院G434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31-0277-04

1高校物流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IT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的《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1]演讲中,正式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IBM董事长兼CEO彭明盛于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以题为《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2]的报告,明确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接着,“大数据”(Bigdata)[3]概念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云平台、物联网、B2B、B2C、O2O等先进技术和运营模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先进手段赋予物流活动更多的智慧元素,使智慧物流正式被人们所认识、接受和推崇。

智慧物流发展的关键在于智力支撑,因为它是智慧和物流的综合体。所以,物流智慧的程度取决于从事物流管理与运营人才的智慧水平。一般来说,智慧物流人才,除具备扎实的物流基本理论知识和物流基本专业技能之外,还应该精通IT技术,具有雄厚的文化底蕴,能够跨界融合,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环境,做到物流服务即时化、柔性化和个性化。

伴随智慧城市建设,智慧教育应运而生。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也在迅速改革。慕课MOOCs[4](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来啦,微课[5]登场啦,翻转课堂[6](FlippedClassModel)也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新思想、新模式的推行,均需要数据库、信息平台的支撑。

2物流数字化资源库的基本架构2.1物流数字化资源库架构的三大圈层面对网络学习国际化发展趋势,国家教育部在加速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各地区也在试图建设区域性的教学资源库,有志于教学改革的学校或教师也在构建自己的课程资源库。总体来说,现行的物流数字化资源库由共享库、区域库和个性库三个圈层组成(如图1所示)。

第一层,共享库。其突出特征就是具有国内各行政区域通用的普适性,不论是课程的筛选还是资源的制作都在考虑专业的最基本属性和国内环境的可接受性。以物流专业为例,通过区分中职、高职、本科院校三种类型学生的发展特点,分别选择相应的核心课程,确立对应的核心能力,编辑适当的数字化资源,形成不同层级的教学资源库。

第二层,区域库。各行政区域为整合区域资源,彰显本地文化,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区域竞争力,往往要建立区域数字化资源库,包含地方精品课程、优质核心课程、网络共享课程、优秀案例等等。尤其是各区域的区位优势和地理特征各不相同,物流产业发展的侧重点也差别较大,区域建设自己的数字化资源库显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层,个性库。这是突出一所大学办学特色、教改特色、课程特色、师资优势、办学条件、学科水平、专业品牌等给力的展示。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最基本的内容应放在物流案例库、物流视频库、物流软件库、物流文献库、物流法规库、优质课程库、特色教材库、能力展示库、互动操作库、形象展示库、创新作品库、创业技能库等等。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成为《华盛顿协议》的第21个成员之后,更应该根据物流专业在各经济区域发展的前景,大力充实物流专业工程教育的内涵,大胆拓展物流开发创造的外延。在智慧经济高潮迭起的今天,高校数字化资源个性库的建设具有广阔的前景。

2.2物流数字化资源库架构的基本构成要素物流数字化资源库架构的构成可以划分为环境要素和平台要素两大部分,其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

2.2.1物流数字化资源构成的环境要素淤制度与保障要素。突出教育主管部门的整体规划与学校的自主管理,形成相应的政策、资金、平台方面的保障机制。一是做好统筹规划,分布实施。抓住物流专业重点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以点带面,达到推动全面的教学资源建设。二是尽量采用先进的、成熟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可扩展的技术方案,建立物流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三是做到引进开发,上下结合。在对现有物流数字化资源进行必要的筛选、整合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物流数字化资源,同时积极组织力量开发具有鲜明地方和专业特色的实用信息资源,以促进物流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推广和应用。

