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物与环境的联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析生物与环境的联系

许安妮

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中学610052

摘要:生物学是六大自然学科之一,对人类健康以及社会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研究的主要对象为生物以及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生物与环境以及非生物因素共同构成了生态环境,对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研究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生物无法离不开生存环境而独立存在,而环境中生物数量不足也会使得其资源枯竭,高中生物对高中生掌握环境与生物的相关联系作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紧密联系,也能够使人们重视与爱护环境。文章从高中生视角出发,以严谨性客观性的态度思考问题,对生物基因与环境的关系作一个浅析。

关键词:生物学;生物与环境;紧密联系;高中生视角

传统上人们认为,生物学只是研究有生命特征的个体或群体生理结构,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一系列的生命历程,不能说这种观念毫无错误,但这种观念确是比较片面的,生物与环境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生态环境,因此离开环境研究生物得到的成果是价值不大的。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物,不同的生物反过来也改变与影响着生存的环境,二者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首先主要对环境进行分析,阐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生存需要环境各种提供能量与养份的资源,因此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特别是那些未成年生存能力较差的哺乳动物。在生物学科还未完善的十五世纪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生物是由神创造的,生物的生存环境与其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十六世纪后前往世界各地观察分析各种生物的达尔文解释了环境与生物间的关系,人们才对环境的研究起到足够的重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极大,在自然界的许多方面都能够得到体现,在此无法一一列举,只能够列举下面三样作为参考:

1.生物群体需要环境提供的资源存活。生物并不能离开资源而单独存在,不能够即使摄取生物质能的生物个体,很快便会因为体内的能量不足而死去,生物需求的能量有很多种,但主要为有机物,生物质能,水分,氧气等。环境作为生物的居住场所,能够提供充足的能源,如在一片森林中,植物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生物质能存储在体内,动物能够通过摄食植物来获得能量,能够呼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空气,能够补充水分,从而完成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一系列生命活动。生物还会对环境产生依赖性,如果将森林里的狼群转移到南极,那么狼群会因为气候不适跟不能获得足够的食物而死去,这些都充分表明了环境给生物提供了各种能量,是生物重要的生存场所。

2.环境制约生物群体的增长。环境的承载量也并非无限,环境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环境中的生物获得的资源同样有限,还会受到天敌,气候变化,生物习性(如蛇的冬眠)等制约,因此一种生物群体的增长会受到限制,并不能无限繁殖。例如在一片草原上,兔群不断繁殖,当兔群数量增加,那么狼的数量也增加,结果兔群减少,狼的数量减少,兔群并不能无限繁殖,狼群也是如此,因为个体狼生存需要的能量远比兔群多,而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因此狼群数量不会超过兔群数量。环境制约了生物群体的数量增长,从而使自身相对稳定,从长久来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任何一种生物无限增长,都会给环境带来灭顶之灾。

3.环境选择生物基因库的总体走向。达尔文学说认为,环境还会定向选择生物种群基因库,在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中不断令生物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这种作用能够维持生物数量与种类,不管环境如何变化,生物都不会灭绝消亡。举个例子,在十七世纪,橡树的表皮是白色的,白色与灰色的树蛾栖息在橡树上,因为白树蛾更善于隐藏自己,因此白树蛾的数量远远多于灰树蛾,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橡树被浓烟染黑,灰树蛾更适用环境,能够伪装自己逃避天敌的猎杀,因此灰树蛾又开始多于白树蛾。

二、浅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会制约生物的生存与繁衍,而反过来生物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只不会有些改变地不够明显,难以用肉眼可见的速度被人们直观了解。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甚至能够对环境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近年来生态环境的稳定也是人们重点研究的内容。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有许多方面,以下无法一一列举,选取三个方面以供参考:

1.生物对环境反过来制约

环境对生物起到制约作用,但反过来生物对环境也起到制约作用,如森林里的植被被动物啃食,以致于无法疯狂繁殖与生长,森林里的动物被天敌猎杀捕食,从而无法过度啃食植被,植被保持稳定,动物也保持稳定,环境的发展便只能一一种极为缓慢的方式改变。生物制约了环境的迅速改变,环境不能够以较快的方式改变原有的面貌。

2.生物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尽管生物会制约环境的发展,然而也能够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如一些植物与动物尸体会被微生物分解,原有的有机物被分解为无机物重新被植被吸收使用,而动物将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作为一种供给能源的方式,再次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生物与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生物也是环境的保护者。

3.生物对环境的破坏作用

生物不仅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还具有非常明显的破坏作用,当然这在原有的生态系统中是不可能出现的,这种案例主要发生在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十七世纪英国将军往澳大利亚引进二十四只兔子,兔子疯狂繁殖最后植被被严重破坏,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尽管后来因为食物匮乏兔子大量死亡环境得以稳定,却也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综上所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共同作用于生态系统,生物适应环境,受到环境的制约,也反过来影响环境,从而制约环境。人们应该意识到,无节制地破坏环境,将会使得动物的多样性大大减少,大量珍稀动物死去,无节制地猎杀动物砍伐树木,将会使环境改变,使得人们难以生存。

参考文献:

[1]王美娥,陈卫平.环境质量评价中的生物指示与生物监测[J].生态学报.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