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运动干预在早产儿喂养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口腔运动干预在早产儿喂养中的运用

陈富兰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贵州兴义562400)

【摘要】早产儿的口腔运动功能发育不全,吸吮、吞咽、呼吸协调功能欠缺,经口喂养困难大。口腔运动干预采取口腔按摩、口腔支持、非营养性吸吮等方法,对早产儿唇、颌、舌、咽等与吸吮、吞咽、呼吸相关组织或肌肉群进行感官刺激,提高口咽部肌张力、促进原始反射建立,可促进婴儿吸吮、-吞咽、-呼吸等一系列协调功能的发育,可改善早产儿营养期的喂养表现,提早达到完全经口喂养,同时还可减少溢奶现象的发生,更能提高早产儿下颌的稳定性,对患儿缩短管饲时间,提前到达经口喂养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阐述口腔运动干预在早产儿喂养中的运用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

【关键词】口腔运动干预;早产儿喂养;运用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031-01

1.口腔运动干预的国内外现状分析

1.1口腔运动干预的概念及原理

所谓的口腔运动干预,是指“近年来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采用的经口喂养支持策略和技术,主要包括口腔刺激(OS)和非营养性吸吮(NNS)”,其原理是“通过对早产儿的口唇、面颊、下颌、舌、软腭、咽、喉等与吸吮—吞咽—呼吸相关组织或肌肉群进行主动刺激,以增强口周肌肉运动范围和强度,提高口咽部肌力和肌张力,促进原始反射建立,增强吸吮能力,实现营养性吸吮”[1]。

1.2国外现状

口腔运动干预在先进发达国家发展比较成熟,研究较广泛。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方案和标准。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当数美国学者Fucile等人研究制订的口腔刺激干预方案,该方案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干预时间最少需要15min才能充分刺激口腔肌肉组织的作用,才能够“明显缩短从管饲喂养过度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的时间”。这一方案与其他众多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不适合胎龄较小的早产儿。

1.3国内现状

在我国国内,口腔运动干预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技术也相对不够成熟。随着现代人晚婚晚育,“两孩”政策放开,高龄产子及人工受孕的比例升高,早产儿出生的比例居高不下,早产儿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此,一些大的医院也都引进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努力尝试和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口腔运动干预的基础研究

2.1研究口腔运动干预的意义

毋庸置疑,口腔运动干预对于早产儿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山大学陈喻萍等研究认为,“口腔运动干预有利于增强口腔感知觉及反馈,提高口咽部肌力和肌张力,促进原始反射建立,加快进食能力的发育”[2]。北京协和医院彭文涛等研究认为,“口腔运动功能是实现经口喂养的关键环节,对喂养结局有重要影响,在开始经口喂养前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或口腔按摩训练,增强胃肠道功能发育和吸吮-吞咽协调功能,在进食时给予体位支持和口腔支持,能促进早产儿尽早达到完全经口喂养”[3]。很多研究认为“口腔运动干预可给早产儿造成视觉、味觉和感觉刺激,并通过口腔感觉神经刺激迷走神经,减少因胃管喂养造成吸吮及吞咽功能的减弱或消失,有利于建立有节律的吸吮和吞咽模式,提高吸吮-吞咽-呼吸协调,促进从管饲转换到经口喂养,并能够改善通气功能,减少呼吸暂停发生,增进喂养期间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稳定”。

2.2口腔运动干预的运用方法及结果

口腔运动干预分为口腔刺激和非营养性吸吮。口腔刺激:口腔刺激包含两个内容,一个是口周按摩刺激(两颊、嘴唇、嘴唇周围),另一个是口腔内刺激(舌、牙龈、內颊、上腭)。按摩的顺序为先行口周按摩,再带无菌手套行口内刺激。非营养性吸吮:将无孔橡皮奶嘴或带有无菌手套的手指放入早产儿口中,锻炼其吸吮能力,每次15min,每天3次。本人曾将本院80例情况相近似的早产儿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2.2.1对照组采取经口喂养时行常规护理,评估喂养量的依据是早产儿的胎龄及体质,然后经口喂养给早产儿规定的奶量,3h/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口腔运动干预(管饲喂养前15min进行口腔刺激)。护理人员佩戴无菌操作手套,在早产儿清醒时于早中晚进行,20min/次。口周按摩护理的顺序为:脸颊(从下唇正中心滑向左右嘴角,以中指和无名指指腹按摩,约3~4次)、上、下唇(由唇线轻按至唇中,对折患儿唇角后再反向运动,动作轻细,时长约1min)、双唇(从上唇中开始压向下唇,然后反向操作,反复循环重复2min)。口腔按摩干预的顺序为:舌头(手指伸入口腔对舌头进行前后往返按摩,时长约1min,后将舌头轻轻地推向对方侧,时长约1min,然后两者交替按摩)、牙龈(从牙龈中央缓慢按压向两侧后方,接着往返按摩,时长约2min)、软硬腭(手指从患儿口腔中央,按照中央、硬腭、软腭方向进行交替按摩,每次时长约1min)。

2.2.2运用效果治疗组早产儿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过度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摄入奶量比、喂养效率和喂养成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小结

在口腔运动干预喂养中,需要注意的是奶汁流速、奶嘴型号、奶孔大小等,因为这些外部因素也会影响到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护理人员应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认真做好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喂养工作,促进其口腔运动功能,提高其喂养表现,降低生长发育延迟、住院天数延长等不良结果的发生,推进早产儿喂养进程和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减少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病房床位周转率。

【参考文献】

[1]TsaiSM,ChenCH,LinMC,Prediclionfordevel0pmentaldelayonNeonatalOralMotorAssessmentScaleinPreterminfantswithoutbrainlesion[J].Pediatrlnt,2010,52(1):65-68.

[2]陈喻萍,梁丽清,陈丹,等.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4):652-654

[3]彭文涛.早产儿经口喂养准备的临床研究(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