于组织与管理要素。一是学校与教师层面。着重突出在教学一线上物流教师的主体地位,通过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完成教学资源的采集、筛选、取舍、编辑等建设任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进行科学分工与协作,实现群策群力。要重视信息资源的实用性与适用性,通过科学有效地管理资源,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资源库,能够有利于教师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切实解决物流教学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与困难,激发教师内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二是学生学习层面。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到物流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健全的物流资源库,学生可以快速便捷地找到需要的资料,极大地缩短了信息搜索时间,提高了数字化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借助于数字化的物流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及时地交流最新的学习体会与学习心得,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2.2.2物流数字化资源构成的平台要素淤软件平台与硬件平台。物流教学软件数量和类型众多,主要有物联网实训软件、物流大赛软件、物流仿真实训平台、物流作业平台(如供应链管理与分析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配送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物流决策优化平台(啤酒游戏风险管理软件、多级库存管理软件、配送优化计算管理软件、物流网络博弈管理软件)、国际物流实训平台(国际物流模拟平台、国际货代管理软件、国际船代管理软件、国际空运管理软件、报关报检管理软件、国际物流单证制作软件)、港口物流实训平台(电子口岸仿真平台、集装箱码头数字化管理软件)等。物流硬件包括物流设施、物流设备、专业服务器、云平台等。

于数据平台。首先是素材库。一是物流媒体素材库,它是传递物流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具体包括:物流文本素材、物流图像素材、物流音频素材、物流视频素材与物流动画素材。二是物流试题库,它是把物流学科的知识按照科学的教育测量理论,通过计算机系统建立的物流教育测评库。三是物流试卷库,是物流学科重要和典型试卷在计算机中的集合。四是物流电子课件,物流教学中使用的较为完善的PPT及教学软件。五是物流案例库,它是物流教学和实验中用到的经典案例的集合。六是物流文献资料库,包括了物流教学与物流发展方面的重要文献、书籍资料、规章制度与政策文件。七是常规问题答疑库,解答物流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知识点问题。八是资源目录索引库,对物流教学中用到的网络资源与非网络资源进行全面的索引列表,方便检索。九是物流学习评价库,能够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准确分析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其次是专业发展库。专业发展库由物流教学标准库、物流合作信息库、物流职业能力库与物流职业鉴定库构成。物流教学标准库包括物流人才培养方案、物流人才知识结构、物流课程体系构架等方案,以及具体物流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实训教学规范等标准。物流合作信息库,收集物流相关企业、港口码头、物流协会、物流研究院的行业动态与最新资料,加强与物流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物流职业能力培训库是物流职业发展指导资料的汇总,包括物流师审定的能力标准、评估材料、资格组成、学习策略与培训方案。物流职业鉴定库是物流职业技能检验资料的汇总,包括物流各工种鉴定考试的安排、流程、大纲、试卷与在线测试等内容。

3物流数字化资源库构建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近几年,在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逐步暴露了一些问题,显示出资源库建设和使用缺陷,丁世敏等从精品课程库的角度,黄琳娜等从数字化资源共享的视野,程雷等从高职院校资源库利用现状分析的方式,揭示了现行教育数字化资源库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针对高校物流专业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状况,构建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如下:3.1认识不到位,缺乏紧迫性由于许多教师的思维定势仍定格在头两次科技革命的演进历程中,对以信息技术为主线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所带来的冲击估计不足,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纸质教学文档津津乐道,加上对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感到困难重重,所以,对数字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思想控制行动,认识上存在问题必然在行动上没有紧迫感。

3.2表面文章多,深度开发低研究国家、省(市)以及高校的物流教学资源库,为“追逐时尚”而建者较多,表面上一时轰轰烈烈,但实际深度开发和推广利用效率较低。

高校物流数字化资源建设,从精品课程网站、FTP服务到音视频点播系统、个人网络硬盘等,存储的数据量可以达到TB级别,因为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组织,资源的建设和系统的开发实施都各自为政,共建共享协作显然薄弱。物流专业作为复合产业背景的新兴专业,有着广阔的开发空间。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专业要有效发挥其人才培养、知识承传、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的四大职能,在资源库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可以产生许多创新,但是,众多教师却因这样和那样的原因没有有效把握资源库开发的机遇,仍停留在初始的状态中。

