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紊乱对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及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血脂紊乱对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及处理

苗振杰

黑龙江省尚志市乌吉密乡卫生院黑龙江省尙志市150614

摘要:血脂紊乱是血脂代谢紊乱的简称,这种疾病出现后短时间内患者不会有不适症状但是其却会对患者的血管造成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大部分体重超标加之内分泌紊乱因此大部分都会伴有血脂紊乱。血脂紊乱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极为危险的,其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血糖偏高本身就会对心血管造成较大的威胁如果再出现血脂紊乱则会使得这种情况加剧。因此,我们可以说血脂紊乱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之间是存在着一定联系的,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对于因为血脂紊乱而出现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的处理方案是目前医学界一个较为重要的课题,本文将对血脂紊乱引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机制以及相关处理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血脂紊乱;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影响;处理

目前心血管并发症已经成为糖尿病并发症当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并发症,并且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增加这一数字也在不断增长。从长期来看合理控制糖尿病人的血糖并且降低其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缓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但是这并非是绝对的并且目前科学界仅能证实控制血糖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的长期养护有着益处但是在短期来看血糖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医学家发现血脂紊乱对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是存在一定作用的,即血脂紊乱程度越高则糖尿病人患心血管并发症的几率也就越高。本文将对血脂紊乱对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和处理进行深入分析。

1、血脂紊乱引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机制

糖尿病患者出现血脂紊乱的几率是相对较高的,血脂紊乱的特点主要是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出现升高现象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出现降低,血游离脂肪酸增高。通过研究发现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进行改善能够有效减少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从而减少总死亡率和相关的心血管时间的发生风险。现对于血脂中不同指标对于糖尿病心血管功能损伤的情况进行分析。

1.1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引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最主要因素,1988年UKPDS研究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以及由此引发的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预报因素。并且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也是造成冠心病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以往无论是胆固醇与复发事件实验还是相关药物的生存研究都表明了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有效防止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血中的甘油三酯普遍较高,而甘油三酯会与其他物质进行反应从而形成高甘油三脂含量而缺少胆固醇酯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颗粒,这种颗粒对于肝脂酶具有极强的敏感度,容易与肝脂酶形成密度较高体积较小的低密度脂蛋白颗粒,这种颗粒进入血管后会造成粥样动脉硬化的形成。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会导致脂蛋白以及载脂蛋白和相关的氨基酸残基出现糖化现象,而其中载脂蛋白B糖基化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的化学修饰,这种化学修饰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易氧化性质,这种已与氧化的性质会导致巨噬细胞吞噬后沉积在动脉壁上最终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1.2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具有保护性的脂蛋白能够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抵抗。在很多实验中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是作为仅次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第二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有着较好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够起到对低密度脂蛋白抗聚集以及抗氧化作用从而促进内皮细胞的修复和增殖。糖尿病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会使得会导致蛋白质出现改变从而产生一种促进氧化和促进炎症反应的物质使得高密度脂蛋白失去其应用的保护作用。

1.3游离脂肪酸升高

游离脂肪与葡萄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早早60年代就有专家提出葡萄糖与脂肪酸循环学说,该学说认为葡萄糖和脂肪酸之间是有着底物竞争关系。高胰岛素葡萄糖钳夹式实验中给志愿者诸如有着和肝素能够导致志愿者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从而导致内皮介导遭受损害影响血管的舒张功能。糖尿病的前期和正常糖耐量的糖尿病一级亲属均明显存在高游离脂肪酸血症从而导致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能力受损。

2、血脂紊乱的处理与药物治疗

血脂紊乱本身是可以被管理和治疗的,通过正确科学的治疗与管理能够有效改善血脂紊乱症状从而延缓乃至于避免糖尿病人出现心血管并发症,下面就对血脂紊乱的糖尿病人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处理方式和药物治疗方式进行分析。

2.1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干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改善患者血脂紊乱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最基础的治疗方式。糖尿病合并血脂紊乱的患者应当进行医学营养疗法和运动疗法,控制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并且增强摄入不饱和脂肪酸从而代替不饱和脂肪酸。

2.2药物干预

通过药物来对血脂紊乱进行处理与治疗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目前来看治疗血脂紊乱的药物主要是他汀类药物和被贝特类药物以及其他降脂类药物。下面就对这三类药物进行具体分析。

2.2.1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治疗血脂紊乱中最为常见的且效果最为显著的一类药物,其目前已经成为对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症以及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首选降脂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服用他汀类药物能够明显改善其血脂紊乱的现状。在阿托伐他汀的实验中糖尿病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从而改善血脂紊乱状况,与其他安慰剂相比他丁类药物能够有效降低冠脉事件和脑卒中时间的发生,其降低幅度能够达到37%。不仅如此他汀类药物还能够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改善,其是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进行稳定性改变从而对斑块中巨噬细胞的活性来降低斑块破裂所导致的血栓风险。

2.2.2贝特类药物

贝特类药物能够提高人体血液的脂解能力从而对血浆中过多的甘油三酯进行分解来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贝特类药物能够对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进行活化从而降低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1200mg每天的吉非贝齐能够对患者的死亡率进行明显的降低并且能够降低患者的冠脉事件发生,并且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更佳突出。

2.2.3其他药物

目前除了他汀类药物和贝特类药物之外其他药物同样能够治疗血脂紊乱例如依折麦布,利用依折麦布对糖尿病小鼠进行心血管损伤预防干预实验中,发现其能够通过改善一氧化氮合酶的功能从而对血管内皮氧化和炎症进行减轻,不过目前对于这种药物的具体效果临床中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

3、总结

总而言之,血脂代谢紊乱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它一方面能够对糖尿病和并发症的原发性病历生理过程进行影响有能够和糖代谢紊乱进行相互影响作用成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通过对血脂代谢紊乱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生活习惯关于与药物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宋光耀,任路平.血脂紊乱对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及处理[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8(3):135-137.

[2]金娇杨,王俊.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5):674-675.

[3]梁小卫,罗兴才.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脂临床疗效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65-66.