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地区农村饮水的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及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山区地区农村饮水的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及思考

申云玲

贵州省盘州市水务局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饮水安全日渐凸显,在贵州等山区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特别是,随着国家扶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作为脱贫退出的一项硬性指标,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作者结合贵州省盘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开展情况,首先探讨了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就山区地区做好农村饮水安全长效管控机制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助益。

关键词:山区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机制

贵州山区地区水资源相对紧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降雨分布不均,再加上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许多地方农村饮水困难问题突出,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国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两不愁、三保障”作为脱贫退出的一项硬性指标,该工作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时召开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对如何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高质量脱贫退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下面,本人以贵州省盘州市农村饮水安全为基础,现就山区地区农村饮水的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方面浅谈几点个人体会,谨供同行参考。

1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以贵州省盘州市农村饮水安全情况进行简要说明。

近年来,贵州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十一五”、“十二五”累计解决全省2528万农村居民和22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的基础上,“十三五”又解决了167.09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278.86万农村非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问题,使全省绝大部分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受地形地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气候灾害等因素影响,目前,全省农村仍有279.54万人需要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2.7万,非贫困人口196.84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到盘州市主要表现如下:

1.1建设进度缓慢。个别乡(镇、街道)建设工作进展缓慢,工程未按照要求的时间节点完工或完善,影响工程完工验收移交。

1.2供水公司还未开展相关业务。各乡(镇、街道)成立的供水服务公司绝大部分未实质性的开展工程管护工作,制定的管护制度还未得到实践检验和完善,供水公司未全程参加工程验收,对验收合格工程未接管、接交。

1.3工程验收移交不规范。个别乡(镇、街道)未按要求由成立验收领导小组组织验收,未按要求将验收合格的工程移交供水公司,而是直接移交村支两委、合作社或其它管水组织管理使用。

1.4工程管护瓶颈未能有效突破。很多工程未严格按照“以水养水发展水”的要求收取水费和管护费,吃“福利水”现象依然存在。对未建立和完善管护制度的工程按要求将不给予拨付工程款。

1.5水源整合及矛盾调处有待加强。水源点缺乏统一管理,水源水量分配不均,造成建成的工程不通水。因此产生的建设责任由相关乡(镇、街道)承担。

1.6管材管理不规范。管材管理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定签收、签发、签领,对管材保管、收、发账实不相符造成损失的,由相关责任人承担。

1.7工程结算工作滞后。大部分施工单位未能按照要求及时提供工程结算相关资料办理工程结算,工程结算工作滞后,建成的工程未能及时形成固定资产。

1.8管网“清残”行动不力。对农户不服从管护而长期不通水的供水管道,未按照工作提示要求及时拆除。

1.9对饮水安全工作不够重视。个别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对本辖区的饮水安全工作不够重视,未及时调度工作、掌握情况,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及时开会研究解决。

2建立山区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长效管护机制的对策

2.1加快农村饮用水水源调查评估和保护区划定

各地要结合《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调查评估和保护区划定工作。其中:2019年底前,完成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排查和调查评估,2020年底前完成保护区划定。

2.2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网络加强水质检测、监测

为了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政府检测部门要做好本职工作,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建立和完善现有的水质检测网络,并且在实践中要严格按照国家农村饮水质量标准进行检测,尤其是要做好对农村饮水工程水质的检测和监测,确保所有的指标都要达到国家农村饮水质量标准,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农村饮水工程供水水质。另外,检测部门对不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供水水质,要严厉督促相关单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从而避免传染病的传播,进而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当地农民安全饮水的宣传力度,使每一位农民都有健康饮水、安全饮水的意识。

2.3统一实施标准强化责任落实

以贵州省情况进行论述。目前,贵州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可参考两个标准,一个国家饮水安全标准,另一个是贵州省扶贫办《关于对贵州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和脱贫退出程序暂行管理办法的补充通知》规定的“饮水不愁”标准。鉴于贵州省脱贫攻坚“饮水不愁”标准已经征得国务院扶贫办同意,且比国家饮水安全标准更加细化,因此,该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统一按照省扶贫办的脱贫攻坚“饮水不愁”标准实施。二是强化责任落实。例如:贵州省,明确由省级负责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市县负责项目实施和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维护。贵州省各地严格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市、县,每个项目都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纳入考核内容,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按时完成。

2.4做好防范水源环境风险管控

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排查农村饮用水水源周边环境隐患,建立风险源名录。指导、督促排污单位,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做好突发水污染事故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事后恢复以及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发布、备案、演练等工作。参照《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以县或乡镇行政区域为基本单元,编制农村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污染事件,立即启动应急方案,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2.5积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各地要依托大数据、云系统,建立统一入库、统一调度、统一销号的项目管理机制,把复核后的申报项目作为资金安排、调度、销号的依据,避免重复投资。各地政府要建立适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经费,建立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建成后正常运行。各地水利、环保、卫计等部门也要依托实际,加快建立完善农村饮水安全日常监测机制,结合实际设立科学的监测指标、监测流程,加大水质监测覆盖面和监测频率,每季度汇总分析监测数据,及时向上级报告,向有关部门通报并向地方政府反馈,督促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卫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区地区农村饮水问题关系着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积极完善做好山区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建设,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尚之坤.宁国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探索[J].江淮水利科技,2013(2):31,37.

[2]浅谈江山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长效管理[EB/OL].(2012-04-24)[2014-10-05].

[3]董秋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9):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