3.3硬件投入少,技术素养差资源库建设需要硬件支撑,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硬件设施有着高度的关联性和契合度。尤其是物流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验实训条件有着内在的联系。城市配送、供应链运作、冷链工程、低碳物流、物流信息,甚至3D动画演示,等等,课程均需要足够的硬件环境。如果学校资源库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就会更加感到硬件投入不到位,也降低了资源的应用效果。加上大部分物流专业教师对理解技术、掌握技术、应用技术、管理技术诸环节缺乏基本的技术素养,无法胜任新技术条件下物流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工作。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技术落后,传统化的物流教学方式所占比重仍然较大,传统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简单应用,难以满足智慧物流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对物流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形成了较大的阻碍。

3.4整合能力弱,难于互通联目前物流数字化资源主要集中在国家级资源平台、省级资源平台、高校资源平台与研究院所资源平台等多层次物流数字化资源平台。各种资源平台创建时间、规模大小、服务对象、数据格式各有差异,尤其是建设过程中缺乏标准化意识,数据的采集缺乏标准和规范,这就为数据的共享、交换和扩展带来了诸多不便。从整体上看资源平台众多,但每个平台的资源及其服务群体、人数有限,平台所能提供的服务全面性、系统性、专业性不足。物流数字化资源分布广泛,存储管理分散,各高校物流数字化资源相关度低,购买的资源来自不同的厂商,各自研发的自己的数字化系统,这些异构的资源难以有效地整合,加大了平台间互通互联的难度。

3.5缺乏独创性,特色不鲜明物流学科是一个正在形成和被学术界逐步认可的学科,其复合性特征有利于应用开发型人才的培养。由于高校所处区域不同,港口城市、边贸城市、内陆城市等区域特征诉求本地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各有侧重,这就为高校物流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创新空间。但由于高校相关部门对物流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应有的认识,更缺乏长久的整体规划,政府主管部门也没有制定宏观指导的政策,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致使各高校物流数字化资源建设趋同性明显,创新性与各自的个性特色不够鲜明,这也造成了物流数字化资源建设环节的严重浪费。

3.6文化氛围差,绩效评价空在高校物流数字化资源建设的要素层面,大多学校注重资源要素的建设,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和数据资源在不断地充实与完善,却忽略了环境要素的建设和数字化资源库开发利用的文化建设。

物流数字化资源的制度与保障要素,管理与组织要素不能即时地予以匹配,数字化建设成为跟风性、临时性、一次性特点突出,失去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数字化资源的绩效评价往往组织相关代表召开研讨会完成,参与者多是与政策制定者同质的学科专家、教研员等,他们的意见有时与普通教师的意愿并不一致,而作为数字化资源的主要建设者与利用者的普通教师却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总体上绩效评价空洞无物。

4加速高校物流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对策在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近几年已涌现出了一批敢于创新、成效卓著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作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高校,在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先后出台并实施了“‘321’教学质量工程”、“‘5+5’教学提升工程”,这些工程均将教学改革和数字化资源建设作为其重要内涵。为使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顺利推进,学校加大了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宁波市教育局连续扶植智慧产业人才基地核心引导课程建设。这些政策,无疑增加了高校资源库建设者的信心。但就全国整体而言,为加速物流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步伐,尚需探索可执行的对策。

4.1推进宏观指导,突出自主管理物流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指导、行业参与、学校主导、教师主体。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物流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宏观规划与指导,引导和鼓励物流专业建设数字化资源平台,协调各大网络运营商减少和摈弃阻碍网络互通的壁垒,帮助高校建设好数字化资源联接口与数字化资源系统,减少物流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层次,实现国家省(市)和学校三级网络平台构架,国家设置总体的物流数字化资源中心,省(市)设立区域性物流数字化资源分中心,学校建立个性化的物流数字化资源中心。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着服务地方的重任,考虑到物流专业与物流产业的紧密结合度,所以,物流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更需要行业或企业的深度参与。就目前状况看,学校内部的数字化资源建设主要受益者毕竟还是自己学校的师生,所以,高校自身主导、教师主体的地位不容改变。

4.2强化技术支撑,加快教学创新物流学科作为新兴边沿学科,其学科的演进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性。作为应用型高校,其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在学校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物流专业科研与教学,均需要一流的硬件和前沿的软件支撑。提供条件让物流专业教师积极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智慧物流技术,不断强化技术成分,以提高物流教师数字化资源的制作和建设水平非常必要。加快物流教学的创新,实现教师从“表演者”到“导演”的转变,积极利用物流数字化资源,合理组织学生展开基于多媒体网络的个性化学习、自主交互式学习、协作式学习模式、协商式学习、研究性教学、问题求解学习等新模式已是未来发展的导向。

4.3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激励制度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尽管相当一部分已提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但教学的中心地位不容否定。尤其是物流,其专业地位已正式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但物流的学科地位仍没有正式确立。因而,物流专业的教学更应该挖掘特色,做出样板。通过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级参与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将物流教师在数字化资源库制作与利用上的责、权、利统一起来,制定相应政策,把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和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奖励、职称评定等挂钩。激励机制的完善可以分为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学校层面分别对待。政府层面站在国家民族整体利益和产业振兴的高度,激励有实力的院校和有作为的教师为资源库建设尽心尽责地去创造,每年设置固定的财政资金,以项目的形式征集资源库建设成果。企业需要物流人才的支撑,因而,为了自身优秀物流人才的培育和延揽,从法理上应该拿出一定的资金奖励资源库优秀建设者。学校层面为了自身生存、发展、创优、升级的需要,也应该在物流这个新兴专业领域合理投入,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激励有志者乐意投身于物流资源库的建设之中。

4.4整合教学资源,促进合作共享从物流走向供应链物流就是强化了物流各节点整体最优。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电子商务、物联网等专业有许多共性的课程,相近专业的教学资源确实存在整合优化的问题。通过积极的引导与支持,制定合理的政策、给以适当的经费支持、赋予丰厚的专业声望,加强学校内、学校间、校企间的物流联系,推动物流数字化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借助于统一集成的资源平台,积极开展成果分享、经验传播、学术交流、教学研讨等活动,充分地实现协同合作与优势互补。改变数字化资源的评价标准,突出数字化资源的共享能力与辐射范围,加大优秀数字化平台的后期资助力度,大力推动优质物流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建设。加强对物流数字化资源知识产权的保护,保障优质资源的建设者的利益,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从根本上实现资源开发、建设、共享、传播、利用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保证优质资源源源不断地涌现。在与外部单位的合作方面,可以契约形式,采取投入分担、利益均沾的方法来组织和调动个体积极性,使各方利益都能得到满足,消除共同组建数字化资源的风险,形成合作共享的局面。

4.5创新网络平台,提升管理效率物流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和扩展需要网络平台的支撑,海量的数据需要高效的服务器和先进网络技术予以承载。因而,要加快打造云计算网络,创建新型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平台,使巨大的物流信息借助于云计算技术的支持,实现物流数字化资源库高效的管理与控制,达到学生与教师只要用电脑、手机通过互联网、WiFi、3G网络等接入云端,就可以便捷地获取需要的资源与服务。在云端还可以就某个具体的物流问题同相关的教师与专家进行深入的探讨,实现不限时空的虚拟化网络学习。基于云计算的物流数字化资源库将极大地降低使用难度,使用者不需要学习复杂的系统操作方法,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同时通过构建具有开放性、高可用性、高性能、高安全性、高可伸缩性的分布式数字化资源环境,将分布于不同区域的信息资源有机聚合在一起高效管理。

参考文献院[1]AlGore.TheDigitalEarth:Understandingourplanetinthe21stCentury[Z].AttheCaliforniaScienceCenter,LosAngeles,California,1998-01-31.[2]张永民.解读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J].中国信息界,2010(10):23-29.[3]TomW.Hadoop:TheDefinitiveGuide[M].O'ReillyMedia,2009.[4]Johnson,L援,Cummins,M援,张铁道,等援国际教育信息化2013地平线报告[J]援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7-29.[5]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0.[6]白聪敏.翻转课堂:一场来自美国的教育革命[J].广西教育,2013(2):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